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治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政治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一、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眼见未必 都为实
• 你认同“眼见 为实,耳听为 虚”这句话吗? 为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带箭头的两条直线,两条一样长吗?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 错觉。
交叉处是否 有黑点在闪烁? 仔细看看,其实 它并不存在。
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一双“慧 眼”,开动思想机器,要做到“去粗 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 提 高 辨 别 是 非 的 能 力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看到什么?
奇幻图形-这些竖线是否弯曲的?
请同学们观察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1.真相、假象、错觉 真相:真实的、直接的、肯定的形式
【解析】它们其实一样长
真相、假象、错觉
2.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 假象的特点: 1、人的器官受到生理素质等方面的限制,认识工具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2、客观事物本身是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也需要一定过程
辩证启示: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我们应该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辨别出真相,剔除掉假 象。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 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 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 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让路边的景 象在地面上形成了倒影,远看仿佛地面有水一样,这种
现象叫下蜃。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现象 假相: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
二者的关系:对立关系,但都是由事物的 本质决定的,同样是事物本质的体现。
错觉: 由主观的幻想、臆想造成是虚幻的主观 现象。如:画饼充饥,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等。
识别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一支筷子在空气中是直 的,而把它的半截插入水中 从外面看好像是弯曲的。
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 的,但是我们却是先看见闪 电后听到雷鸣。
月亮本身不发光,人们 却看到月光,而且有时皓月 当空,使 黑夜如白昼。 ……
真相、假象、错觉
三角形错觉:哪个颜色的线看起 来更长?
【解析】绿色线看起来比红色线 长,虽然它们其实一样
图中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想想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大脑 的判断?
什么是现象?
本
什么是本质?
质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 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 多变、个别具体的,是 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 仪器观察到的。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 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 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 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 才能把握。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 系,是易逝多变,个别具体的,是 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观察到 的。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3.把握本质 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现象进行科学分 析研究。
热现象 春夏秋冬冷热变化 摩擦生热 化学反应放热 电器发热
感性认识
热的本质和规律 热力学定律——热 是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
理性认识
两小儿辩日
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两小 孩争论“中午还是早上,太阳远近” 的问题,孔子无法回答。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 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 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 质。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 升起,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 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海市蜃楼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 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 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
小故事:老天使和小天使 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一家很富有,但对人 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有同情心,小天使问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 住地下室为何帮他填补破墙洞,穷人那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快要病死 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里面有个秘 密的夹层,堆满了金块,我把墙洞填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 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她啊! 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 思考:小天使亲眼所见是不是真实的?为什么?
这个新发现的 错觉叫做Grid 火花错觉。
其实图片是静止的。据心理医生说,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 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运动越慢。美国曾经以此作 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据说犯罪嫌疑人看到的图片是高 速运动的。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看这幅图片是静止的 。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
、
什
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
现
象
?
什
么
是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 可能性。
它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 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这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3.把握本质 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
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言行都会
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总之,现象和本质既相互区别、 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 依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辨一辨:
下列事物中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
• A.小李的脸红了 • B.四季变换 • C.王平的人品好 • D.刘翔跑得飞快 • E.万有引力定律 • F.锯木摩擦生热
假象具有迷惑性、欺骗性
3.提高 认识 事物 的能 力:
下列的行为是社会中存在的,哪些是美的、善的, 哪些是丑的、恶的?
1、主动捐款给希望工程 2、在公共汽车上让座 3、见义勇为 4、矿难发生后政府大力抢救遇难矿工 5、聚众赌博 6、偷窃 7、贪婪 8、坑蒙拐骗
本质则不同,本质是事物的根本 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 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 维才能把握。
(2)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何现 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 表现出来。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 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