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时训练明晰题型提升能力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3龙海模拟)某县在县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的代表候选人与选民的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能提高选民选举的积极性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民主选举。
从本题的材料中可看出,县人大代表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因此是直接选举;每位候选人要发表“竞选演说”,既然是竞选,那就是差额选举,①合题意,③不合题意;“登台亮相”和发表“竞选演说”,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能提高选民选举的积极性,②合题意;④是等额选举的优点,与题意不符。
2. 在投票选举时,如果选民对选票上所有的候选人都不满意,未在候选人名单上标明赞成、反对或另选他人的,视为弃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不珍惜自己选举权的表现B.这表明部分选民亟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C.这也是选民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D.自动放弃权利是公民意识不强的表现解析:C 本题考查民主选举。
选民参与选举时,如果选民对选票上所有的候选人都不满意,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投弃权票。
投弃权票也是选民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而不能认为这是公民不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公民意识不强的表现。
3.(2014荆门调考)荆门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1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公告。
如果你想参与以上活动,可供选择的方式有(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信访举报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荆门市政府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1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作为公民这是参与民主决策,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属于民主监督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4.某地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当地351.13万网民中,41.8%的网民认为网络问政有意义,也的确是一种民意表达方式;43.2%的网民青睐“官员与网民在线交流”。
该市官员也积极参与网络问政,力求拓宽“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快捷通道,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和众多网民的高度关注。
材料说明( )①我国公民行使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②我国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我国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④上述领导干部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D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知识。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所有公民都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②正确,③错误;材料中的官员积极参与网络问政,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具体表现,④符合题意。
5.(2014福州模拟)近年来,福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
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作为公民的你可以( )①就交通管理事宜提交意见,积极行使提案权,参与民主管理②对交通管理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③向有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自由表达自己对交通运输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C 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和决策,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提案权、表决权属于人大代表的权利,①④排除。
6.(2013安徽师大附中模拟)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S市教育局面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该市市民可以(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通过教育部门召开听证会,参与民主管理C.投票表达自己对方案的态度,行使表决权D.把意见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解析:A 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市民向教育部门反映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不是参与民主管理;提案权、表决权都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因此,B、C、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7.(2014成都检测)某村村民李某经过竞选当选为村主任后,很快忘记了自己的竞选诺言,村务没有做到按时公开,早就规划好的修建村庄大道工程一再拖延,给群众办实事的幼儿园项目遥遥无期,对此村民意见很大。
假如你是该村村民,你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①在村民会议上要求李某兑现承诺②在村民主评议会上质询李某行为③请求镇政府撤销李某村主任职务④向人民法院控告李某的失职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我国的村民自治。
作为村民,可以对村民委员会主任进行民主监督,①②符合题意;村主任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罢免也要由村民决定,③“撤销”说法不对;该村主任的行为不涉及刑事和民事责任,因而不能向人民法院控告,④不符合题意。
8.基层群众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自治县B.学术团体C.街道办事处D.居民委员会解析:D 本题考查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方面的内容。
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农村为村民委员会,在城市为居民委员会,D项符合题意;自治县、学术团体、街道办事处均不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排除A、B、C三项。
9.湖北省南漳县探索建立了村级“说事”制度,经过不断深化和发展,成为发展基层民主的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可以(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扩大基层民主③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④调动农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热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B 本题考查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村民自治属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不符合题意;村内的事务不属于国家事务,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10.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了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
该决定( )A.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B.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C.错误,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解析:C 本题考查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居民委员会通过表决作出了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这侵害了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因而是错误的。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要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究判断、处置、引导机制。
目前,互联网正成为反腐第二战场:舆情昭示着普通民众对腐败的深恶痛绝,而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点,让每个公民都有了第一时间揭发腐败行为的权利,最终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压力,快速推动现实反腐的进程。
“网络反腐”是( ) ①推进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②运用新兴技术促进廉政建设③监督公共权力最有效的途径④利用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民主监督。
网络反腐是利用网络进行举报、监督和信息处置,体现了科技在廉政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体现了公民监督权利的充分行使,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①错在“制度保障”上,③错在“最有效”上,故均应排除。
12.观察下图。
政务微博的出现(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②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④形成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C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政务微博只增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并没有增加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故①说法错误,②正确;政务微博创新了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故③正确;④夸大了政务微博的作用,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13.《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观点评说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
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立足民主管理的意义,考查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观点评析类试题。
解答此题可以采取中心知识定位法,也就是立足民主管理这一核心,从原因、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
原因强调国家性质,影响主要强调对公民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国家性质角度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对公民个人影响主要涉及权利的保障和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社会而言,主要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1)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①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③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近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4.64亿人。
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互联网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最活跃的部分。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1)公民可利用网络进行哪些方面的政治参与?(2)公民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时,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1)问,公民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主要是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第(2)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即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等。
答案:(1)①通过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
②利用网络参与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
③利用网络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①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
②遵守法律和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