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鞋子PPT课件

中国古代鞋子PPT课件

清代强行推行民族服饰, 妇女 喜穿木底鞋,中间脚心
26
• 明代的鞋主要在《金瓶梅》中有众多描绘 鞋子的描写,充分的反应了明代后期社会 生活,我们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民心理上的 审美观念以及当时服饰民俗的一些历史知 识。
27
清代瓷鞋
28
29
清代高底鞋,俗称花盆鞋
30
•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 们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 大清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 之风有增无减。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 ,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 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 发明了一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衣群里,不 会轻易显现出来。
汉代贵族死后鞋穿金缕玉履,配套 金缕玉衣。
13
魏晋、南北朝 (公元280---公元585)
北方民族常用的靴子相继在中 原流行。
靴子一般以兽皮为面料,男女 通用。但不能作正式礼服使用, 穿靴不得入殿。
当时最盛行的是木履和丝履, 木履即用木料制成的鞋,亦称木 屐,上至天子,下至文人、上庶 都穿木屐,屐为木底下装前后两 个齿的鞋,便于在雨水泥地中行 走。
24
宋—辽时期褐釉靴
25
明、清时代 (公元1368---公元1911)
明代恢复汉唐时期的服饰 鞋履,百官上朝穿与唐相同 的靴履,除皮革制作外,也 有毡、缎等织物制成。但必 须染成黑色,俗称“皂履”。 鞋底用木头做成一定厚度, 外涂一层白粉,因而又称 “粉底皂靴”。民间女子仍 以三寸金莲为俗,此时出现 高跟缠足鞋,一般跟高达4~5 厘米。
马家窑文化----出土的一件氏族时期的陶器上有一 穿有鞋尖上翘的鞋子。
四坝文化---------彩陶人形壶上的一女子穿着一双 尖头大鞋。
9
• 楼兰出土的一双羊皮女靴,据专家考证距今为 3880年,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年 代最为久远的靴子,具有“世界第一靴”的美称。
• 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据《靴鞋行孙祖殿碑》 记载:“盘古治世立民,以至天地黄均赤足而行, 举歩维艰,行必择路。迨我黄帝,睹人民之困苦, 始创屐履,借作互足之需,相从制履之艺者,颇 不乏人。……”
(见韩非子《五蠹》) 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当时的原始人用一小皮 条将整块切割而成的兽皮包扎在脚上,实 际上是一种兽皮袜,这就是最早“足衣” 已有数万年以上的历史。
6
人类最初的鞋
7
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原始 木履
8
考古发现
红山文化(距今5500)遗址中出土了裸彩少女 陶塑像,其足上穿着一双短靴。
亦称岐头鞋,形制始于西周,宋后渐没
18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着云头踏殿鞋。 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进阶。
(唐,王崖《宫词》)
19
五代十国时期
• 古代女性的小脚乃是一美,称为“三寸金莲”,这种极端 的审美情感最早始于五代十国时期。据说,南唐后主李 煜荒嬉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一位妃嫔为得到李 煜的宠幸,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 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此后,这位妃嫔为了能够保持这 种舞蹈的绝技,维持李后主对她的宠幸,便常用白绫紧 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 。此例一出,人们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 风靡整个社会。到了宋代,女人的金莲小脚已经与洛阳 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元代时 ,如果女性不裹脚,竟会被视为是奇耻大辱。
14
魏晋新疆织纹锦履
15
南朝活络齿屐
16
隋、唐、五代 (公元589---公元907)
隋唐是服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 期。 靴子常用彩皮或织锦制成尖头短 靴,靴上镶嵌珠宝。贵夫人的履 大多具有各种各样装饰精美的高 耸履头,最高达30厘米。
民间崇尚手工编制鞋履,喜 爱穿蒲草编织的履,
17
唐代分梢玉履
11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 时从东胡族引进的皮靴 。胡服骑射是我国鞋文 化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改--公元220)
秦汉时期皮革资源多,穿皮鞋是生 活俭朴的表现。此外有履(用丝绸制作)、 屐(木鞋)、不借(草鞋)。
秦汉时期男女鞋款已显区别,男人 穿方头鞋履,表示阳刚从天(尊天方地 圆说)。女人则穿圆头鞋,意喻温和圆 顺从夫。
20
三寸金莲
21
史学界一般公认“三寸金莲”始于五代 南唐(公元937--975)
• 三寸金莲的的几种说法: • 孔子起源说 • 南齐东昏侯的“步步生莲花”说 • 隋炀帝时五月娘裹脚之说
22
铜制金莲鞋
木制金莲鞋
23
宋、辽、金、元 (公元960---公元1333)
宋朝缠足之风愈演愈烈。缠足履(三 寸金莲)演变出不同的形制,把唐朝崇尚 的“小头鞋履”推到了三寸为美的程度。 文人推波助澜造出了“金莲文化”。一 般劳动大众不缠足、穿平头鞋、圆口鞋、 蒲草鞋。辽、金、元都是北方少数民族 建立的政权,在与汉人的交流与学习中, 服饰鞋 履胡汉交融。但以靴为主,花式 繁多:计有朝靴、花靴、旱靴、钉靴等
第一部分 中国鞋履的发展史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3
荒古原始年代
在旧石器时期,“茹毛饮血”“食草 木之食,衣禽兽之皮”
(面对气候条件和地面条件)最初原始人类把动物兽皮裹在脚上。 再把毛皮割成皮条,将毛皮在足部捆扎,这样先人们 创造了人类最原始的裹足皮(鞋)。
10
商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1766---公元249)
殷商时代丝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开始用丝织品 做色彩斑斓的缎面鞋,
战国七雄之间的争斗,推动了中国服饰的一次大 革命——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服饰的改革者。为适 应战争的需要,引进了西北地区 胡人的穿戴——短衣、 长裤和革靴。从此既便于泥泞寒冷之地行走,又便于 马背乘骑的鞋饰——靴子盛行了两千年。隋唐宋元明 几乎代代皆穿用,直到清朝才改为布制的靴子。
随着人类智力和技能的不断进步,又充分利用了 更广泛的制鞋材料——植物叶茎,用简单工具编成草 鞋。故史书上常把兽皮和草茎作为最古老的鞋材,而 皮鞋和草鞋称为最古老的鞋类。
4
原始而简陋的皮毛鞋 皮鞋
草鞋
5
• 古代把人类身上的服饰分为首衣,上衣、 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对鞋和袜 的总称。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也 没有发明纺织。“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 衣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