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渠爆破设计方案2.42.4 改(1)

水渠爆破设计方案2.42.4 改(1)

xx县二水厂改扩建工程爆破作业设计施工方案(改)设计: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爆破方案设计原则: (1)三设计依据 (2)四爆破方案 (2)4.1爆破参数的设计 (3)4.2 起爆网路的选择 (4)4.3爆破安全设计 (5)五施工组织 (6)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七应急预案 (8)7.1组织机构 (8)7.2组织机构职责 (8)7.3预案中的事故报告程序 (10)7.4紧急救援电话 (10)一工程概况:会理县城生活饮用水的引水隧洞工程位于凉山州会理县境内,该生活用水引水洞断面尺寸为2.4m*2.4m,长300m(溢洪坝右上方长约170m,左上方约130m),半圆拱形形状,根据现场情况,岩石主要为Ⅲ、Ⅳ岩石,普氏硬度系数f=4~10。

引水洞沿线最近处距水库溢洪道口约56米,洞口上方露天有一高压线路,取水塔、廊桥及引水洞转角处正上方的一个手机信号塔需保护,其他范围内无需保护的设施。

二爆破方案设计原则:(1)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确保山体表面植被等不被破坏。

(2)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确保山体及洞内的稳定、完整性。

(3)岩石爆破开挖速度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4)保证爆后开挖轮廊线与设计开挖线基本吻合。

(5)保护溢洪坝、取水塔、廊桥、信号塔不受损坏。

(6)爆破飞石距离:露天爆破时S≤300m,洞内S≤200m,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3)建设单位技术资料;(4)根据2019年1月21日专家意见。

四爆破方案本爆破工程属地下工程,作业环境较潮湿,不利于施工,更因作业环境的限制,一次爆破方量受到限制。

根据目前的状况未发现有瓦斯等可燃可爆气体溢出,但洞口有高压线路,故洞口水平距高压线200米范围内只能用导爆管起爆网路,其他地方可用电力和导爆管混合起爆网路。

爆破方案要求解决以下问题:洞内的稳定,降低大块率,提高挖掘和破碎效率,满足业主的计划进度;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爆破飞石,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采用以下爆破方案:1)为按期完成生产任务,采用一次爆破方量较小的浅孔爆破;2)采用微差控制爆破技术,通过控制最大一段齐发药量以减少爆破震动;3)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确保堵塞质量和堵塞长度等措施来控制爆破飞石;4)采用非电导爆管爆破网路,确保爆破洞口爆破安全;5)通过合理的设计孔网参数降低大块率。

4.1爆破参数的设计4.1.1孔网参数采用凿岩机打孔,钻孔直径d=40 mm 。

断面高度m=2.4米,宽度l=2.4米,平均炮孔深度L=2.2米。

断面面积S =2.4*1.2+3.14*1.22/2=5.14米2。

A :炸药单耗:q=1.1K 0S f =1.1*525/32014.58=2.25kg/m 3。

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本次爆破炸药单耗q 取1.95 kg /m 3。

B :一次爆破总装药量Q 总Q 总=qV=1.95*5.14*2.2=22.05kgC:炮孔数目: N=3.332fS =3.332)14.5(*8=19.6个,此处取22个(含3个掏槽孔)。

1)掏槽孔:采用桶形掏槽,3个掏槽孔和3个空孔均布在φ0.3m 的圆上,且圆心处于断面中心偏下位置。

掏槽孔及空孔孔深为2.4m 。

每个掏槽孔装药1.8kg 。

2)底孔5个,距底板0.15m ,孔距约0.5m ,孔深2.2m 。

每孔装药0.8kg 。

3)边墙孔4个,距巷道轮廓线0.15m ,孔距约0.53m ,孔深2.2m 。

每孔装药0.6kg 。

4)辅助孔5个,在断面合适的位置布置,孔深2.2m 。

每孔装药1.4kg 。

5)拱顶孔5个,距巷道轮廓线0.15m ,孔距约0.54m ,孔深2.2m 。

每孔装药0.5kg 。

实际装药量为:3*1.8+5*0.8+4*0.6+5*1.4+5*0.5=21.3kg 。

注意:根现场的岩层结构、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适当地调整单耗。

4.1.2 炮孔布置由于小断面,采用水平炮孔,工作面全断面向前推进(转角处分部爆破),炮孔在工作面的布置如图所示。

炮孔布置示意图4.1.3 装药结构爆区采用φ32的2#岩石乳化炸药,雷管装于孔口,聚能穴指向地底的正向起爆以减小振动。

4.1.4、填塞长度l本工程为控制爆破飞石,冲炮等爆破危害的发生,采取连续装药结构,确保填塞长度和质量。

填塞长度通常为药孔深度的1/3,即不小于0.6m,严禁无堵塞爆破。

4.2 起爆网路的选择爆区根据气候情况,洞口水平距高压线200米范围内只能用导爆管起爆网路,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微差间隔时间为50 ms以上即可。

为了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考虑使用者习惯,3个掏槽孔用s1段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5个辅助孔用s2段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4个边墙孔用s3段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5个底孔用s4段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5个拱顶孔用s5段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洞口附近用激发针引爆。

网路起爆顺序图如下:网路起爆顺序图装药结构示意图4.3爆破安全设计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爆破作业对建筑物有害效应主要表现为爆破地震波、爆破空气冲击波和爆破飞石。

在此工程爆破中,空气冲击波的损害在100米范围外不会很大,所以洞内爆破时,人员的安全距离在100米以外。

4.3.1 爆破振动为防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严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

最大一段起爆药量Q=R3*(V/K)3/a式中:V为保护对象所在地面质点振动速度,cm/s;Q为一次齐爆的最大装药量(齐爆时为总装药量,延迟爆破时为最大一段装药量),kg;R为距最近需保护物距离,m;K、a为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在本地质条件下,取K=150,a=1.5。

距水库溢洪道口最近处只56米,爆破最近处在70m外,允许的振速为v=1.5 cm/s,R=70 m。

代入上式,水库溢洪道口允许的最大齐发药量Q为34.3 kg。

因此为了水库溢洪道口不受损害,最大齐发药量必须小于34.3 kg。

而最大单段S2段药量只有7.0kg,此时计算得v=0.68cm/s,远小于1.5cm/s,所以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水库溢洪道口有损害。

其他点的爆破可根据以下情况调整,本设计中浅孔爆破对水库坝允许的振速v=1.5,爆破点距离R与允许最大一段起爆药量Q的关系如下:4.3.2 爆破飞石爆破飞石是指爆破时被爆物体中脱离主爆堆而飞散较远的个别石块。

爆破对个别飞石飞行的距离可按经验公式R=Kd估算,K=16为安全系数,d=4cm为炮孔直径。

R=Kd=16×4=64 m。

在洞口爆破时,飞石距离会更远,因此将安全警戒范围半径划为200 m。

在洞内爆破时可将安全警戒范围半径划为100 m。

为了更好地确保安全,又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进行防护:1)炮孔填塞要密实、连续,填塞物中应避免夹杂碎石,要保证堵塞长度不小于最小抵抗线值。

2)设计施工中,炮孔布置要注意避开岩石的软弱夹层,以免从这些薄弱面冲出飞石。

3)由于有些岩体松散,随时做好支护工作外,放炮前做好警戒,以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五施工组织1、爆破器材由专人保管,专人发放领取。

2、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机具、材料。

3、钻孔:布孔前仔细检查待爆体的情况,如层理、裂隙、临空面、最小抵抗线、台阶面平整度等各种情况,调整孔网参数,严格按调整后参数准确标出孔位钻孔,装药现场严禁烟火。

4、装药:钻孔完毕后,进行吹孔,孔深测量,按实际情况计算装药。

5、堵塞:按设计要求用半干黄泥堵塞,堵塞长度≥0.6米6、爆破前做好宣传工作,划定警戒范围。

7、爆破前,成立控制爆破指挥部,由总指挥长负责人统一指挥;爆破器材进场应设置爆破装药警戒线,装药、连线和防护工作作就绪后,由爆破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发布爆破警戒指令,进入爆破警戒程序。

9、警戒信号:爆破前必须发出声响和可视信号,使危险区人员均能听到和看到。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立即撤离到危险区外,或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向危险区边界派出警戒人员.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爆破作业结束后,经检查无拒爆和不安全因素后,方可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 进入工地必须严格按劳保着装,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安全检查管理规定与制度。

2. 严格控制钻孔质量。

按布孔要求控制好钻孔参数,孔位偏差在±3cm之内,孔深偏差在±3cm之内。

3. 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

控制好装药量,确保设计的堵塞长度,并保证堵塞质量,堵孔要密实并不得混入石块等杂物。

4.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设置警戒标志和信号,加强警戒,不留死角。

5. 能用混合装药结构的地方尽量采用,底部装高密度炸药,上部装低威力或低密度的炸药,从而降低大块率,以便于铲、装、运。

6. “从效果着眼,从过程着手”,以精确的预期效果和节能环保为目的,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7.加强通风与洒水,爆后至少通风15分钟后,等待有害气体稀释至《爆破安全规程》中允许的浓度以下时,才准人员回到工作面。

另根据2019年1月21日专家意见,为了水库的安全,特别要求:1.为了避免对溢洪坝、取水塔、廊桥的损伤,在距取水塔处70m范围内的引水洞禁止爆破而采用人工或机械掘进(此距离距溢洪坝最近处不小于70m)。

为了保护信号塔和便于引水洞转角处成形,在转角处的爆破采用分部爆破法,即先将掏槽孔和辅助孔爆破成形后,再爆破周边孔成形。

在距坝左肩70m至90以内,爆破分步进行,先爆掏槽孔和辅助孔,后爆周边孔,并进行分段爆破。

2.为了保护溢洪坝,对坝体靠山的便道上钻密集孔(孔径70mm以上,孔距0.5m 以内,孔深到坝基平面上)以减弱爆破振动。

3.在坝肩靠隧洞施工端,为克服爆破对坝肩的扰动,可对左坝肩前后附近进行钻孔(帷幕灌浆)。

4.地坝脚做齿脚保护溢洪道。

七应急预案7.1组织机构经理部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成员:项目全体员工。

7.2组织机构职责(1)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建设指挥部、总监办、和安全监督等部门。

(2)组长接到险情后,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系统立即投入运作,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相关人员到位,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透水、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态扩大,将人员和机械迅速撤出危险区。

(3)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应急需求,与项目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组织本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评估施工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的风险,指导安全部门落实安全措施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响应支援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