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经济时代的 知识资本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 知识资本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资本管理知识资本与世界城市建设苏格兰知识资本中心创始主席Gordon McConnachie世界城市的定义非常简单,即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全球尺度的领先城市。

人们可以根据基础设施、知识和技能、生活方式等来界定这种领先性。

创建世界城市需要一个整体框架与规划,也需要很好的执行和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基础设施、知识和技能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高效使用。

同时,建设一个现代的、充满商业气息和活力的世界城市,必须确保在这个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是优越和优雅的。

在世界城市的创建中,知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人们需要获得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并最终使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和回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资本具有结构性,它包括知识产权,以及人们头脑中隐性的知识,不仅仅是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还有组织群体头脑中的知识。

对知识资本进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做事方式,它强调组织性、系统性,必须建立一个团队,同时要给人们授权。

世界城市的建设是复杂的,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生存也是复杂的,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团队、组织、系统的力量来应对这种复杂性。

中国在构建世界城市中,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但另一方面中国比传统的西方国家要面对更大压力和困难。

因为,中国要在极短的发展时间中,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成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使自己的创新产品走上世界市场的舞台。

那么,我们如何应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答非常简单。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更深一层,要将知识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农业中有知识经济,工业制造业中有知识经济,同时创新技术方面也存在知识经济。

知识应覆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准备好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我们当前面临的核心任务是对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即创造、提取并释放知识价值,采取一种全方面的方式发挥人们的智能、知识、技能。

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执行,有效地做事、高效地做事。

当一个城市高效运行时,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容易、便捷。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看一看公司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知识资本的,其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建设中。

在一个以知识服务为基础的公司中,知识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本。

这种结构性资本,可以对它进行法律上的保护,成为知识产权。

接下来,知识资本的价值表达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把具有产权保护的知识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

换句话说,你必须创建知识产品与服务,推广知识产品与服务,销售知识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得最终的价值回报。

知识型公司要做的事情,可以概括为创造知识价值、提取知识价值、释放知识价值。

在知识资本方面,创建一个城市和大公司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的需求,就像公司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样。

其次,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工作是没有落后于时代,我们要把所有建设的重点考虑在内。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一些工作方法列入日常工作中。

一个公司需要规划、组织、明确工作重点;城市同样需要规划、执行以及运用最佳的方法。

最终,我们需要通过辛勤的工作,利用较长的时间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必须要努力建设基础设施,努力建设人力资源,才能确保建设的成功。

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需要采取哪些行动?首先,我们要分析既有的基础设施、软技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个城市的建设目标,这是第一步。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做一个调查分析,知道我们出发的起点在哪里,目的地是什么。

第二步,确定工作重点,确定首先要完成哪些工作,必须要做的是什么。

这些事情是这个城市居住的人们最需要、最拥护的,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尊重。

第三,我们必须要持续改善我们的工作。

比如,改善我们的交通网络,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出行,改善我们的网络空间,创造人们共享经验和知识的环境;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意识,提供良好的培训,使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把握知识经济中一些的新机遇。

让人们参与到城市的知识构建与创造中来。

北京想成为一个怎样类型的世界城市?北京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但同时也面对着很多挑战和风险。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以上提到的方法得到一部分简单的答案,但更多、更真实的答案,是在北京的居民中,你们必须根据你们的需求和愿望,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创建属于北京的世界城市。

知识资本计量比利时AREOPA集团总裁Ludo Pyis关于知识资本的话题,首先,我要来谈谈钱的问题。

大家在谈资本的时候就是在谈钱。

关于知识资本,我们必须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商业用语,因为金钱就是商业用语,世界上每一个人在谈论的都是商业用语。

比如你有10万欧元,就是100万人民币,你把这个钱给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可以买一辆奔驰,可以买一个机器,可以投资于公司的知识资本,你觉得这个总经理会给你怎样的回答?我想他一定会说我要买奔驰车,如果他能够意识到我不买奔驰车,而是把钱投资于知识资本的话,其实这个钱在5年之后会产生10倍于奔驰车的回报,因为那个时候奔驰车就折旧了。

所以,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谈论知识资本,是在谈论公司未来的价值。

第二,我想说的是知识资本的计量工具。

直接一些,如何记账,如何计量一个公司的无形资产,并且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入账。

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城市,我们知道与中央政府五年规划相一致,北京正在规划“十二五”发展蓝图,明确提出从低成本的制造经济转变成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知识资本创造的价值。

关于知识资本的价值,目前大家谈论的重点都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资本,但它只占到组织中知识资本的1%,这不够好。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组织中全部知识资本的价值,这其中,70%的知识资本可能都在人们的想法中,它是隐性的,是无法用快捷的计量方法计算出来的。

而一旦携带这些想法和隐性知识的人离开公司,就变成了公司的知识资本负债。

因此,一个公司要实现知识资本创造的价值,一个国家要从低成本的制造经济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必须分派专门的人员研究如何让隐性的知识得到显性化,使知识资本的价值被创造和释放出来。

再有,这个城市的政府机构要创建一个知识资本或者知识资产促进中心,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比如苏格兰政府创建了一个知识资本中心,他们就可以解释到底什么是知识资本。

对于知识资本,我们必须很好地定义它,然后才能计量它。

知识资本究竟是什么?如果大家阅读文献的话,会发现有很多定义都涉及到知识资本,有些甚至是联合的定义,还有更多的是关于知识资本的展示,这些展示并不真的是知识资本的定义,根据这些展示是无法计量知识资本的价值的。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最开始挖掘知识资本这个问题是在97年,当时有一家银行找到我们公司筹划IPO上市,就是首次公开募股。

于是,我就向银行的分析家解释我们公司的构造、结构是怎样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问我一些问题,比如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比例计算投资回报率的,等等。

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当时有很多事情都无法进行资本的量化,我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是金融分析师,但他们没有谈到知识经济、知识资本、知识型组织。

我们现在很多的计量系统都是以生产型公司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以现有的产品完成品、设备工具等为依据评估一个公司的价值。

但对于知识型公司,我们最基本的产品是头脑,最终产品也是头脑,我们无法把人们的智慧,人们的头脑放在架子上、放在仓库中。

所以在知识经济中,我们必须对知识资本进行重新思量和有效定义。

那时候我就觉得人们对知识资本的定义和展示不够好。

知识资本如何量化?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试图对知识资本进行量化。

较早时期,有一个是常见的方法,在股市中常常看到。

一个公司如果有帐面价值,还有市值,这二者之间的差值就是知识资本的价值,后来出现了互联网危机,很多公司的市值跌破帐面价值,公司价值大幅下降,但知识型的创造活动并没有停止,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要说,如果真的要计量知识资本的话,必须重新审视组织的价值评估系统。

大家知道,传统的会计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0多个版本,大都以美元、欧元为基础,这些系统每天都会有很多变化,实际上他们并不特别准确,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金钱系统、财务系统,会计系统,都有一定的偏差。

与传统的会计系统一样,人们对知识资本的计量也有很多偏差,我们对此是无法进行甄别的,看看整个会计事件都是如此。

每个人都知道知识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组织需要它。

我们和一些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审计人员进行沟通,50%的人都认为必须做一些事情计量知识资本。

我们在和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沟通,他们也都知道在公司当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人,但人并没有放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可能是经理或者财会人员也认识到没有足够的工具对知识资本进行计量。

由此,问题很明显,传统的财务会计无法对知识资本进行计量,我们需要新的理念,采取系统的方法,在每一种会计系统中对知识资本进行科学量化和衡量,接下来才能有效管理,并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知识资本的价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和衡量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买了一个大公司的股票,然后去参加他们的年度会议,面对公司的高管人员,我举手提问:“在我们的组织当中是否充分利用了知识资产,还是只是利用了一部分?”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不想回答我,就说不理解我的问题。

接下来他们讲公司明年要做什么。

然后我再提问:“公司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资本来实现这些计划,还是只是通过年中或年终的并购来实现。

”他们仍旧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并假装没有看到我。

这说明这家公司的高管人员根本没有能力衡量自己的知识资本、管理自己的知识资本。

但是,大家要知道,在一个组织当中,知识资本在正常生产环境下创造的价值是财务资本的5倍、是其他物质资本的12倍,而他们对知识资本的价值根本不了解,这真的太糟糕了。

在谈到知识资本计量时,大家首先都认同知识资本的内涵,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或关系资本,但一旦我们走进细节,与之相关的清单可能有2000多个,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么多的清单会让人们感到困惑与混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比如,关于技能,客户是否会把他们的知识技能提供给我们?客户的忠诚度、公司的形象,是我们的技能吗?还有版权即商标,是技能吗?人们在填充这些图表时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疑惑,因为对于知识资本究竟包含哪些内容,现在还存在很多争议。

还有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这些要素都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举一个例子,你是一家IT公司,今年签了一个100万的合同,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明年如果你没有人、没有知识了,无法执行这个合同,那么你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同就一文不值了。

这就意味着你是无法把这些事情割裂开来的,结构资本、人力资本、客户资本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