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威斯坦·李高三热点素材

漫威斯坦·李高三热点素材

漫威世界里,他才是那个“不朽”的英雄
11月12日,斯坦·李在洛杉矶的一家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5岁。

他是漫威之父,世界上唯一拥有一个“宇宙”的人。

他创造的超级英雄,曾是无数人的童年梦想。

他是漫威宇宙里最厉害的超级英雄。

【人物故事】
◎机缘巧合,一切开始
[写作关键词:机缘、自信、坚持]
1939年,斯坦·李听说有家叫Timely的出版公司在招助理,他被招进了漫画部门。

除他之外,当时的Timely公司只有两个雇员。

他作为这两个人,乔·西蒙和杰克·科比的助手,主要工作就是帮他们买三明治,倒墨水,也帮他们校稿,偶尔写写对白。

突然有一天,两人辞职了。

“出版商跑来说,斯坦,在我找到一个成年人之前,你能撑起这个部门吗?”当时斯坦只有十七岁。

“但在那个年纪,你觉得你什么都能做,所以我说我当然能行。


“出版商肯定忘了找成人员工这件事,因为从那以后,我就一直留在那里了,我变成了主笔、编辑、美术总监。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英雄陆续登场
[写作关键词:英雄、勇气]
二战中,斯坦·李同众多美国青年一样应征入伍。

写电影剧本,做海报和指导手册。

在那个法西斯横行的年代,由斯坦·李填写内容的《美国队长》系列漫画第三部发行,被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包装的美国队长,成为那一代美国青年的象征。

1961年,漫画史上著名的超级英雄组合“神奇四侠”在斯坦李和杰克·科比的合作中诞生。

战争过去后,1963年,托尼·斯塔克(钢铁侠)登场。

他的性格设计参考了霍华德·休斯,看上去骄傲自大,也总是照顾队友。

相比美国队长,斯坦·里将更为复杂的性格赋予了这位发明家、冒险家、富豪和花花公子。

甚至斯塔克对摇滚乐队的偏好,AC/DC,黑色安息日,都是那个时代里美国偏好的体现。

斯塔·李也曾开玩笑说,钢铁侠是和他联系最紧密的英雄,帅气,迷人,富有。

接下来是蜘蛛侠。

“幽默在所有这些故事里是必须的。

”斯坦•李的原则在蜘蛛侠的角色设定上,体现了现代版的趣味。

他从一只在墙上灵活爬行的苍蝇身上得到灵感,在考虑“昆虫侠”,“蚊子侠”和“苍蝇侠”的名字后,最终将这个受到昆虫启发的英雄命名为“蜘蛛侠”。

高中生蜘蛛侠在承担英雄责任的同时,不得不去应付一些青春期的麻烦。

英雄也会面对的nerd(书呆子)的困境:邀请暗恋的女生一起参加舞会,被伙伴们取笑,少年的小骄傲,都恰好是新一代美国青少年的共鸣。

而蜘蛛侠英雄的一面,反而藏在在红色战衣之下,斯坦·李说,“任何人都可以是蜘蛛侠。

”这种“邻家英雄”的平凡化,拉近了美国青年与英雄故事的距离。

再后来,《绿巨人》、《雷神托尔》、《X战警》、《奇异博士》等一一诞生。

斯坦·李的英雄总是会赢的。

在他看来,故事需要很多惊喜和曲折,好人也有缺点,但最后这个赢的结果必须出来。

“这种想法来自于读者的期望,读者希望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世界期待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
◎他是最大的英雄:客串侠
[写作关键词:心胸、拼搏]
“贪婪”,是他用来解释自己对这些英雄故事始终坚持的原因,也许他是开玩笑地讨论这些故事带来的金钱,但也不可否认他对维持创作生命力的渴望。

在2018年2月Larry King对他的采访中,老年斯坦·李坦言,自己已经不能很好地看电影,也不能很好地阅读。

但他继续工作,因为他想证明,这样的人依旧是具有创造性的。

而且他认为,客串是他最喜欢的工作之一,因为这是“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工作”。

几乎所有铁杆漫威影迷,都一定曾像找彩蛋一样在漫威电影里寻找他。

作为“客串专业户”,老爷子比很多英雄的人气更旺,他还曾总结说:“你说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为什么那么高?因为人们会再次买票去电影中寻找我的身影。


至今为止,斯坦·李已经客串过38部漫威电影/电视剧。

在许多粉丝眼里,斯坦李的所有客串角色,其实都是同一个,就像漫画里的观察者阿图,静静地围观着这个超级大幻想世界,超越时间与空间,连接一切。

/素材速写/
华特迪士尼公司总裁曾这样描述斯坦·李:“斯坦拥有鼓舞人,娱乐人,连接人的力量。

只有他心胸的宽度能超过他想象力的广度。


在大家眼中,斯坦·李是个乐观幽默,爱讲笑话的小老头。

因为视力问题,他常年戴着黑色眼镜。

白头发,红脸颊,加上这副黑眼镜,成为斯坦·李在这个时代里独有的“英雄战衣”。

他欣赏创造出超人的对手DC,敬佩世界上每一个认真做事的人。

斯坦·李的创作生涯持续了近八十年。

九十多岁高龄时,他仍没有停止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今,斯坦·李离开了世界,但他仍然活在漫威宇宙中。

这位“漫威之父”的想象力,在每一个英雄故事里展开,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仍然影响着我们。

【人物评价】
斯坦·李去世,漫威宇宙和英雄主义“不朽”
来源/新京报
年轻网民对于其他出生于1920年代的名人去世无动于衷,似乎可以理解,因为找不到实实在在的情感联系,但对斯坦·李不一样。

他客串演出的《毒液》正在影院公映,这强化了影迷的失落感,作为漫威90%以上知名角色的缔造者,斯坦·李无疑在这个虚构英雄世界的现实倒影里饰演着大家长的身份。

这么多年来,影迷一代代更迭,但斯坦·李创造的人物,从未让年轻人感到有距离感。

一个人影响一个国家,斯坦·李之于美国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与政客对于美国人的影响不一样,斯坦·李给美国人带来的文化影响非常深远。

他组成的超级英雄矩阵,为每个美国人寻找自己的英雄化身,都提供了充裕的选择空间。

而美式超级英雄片在世界范围内受欢迎,除了所谓的文化溢出,更是因为这些电影为打破平庸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门槛很低的入口,也给人类日渐乏味的想象力世界,提供着日常娱乐同时也有效的刺激。

漫威宇宙已经是一个可以自由组合、自我衍生的创作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与斯坦·李早期的创作设计有关,也与一代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有关。

漫威系列主要给年轻人提供两种感受,一是浪漫,二是勇敢,以及两者相互触碰与集合产生的英雄主义情结。

漫威世界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躲避现实世界的庇护,也为年轻人走出自我封闭走向现实世界提供了力量支持,斯坦·李的创作秘诀亦在这里。

无论笔下人物如何千变万化,都没有摆脱斯坦·李竭力想要摆脱命运、掌控命运、创作奇迹的个体经历模式。

像斯坦·李这样的人物,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出现太多,其实只要有一两位顶尖人物就已经足够。

他们的深入人心,并非受所谓使命感驱使,而是被热爱驱动、被热情燃烧的结果。

斯坦·李去了天堂,但由他为主创造的漫威宇宙,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停止分蘖生长。

相信会有人继承他开创的事业,把英雄主义继续下去。

在危机感从来都不会消失的世界,唯有英雄主义能陪伴人们度过漫漫长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