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命题说话”是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的测试项。

该项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本测试项成绩对等级判定影响很大,相对而言也是普通话测试中最难的一项,历来受到广大考生的重视。

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测试经验,谈谈考生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标签:命题说话;应试技巧;话题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口语测试。

“命题说话”是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的测试项,它是考查应试者在自然状态下普通话口语水平的重要测试项目,占总分的40%。

此项测试对应试者测试得分及等级判定影响很大。

由于完全没有文字凭借,应试者不能照着预先准备好的文字稿件来读或背,所以相对而言该测试项也是最难的一项。

正因如此,“命题说话”也最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许多考生在“命题说话”这一项失分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应试者对“命题说话”这一测试项不是很了解,不知该如何准备和应考。

笔者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山东英才学院普通话教师,多次参加山东语委及学院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测试经验,谈谈考生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考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一)明确“命题说话”的测试目的“命题说话”的测试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简而言之,就是考查你自由表达时普通话的水平,语音、词汇、语法是否标准,表述是否自然流畅。

了解了本测试项的测试目的,应试人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语音要标准。

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发音,首先,对比正确语音发现自己的语音缺陷,多听标准语音,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另外,要有意识地用普通话思维来训练自己,与人交往时要说普通话。

2.词汇、语法要标准。

可以通过看书读报,看电视听收音机,与人交谈等方式进行学习。

遇到与自己日常表达习惯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记录,查正。

克制自己用方言词汇、语法表达的心理定势,逐渐摒弃方言词汇和语法。

3.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考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班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活动,要多讲多练。

凡课堂上老师讲的或自己在书本学到的知识都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熟悉“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说话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由应试人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应试人单向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

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命题说话”的话题共30个,均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新大纲),考生在应试前可以事先作好备考准备。

考生可以事先对30个说话话题进行总结归纳。

首先,可以根据体裁把它们分成三类:1)叙述类,如《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难忘的旅行》等;2)说明类,如《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我喜爱的职业》、《我知道的风俗》等;3)议论类,如《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等。

将话题合并归类后,针对每一类话题准备一些说话的题材。

叙述类的话题表述起来相对容易些,主要是对事实的复述,不需要太多的发挥,如《我的学习生活》这一话题,应试者可以复述高中或大学的读书学习生活,也可以复述自己对某一爱好的学习生活,还可以讲讲某一天的学习生活,等等。

说明类的话题也相对容易些,主要是要表述清楚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如《我喜爱的职业》这一话题,应试者首先说明喜爱的职业是什么,这一职业的特点以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最后可以讲讲为了取得该职业应该作哪些努力。

议论类的话题难度最大,不过只要掌握好几个要素也会迎刃而解,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如《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这一话题,论点是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影响。

然后搜集一些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论证。

其次,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即把内容相近或相关的归为一类。

如把《我的愿望(或理想)》、《我喜爱的职业》、《我向往的地方》等归为一类;《我尊敬的人》、《我的朋友》、《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等归为一类;《我的业余生活》、《我的假日生活》、《我和体育》归为一类。

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减需要准备的话题内容,也可减少所花费的时间。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归类之后千万不可把每类题目中的一个话题写成一篇文章来死记硬背,如果这样做就变成了背稿子,同样也会造成说话时口语化不够而被扣分。

归类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准备提纲,搜集材料,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复述下来,越口语化越好。

(三)熟练运用“命题说话”的构思方略测试时要保证围绕一个话题有话可说,并且要达到语言规范,表意明确,语感自然、流畅的效果,我们总结出说话的方略是“3‘W’的组合+典型事例”。

“3W”即What、Why、How。

简单讲即是什么(哪些)、为什么、怎么样(进行、实现)。

“3W”的组合可以保证有话可说,典型事例可以保证所说内容形象生动,二者是表达技巧和效果的有机结合。

首先,对于偏重叙述或介绍的题目类型,如《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童年的记忆》、《我的成长之路》等,这种类型的话题所涉及的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事等,一般可按照What、Why加典型事例的方式来构思内容。

根据题目特点,What、Why所占比重可稍作调整。

如,《我的学习生活》,可以叙述一天、一周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按学科科目来划分,如语文、英语等学习的情况(包括课堂、课下、自习等),这解决了我的学习生活是什么(哪些)的问题。

接下来可以讲述我是为什么这样安排学习或形成这种学习习惯的。

为使说话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可以选取典型事例来充实What或说明Why。

在这个题目里What所占的比重更大一点。

而像《我尊敬的人》这种类型的话题,Why所占篇幅要明显高于What。

而对于谈对某种事物、话题的感受和认识的类型,如《谈谈卫生与健康》、《学习普通话的体会》、《谈谈服饰》、《购物(消费)的感受》等,这种类型的话题相对而言难度较大,需要缜密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说理能力。

因此这种话题一般采取what、how的组合并结合典型事例来构思。

即谈出你是什么观点,支持此观点的理由和典型事例,提出实现自己观点的实施办法。

对于着重强调内心感受或期望类型的题目,如,《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我喜爱的职业》、《我喜欢的节日》、《我向往的地方》等,对于这种类型的话题,带有比较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主要谈论个人的爱好、期望,因此重点要介绍为什么有这样的喜好,然后如何去实现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个目标。

因此这种话题一般采取what、why、how的组合并结合典型事例来构思。

二、应试时放松心情,做到从容应对(一)轻装上阵,克服紧张情绪“命题说话”不仅是对应试人语言水平的考查,同时,也是对应试人心理素质的考验。

说话是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把思维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自然、准确、流畅的外部语言,需要应试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进入考场之前调整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较为振奋的精神,通过自我鼓励克服紧张情绪,也可以借助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通过鼻腔吸气,感觉空气充满腹部,憋气1秒钟,通过口腔、鼻腔呼气,缓慢排出空气。

由于是深呼吸,通过空气进出身体的感觉来调节呼吸,至少要重复三次。

(二)慎重选题,掌握好时间,随机应变按《大纲》规定,应试者可以抽两个话题,然后任选其一。

这就要求应试者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较熟悉的话题来说。

当确定题目后,应试者可以迅速考虑说话的思路,列出提纲,切忌面面俱到,更不要像写作文一样,句句准备,只要把想说的几个方面想清楚就可以了。

“命题说话”测试项的主要测试目的考生一定要谨记。

不要拘泥于字词和造句,也不要过分追求文采,主要是尽量把普通话说标准,而且要尽可能地说得自然、流利。

当然,内容、语音两个方面都非常出色,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测试中的时间限制非常严格,要求不少于三分钟。

所以在准备期间要把内容准备充实、全面一些,可以拟一个简单的腹稿,以免说完了所准备的内容但时间还没到三分钟。

应试者在说话时不要想时间问题,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说话上,如果把准备的内容都表达出来仍然未到三分钟,此时应试者应该怎么办?首先是不要紧张,要静下心来回想刚才所讲的内容,然后就某个已经说过的问题或概念进行扩展、完善,或者再说一点相关的内容,无论如何要保证说话时间达标。

需要注意的是超时是不扣分的。

总的来说,遇到以上情况时,应试者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水平,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来解决所遇到的这些问题。

(三)控制好语速,力求字正腔圆正常语速大约240个音节/分钟。

如果根据内容、情景、语气的要求偶尔稍快、稍慢也应视为正常。

但在这里需要提醒考生,语速过快就容易导致发音不到位,语音不标准。

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平翘不分、前后鼻音混淆、齿尖音、复韵母单音化等;有的应试者由于说快了还会造成吞音的现象,根据以上所述,说话时可适当放慢速度,控制好节奏,说的简单一些就是与我们平时说话的速度相比再稍慢一点,把注意力放在发音上。

当然,如果语速过慢,也容易导致语流凝滞,话语不连贯。

(四)话语要自然流畅,用词要准确得体所谓“自然”指的是能按照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诵或背诵的腔调。

说话时要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摒弃方言词汇,还要多用短语、单句,避免口头禅。

如嗯、啊、然后、那个等。

以上所述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准备和技巧只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应试者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充分准备,放松心情,从容应试,一定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1]余瑾.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卢锦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1):100-102.[4]张惠鲜.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应试技巧[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