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控制目标

质量控制目标

银百高速(G69)甜永段TYLM4标质量控制目标1、总则为了确保本项目路面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工程项目科学化管理依据甜永高速LM-4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是实施手册》(初稿)标准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质量目标在工程施工中的运行程序和管理职责做出规定,阐述了项目的方针和目标,也是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合格承诺,是参加本项目工程施工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质量管理纲领性文件。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1质量方针2.2质量目标(1)分项工程量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且最低鉴定评分达到85分以上,平均鉴定评分达到95分以上,合格率100%(2)分部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且最低鉴定评分达到85分以上,平均鉴定评分达到95分以上,合格率100%(3)单位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优良率98%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确保省优,力争创国优(4)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环境污染责任事故:0案次;(5)工期履约率:100%;(6)推广“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2项/年;(7)严重职业病危害事故:0案次;(8)施工噪声排放达标,社区居民无投诉;(9)控制施工扬尘、废物排放、确保排污符合规定标准;(10)筑路造桥,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3质量管理满足质量计划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不得背离质量方针和目标。

3、目的与适用范围3.1目的确保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过程中的有效运行,加强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减少资源浪费,积极预防,提高管理效能,是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3.2适用范围适用于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借质量保证,本体系是项目经理部对业主质量保证的承诺,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满足本质量管理体系规定和业主质量管理文件规定要求,是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纲领性文件。

4、工程概况甜水堡(宁甘界)经庆城至永和(甘陕界)公路起自庆阳市环县甜水堡镇(宁甘界),接拟建的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宁夏自治区境宁东至甜水堡(宁甘界)段,止于正宁县永和镇(甘陕界),接拟建的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陕西境湫坡头(甘陕界)至旬邑段,全长约279.748 公里。

全线设置甜水(甜水堡)、山城、二十里沟口、环县、杨旗、马岭、庆城北、李家坪、史家山、高楼、合水、宁县、早胜、宫河、乐兴、罗川16 处设置互通式立交。

同步建设正宁连接线长23.842 公里,设榆林子1 处互通式立交。

主线及正宁连接线均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其中马岭至教子川十里堡段长 39.354 公里,设计速度 10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26 米;其余 239.661 公里及正宁连接线设计速度 8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25.5 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

我公司所施工段为甘肃省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G69)甜水堡(宁甘界)经庆城至永和(甘陕界)公路建设项目路面工程TYLM4标。

起讫点桩号为K128+300~K160+050。

主线、马岭停车区、马岭互通立交、庆城服务区等路面及路面排水工程;路侧边沟、改路路面工程及原有道路恢复工程;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服务区室外道路及停车区路面的实施、缺陷修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

路面结构具体形式为:5、质量目标指标的确定根据集团公司、子分公司质量策划及业主对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标层层分解、细化,确定项目部质量目标指标。

5.1完成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

5.2完成原地面复测报告。

5.3总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报告上报监理、业主批复。

5.4总工组织相关部室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业主进行审批;重大方案需组织专家评审。

5.5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报送监理、监督单位同意。

5.6建立工地试验室,报批工地试验室临时资质及各项试验准备工作。

5.7完成分项工程进场相关原材料的报检及分项工程配合比设计工作。

5.8针对特殊工序、关键工作,在施工方案中重点策划,并设置质量关键点,明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5.9根据项目实际列出本项目需实行工程首件制的分部(分项)工程名录、5.10完成分项工程相应的技术交底及人员岗前培训工作。

确认项目施工已具备开工条件后。

5.11按照要求准备开工报告申请文件吗,按规定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6、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基本目标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对各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要求及质量保证资料制定了详细的目标。

分项工程只有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进行检验评定。

设计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5%。

路面压实度,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砂浆强度,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沥青路面弯沉值等关键指标的评定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的规定。

6.1基本要求6.1.1水泥混凝土路面(1)基层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表面清洁、无浮土。

(2)接缝填缝料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3)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混凝土路面铺砌后按施工规范要求养护。

(5)应对干缩、温缩产生的裂缝进行处理。

6.1.2沥青混凝土面层(1)基层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浮土。

(2)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的加热温度。

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3)应按规定要求控制碾压工艺,严格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

6.1.3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1)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石灰应充分消解,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应予剔除。

(2)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

(3)石灰类材料应处于最佳含水率状态下碾压,水泥类材料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4)碾压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护,养护期应符合规范规定。

6.1.4路肩(1)路肩表面应平整密实,无积水。

(2)肩线应直顺,曲线圆滑。

6.2外观质量要求6.2.1水泥混凝土路面(1)不应出现标准附录P中板的外观限制缺陷。

(2)面板不应有坑穴、鼓包和掉角。

(3)接缝填筑不得漏填、松脱,不应污染路面。

(4)路面应无积水。

6.2.2沥青混凝土面层(1)表面裂缝、松散。

推挤、碾压轮迹、油丁、泛油、离析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50m。

(2)搭接处烫缝应无枯焦。

(3)路面应无积水。

6.2.3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1)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

(2)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10m,累计离析不得超过50m。

6.2.4路肩(1)路肩应无阻水,无杂物。

6.3实测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测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路肩实测项目7、原材料质量控制目标7.1沥青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结性,具体指标如下: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SBS细度和均匀度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透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渗透性好的洒布型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

可根据洒布机、渗透性试验进行调整,予以渗透,且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表面不形成油膜为合格。

具体指标如下:透层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粘层沥青宜采用快裂的洒布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

沥青面层之间须撒布粘层油,另外,护肩、路缘石与沥青混凝土接触面之间应涂粘层油。

具体指标如下: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封层施工时应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强度和良好颗粒形状的石料,采购石料应特别注意小于0.075mm颗粒颗粒含量不大于0.6%,并在施工前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楼进行加热除尘。

热熔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洒布橡胶沥青应保证均匀性,普通路段碎石粒径为9.5~13.2mm,沥青洒布量为2.0~2.4kg/m2,碎石撒布量12~14kg/m2,单粒径碎石其用量为满铺一层量的60~80%。

7.2水泥要求使用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减少裂缝的发生,宜采用缓凝型,终凝时间宜不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不大于4小时。

散装水泥进场后存放时间应不小于7天且每罐车水泥经安定性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7.3粗集料粗集料须采用石质坚硬、耐磨、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并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

具体指标入下: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用集料须严格分级加工堆放,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用于轧制碎石的片石要求不带风化层,不带泥土而且强度符合要求,其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用粗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25%,其他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相关规定。

7.3细集料细集料不得采用天然砂,须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选用的石灰岩碎石CaO含量应不小于35%,按国标GB/T14684-2001《建筑用砂》中Ⅱ类以上机制砂标准。

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

细集料须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为了提高机制砂洁净程度,保证机制砂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12%的规格要求及颗粒形状,应采用立式冲击破碎设备生产机制砂,同时必须安装有效除尘装置。

具体指标如下: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用细集料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1%。

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合理调整粗、细集料加工工艺,使合成级配0.075通过率不超过3%。

7.4填料沥青混凝土路面须采用洁净石灰岩轧制的碎石石料经研磨得到的矿粉作为填料。

严禁使用回收粉尘作为填料。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