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王新英任艳梅
◆设计日期:2017年8月
◆适用年级:七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30课时
【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促进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据此,制订本学期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目前我校七年级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
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编写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的情况下,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的案例和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新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一条线索: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用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都从不同层面来促使学生分享,交流,从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本课内容,希望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
本册书共有10课内容
第1课“中学时代”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
第2课“学习新天地”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第3课“发现自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计提方法。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对友谊的渴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收到朋友的影响。
第5课“交友的智慧”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建立友谊的过程,会有惊喜,会有意外,还会有点冒险。
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第6课“师生之间”保持愉悦、平和的心境,与老师沟通。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7课“亲情之爱”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第8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第9课“珍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第10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课程学习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3课时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3课时
第三课发现自己 3课时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3课时
第五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3课时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自我新期待 3课时
第七课亲情之爱 3课时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3课时
第九课珍视生命 3课时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3课时
课程实施: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强调联系学生和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课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记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
2、学案各环节开展情况的表现。
3、考后的反思和分析。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练习的完成:
理解基本概念:选择题的准确率在90%左右;
材料分析题,要求能认真阅读材料并能运用其中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问题的解答。
问答题,要求认真领会题目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分层次进行回答。
2、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是否能够领会其意、语言的表述情况等。
3、课堂笔记整理的情况:条理的清晰、重点的突出、字迹的端正、内容的完整等,最重要的是:自主性的体现——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作一些札记。
4、每个单元综合练习的评价。
5、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