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故事《用爱心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

教育故事《用爱心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

用爱心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
2020年9月1日,这是个特殊的日子,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我第一天上班的日子,也是学生报名的第一天,更是我第一次遇见“他”的日子。

一大早,就有一位戴着眼镜外表苍老的“老爷爷”,带着一个穿着脏兮兮的蓝色旧短袖,且走路慢吞吞的孩子来报名,我让他拿孩子父母的户口薄来报名,可是爷爷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孩子的父亲已于15年发生车祸去世了,不久孩子的母亲就改嫁了,留下这个年幼的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

当看到户口簿上爷爷的出生日期时,我惊异于生活的不幸带给老人的打击,竟让一个五十出头的老人看上去像七十来岁,本该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木讷、迟钝。

因为孩子是老人唯一的感情寄托和希望,所以老人对
孩子的学习非常上心,经常与我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配合我的工作。

但家里的巨变对孩子的打击很大,他明显比其他孩子反应迟钝些,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写出的字都是歪七扭八,让人无法辨认。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期中考试,他仅仅考了三十几分,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平时我给予了他那么多的关注。

于是,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当孩子领着我来到他家后,我看着这座简陋的农家小院,虽然屋内的摆设很简单,但是收拾的干净整洁。

正房里仅摆放着一张茶几,一台老式的彩色电视,几把椅子。

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才知道,两位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靠种几亩地维持生计。

当时我才知道为什么孩子每次早晨饿到喊胃疼,衣服也就只有那么几件,书包也是以前用旧了的拉链有问题的书包……这样的境况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眶。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于是我改变策略,早上,给孩子带来可口的早餐;课堂上每讲知识点都会重点提问他,若是答对了,即便只是一个字或词都会给予铅笔、橡皮等奖励;课间陪着他一起玩耍,让他融入到其他孩子中;课后又单独给他开“小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虽然他已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他仍然是我的“重点对象”,我对他软硬兼施,有时以奖励来鼓励他,有时采取小小的惩罚措施。

上课时,只要他能回答对,哪怕只是读对一个字或词,我都会及时夸奖他;每次写作业我让他坐在讲桌前,看着他写,他不再是那个永远都是最后一个完成作业的孩子了;每次发了试卷,会特意让他坐在我跟前,我监督着他自己拼读做题。

开始,他总是慢吞吞地往上走,满脸的不情愿;现在,他总是抱着自己的书本迈着轻松的步伐,一脸的自信走上讲台。

他的书写也越来越好了,速度也快了,字也工整了。

终于,有一天,孩子的爷爷告诉我孩子的学习进
步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的好习惯在逐步养成,放学后都不用督促,竟然自觉地去完成作业。

即便是只看到了一点点进步,我们都倍感欣慰,因为我们看到了希望。

渐渐地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上也越来越自信了,期末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地达到了70分!
新学期到来了,我提前给孩子准备了书包,、铅笔、尺子、橡皮等一学期要用的文具,帮孩子解决后顾之忧。

当我把精心挑选的东西交到他手里时,那一瞬间,他的眼中突然迸发出激动的亮光,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这一刻我欣喜于自己的行为。

从那天开始我看到他背着我送的书包,总是干干净净,里面的书本也整理的整整齐齐,不再像之前一样书本杂乱不一、纸片满书包都是。

有人说“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所以作为老师就要把全部的爱给孩子,爱每个孩子的一切,用爱心浇
灌孩子幼小的心灵,让自己无愧于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