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描写类优秀作文-月亮

学生描写类优秀作文-月亮

学生描写类优秀作文-月亮
月亮,在夜晚照亮着整个大地。

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

橙子为大家准备了月亮相关的作文,接下来就让橙子带大家一睹为快!
月亮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

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

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

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这样明亮的月亮都在对着我们微笑,只是我们将它遗忘?
我想起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地方。

中国古代诗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或者说在这两点之间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平衡点。

写感性的文字,是心中情感的自由流淌,但没有理性的深入,便只是一幅浅易的写意画,弄不好就成了“吟风弄月”;而理性的文字,是智慧的恣情迸发,但没有了感情的表达,便只是一本生硬难懂的哲理书,弄不好就成了“故弄玄虚”。

而中国诗词的魅力在于它那另人着迷的意象,它是连接感性与理性的伟大桥梁。

而这一点,在月亮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在众多古典诗词里,月亮作为一种传统意象,是文人墨客在清冷孤寂的夜晚的精神寄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

”这些以月作为意象的诗句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描写优美景色,
或洒脱放旷,或婉约惆怅。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月亮这个意象宣泄到纸上。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李涛的《叹月》虽也写月,但却极具理性。

前者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后者体现出作者的政治抱负。

可见在那个时候,月亮是倍受青睐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写文章的人倒多了起来,而月亮却被渐渐遗忘。

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许多艺术青年进行了一次次分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坚信文学可以拯救世界可最终却化为各类先锋的拥戴者,不过他们追赶先锋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被先锋抛弃的速度。

他们永远不会静下心来看一看那皎洁的月亮,他们的眼睛里布满灰尘。

他们的文字中充满了漂泊无依的空荡,似有似无的反叛精神,却又弥漫着妥协的气味。

他们的叫嚣侵透着一种惺惺作态的东西,根本上,他们是物质的。

让自己琐屑的语言和神经质的感触互相拉扯着机尽朦胧之态地宣泄于纸上。

用虚构的高深来掩饰灵魂上的无根。

月亮哭泣了。

似乎再也没有人在孤独冷清的夜晚把它当作精神上的寄托。

那些所谓的作家也越来越少有人将它写入文中。

他们仿佛不再是引导精神世界的真知灼见的探索者,他们的信仰之根仿佛接受了金钱名誉的“割礼”,流失于世俗中。

于是,“快餐文化”无孔不入已是大众精神殿堂摇摇欲坠的先兆。

月亮目睹了这一切,但它不能向世人诉说,于是它哭泣了,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载体,它正在被人们遗忘。

在每个晴朗的夜晚,照耀过无数古往今来的月亮都会出现在天上。

没人看它时,它是孤独的月亮,有人看它时,它是微笑着的。

越多的人看它,它就对越多的人微笑。

所以,朋友们,在你闲暇的时候请记得看一看月亮明朗的笑容吧!
月亮啊,月亮
月,是纯洁而美丽的,好似一位懵懂又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它不光是美丽,月缺月圆还代表着亲人的团聚与分离.每当遥望月亮,我的心就会飞到遥远的家乡,寻找爷爷和奶奶的面影.
我,原来是一个乡村小姑娘,因为家庭并不宽裕,爸爸和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到别的城市去打工,因此我被丢在家乡和爷爷与奶奶一起过着贫困而又快乐的生活.直到我九岁的时候,父母才把我从家乡接到郑州来上学.
以后,每当我在黑漆漆的夜空看到那一轮明月,而没有许多小星星的陪伴,它仿佛就是一位孤独寂寞的老人,不正像我的爷爷和奶奶吗
月亮啊,月亮,如果你真的能遥寄思念,我能请求你把我的思念寄给爷爷和奶奶,给他们送去一丝安慰吗
我那几年一直被思念浸泡着,皎洁的明月还经常使我想起家乡那片繁星满空的夜空.记得每当夏天的夜晚,我总是躺在奶奶宽大而温暖的怀里,看着美丽的夜空,一颗一颗地数星星.还会不时地问奶奶问题,例如:为什么天上的小星星会不停地眨眼睛它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它们和月亮为什么晚上还不睡觉而奶奶总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不厌其烦地向我解释,虽然我现在知道奶奶给我的回答并不是有根据的,
但是我觉得奶奶的回答是最准确的,因为她打动了我的心.想着,想着我对爷爷和奶奶的思念更加深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已三年多没见的爷爷和奶奶的面影模模糊糊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努力地想,可就是看不清.
以后的夜晚,我也经常梦到带着微笑的爷爷和奶奶与那故乡的一切曾经给过我欢乐的地方.不仅如此,那些曾让我伤心的事,我也经常想起,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对那些伤心的事变得十分喜欢.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们也联系着我的家乡吧!
月亮啊,月亮,你是否看到了我已被痛苦折磨得受不了了.如果你是善良的,你能把我痛苦的思念消除吗
我不敢打电话给爷爷和奶奶,因为我怕极了当我打完电话后,爷爷和奶奶会怎样说,我又该怎样面对他们,我也害怕那会使我更加想念他们.所以,我一直把对他们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
直到现在,我才想开了.我把对爷爷和奶奶的思念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决定勤奋学习,考上重点中学后再全家一起回去看望爷爷和奶奶.
月亮啊,月亮,最后请求你让爷爷和奶奶一定等着我,我要让他们对我失望.好吗
月亮的美
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出过不朽的诗篇:“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
都对月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暗之中。

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看一看,想一想,深感月亮是伟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当一个二传手,把光明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给人们。

有了夜晚的光明,人们就特别喜爱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灯,这黑暗里的光明啊,是多么的真贵呀,使人们的心里也亮了起来。

夜空中的月亮,不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更照亮了人类的心灵。

月亮,心灵之夜的明灯。

月亮又是悲伤的。

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

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

月亮更是温馨的。

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

正如李白诗中写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是你的好朋友,与你娓娓道来。

在中秋节,月亮是最圆的,那时,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她那明亮的光辉,也许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时光。

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的镰刀,够累的。

看到了弯月,宋朝词人就发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月亮的美,在于她美若天仙的气质,更在于她幽幽怨怨的灵魂。

月亮,我们灵魂的家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