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 电器类火灾: 由电器(带电物体)老化、短路等引起 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 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
•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含放火); • 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 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 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 • 违反生产安全制度. • 电器设备设计、安裝、使用维护不当. • 自然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 • 人为纵火. • 建筑布局不合理, 建築结构材料使用不
火灾原因系丹尼斯量贩店职工王某当晚在东郡商厦负 一层电焊作业时,电焊熔渣引燃负二层楼梯上的可燃物 所致。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 一楼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 大,他就同丹尼斯职工一起逃离现场。由于事发当晚正 值圣诞节,四楼歌舞厅内聚集了许多前来娱乐的市民。 加之无人报警,四个安全出口被锁住了三个,也没有应 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原因,伤亡极其惨重。 火案点评:
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 能继续燃烧的现象。
• 自燃:是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
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 爆炸:是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
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 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火灾的种类在我国可分为五类:
浙江慈溪顶呱呱大酒店火灾
1998年12月30日3时许,浙江慈溪市浒山镇顶呱呱大 酒店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1人受伤,过火面积 1100多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46万元。
火灾原因系该酒店当晚用文火炖红枣,由于灶具送 气管破裂,液化气泄漏遇明火所致。据调查,该快餐店 前身是慈溪市一家厂的厂房,1996年8月开办成顶呱呱 大酒店,开张前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批准擅自装修,并大 量使用可燃性材料,电器线路未用穿管保护。开业时又 未经消防部门竣工验收和安全检查,加上店内缺乏必要 的消防器材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得酒店内火灾隐患 四伏。
消防安全培训
主讲人: 马冬锋
慈溪市安全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07年12月12日上午8时许,温州市
鹿城区人民路温富大厦裙楼发生 一起特大火灾,消防部门在8时27 分接到群众报警,立即出动10个 中队33辆消防车270余名消防官兵 对火灾进行扑救,到上午11时火 灾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火灾起 火点位于温富大厦一楼的朵朵鲜 花店,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迅速 上升至2层新艺苑舞厅,最终造 成了21人遇难 (12男,9女)、 重伤2人。火灾过火面积为1270平 方米。初步确定起火部位为一楼 一鲜花店,原因为电线老化。目 前,火灾已共造成21人死亡,其 中在二楼新艺苑舞厅晨练的19名 男女因烟气窒息中毒造成死亡, 一楼鲜花店内也被烧死2人。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 家规定的防火安全疏散标志。
防火工作职责:
1.建立防火档案,确定防火安全重点部位, 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2.实行每日防火巡查记录。
3.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培训。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防火 演练。
5.建立专职或义务防火队伍,加强管理、教 育、培训,增强企业的自防自救能力。
C 猛烈
B发展
D下降
A 初起
E 熄灭 T 时间
火灾随燃烧時間的变化特点, 可以将燃烧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初 起阶段(A段),发展阶段(B段) ,燃烧猛烈阶段(C段), 下降到熄灭阶 段.(D段到E段)
1、初起阶段
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 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 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是扑救的最好时机, 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 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2.氧化剂(助燃物):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
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 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
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 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火灾系酒店工作人员将烟灰缸内未灭的烟头,倒在可 燃物上阴燃所致。火灾事故相关责任人,分别因消防责 任事故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逮捕。 火案点评 :
未灭的烟头怎可倒在可燃物上?启动的消防喷淋泵 为何不能发挥作用?20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重大, 责任人理应严惩。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0年12月25日21时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毛城 区的东郡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直接财 产损失275·3万元。
案例:06年快通火机公司“8.19”火灾事故
2楼调火车间起火,浓烟从楼道、窗口穿入3楼。3 楼17名员工相继急于跳楼,造成4重伤,13轻伤。
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
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温度)
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
1.二氧化碳(干冰)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 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 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 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 手被冻伤(-78℃)。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 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 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 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 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 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 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 速离开,以防窒息。
违章电焊作业,熔渣引燃可燃物,不立即报警,反而 在浇水灭火不成后逃离现场。致使大火蔓延,造成309 人死亡,罪责重大,不可饶恕!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 防火基础知识 第二节 防火安全责任 第三节 火灾隐患的整改 第四节 防火安全管理重点 第五节 火源管理 第六节 初起火灾报警及处置
防火基础知识
火灾的基本概念
• 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 烧所造成的灾害。
• 2.燃烧--俗称着火,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 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 (或)发烟的现象。
• 3.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可燃物、氧 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
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 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 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 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发展阶段
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 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 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 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 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 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
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 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 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 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
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 式反应。
3、猛烈燃烧阶段
如果火势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 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 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 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 急剧下降.
4、下降和熄灭阶段:
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 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 逐渐减弱直到火熄灭这一过程.
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可燃物)
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
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 氧气而熄灭.(氧气)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
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链式反应)
常用灭火器及使用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 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 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 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 二氧化碳、 泡沫、干粉、卤代烷、酸碱、清水等。
这次火灾发生在凌晨,由于店内无人值班,住宿人 员又都处于熟睡中,以致火灾初期未能被及时发现,错 过最佳逃生时机。
吉林长春夏威夷大酒店洗浴中心火灾
1999年12月26日3点50分左右,吉林长春市夏威 夷大酒店一迎宾员走到位于地下一层的洗浴中心门口时 发现,走道内有烟,随即喊人灭火。由于配电室值班员 发现火灾时拉闸断电,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启动消防喷淋 泵未能发挥作用。当地消防部门4时01分接警,出动11 个消防队的43辆消防车、270多名消防人员前往扑救, 于5时30分将大火扑灭,疏散被困人员150余名。火灾 造成20人死亡、11人受伤,过火面积320平方米,直接 财产损失22万元。
➢ 固体物质类火灾: 如木材、纸张、棉布等固体物质所 引起的火灾。
➢ 液体火灾和可溶性的固体物质类火灾: 如: 气油、煤 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腊火灾等。
➢气体类火灾: 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 气体火灾。如:天燃气、甲烷、乙烷、氢气、煤气火灾等。
➢ 金属类火灾: 如钾、钠、镁、锂及铝镁合金火灾等。
当, 裝修采Leabharlann 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防火安全责任
企事业单位防火工作职责:
1.制定防火安全制度、防火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