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4)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题 2013.12.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知“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甲。

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甲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夏至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

则该地为 ( ) A.①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2: 00 B.②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20:00 C.③地,此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12 :00 D.④地,此季节该地草原枯黄,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8 :00 3.表中①②两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C.光照充足D .春季多大风4.①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较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 位于盆地,多云雨天气 D.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读右图,回答 5~ 6 题。

5.据图可知,( ) A.河流水 B.雨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6. “城市地面雨水人口” ( ) A.只能建在市中心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C 应建在郊区农田中D.可建在道路两侧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4)回答 7 ~ 8 题。

7.甲最有可能是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常绿阔叶林D .常绿硬叶林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9~ 10 题。

9 .图中矿床的岩石类型为A.侵人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10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河位于向斜谷地内 B.乙河径流比甲河稳定C.甲河位于断层谷地内 D.乙河侵蚀作用比甲河强下表为浙江省第五次( 2 000 年)和第六次( 2 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比较表。

表中人口为常住人口,其中 2010 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 1182 . 40 万。

读表,回答 11~ 12 题。

11.由材料可知,浙江省2000年至2010 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人口增长较快B.人口出生率增高,老龄化速度减缓C.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D.省外年轻人口大量迁人,人口总量增幅较大12.下列因素中,对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A.生产力水平 B.宗教信仰 C.人口迁移 D.国家政策图5是我国西南某城市3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3 ~14 题。

13 .该城区地表温度A.高低变化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B.低值区多为河流、绿地和无人区C.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D.差异导致地面风从乡村吹向城区14.据图可以推断,从2000年到 2004年.该城市A.由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 B.南北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经济衰退,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D.人口和工业向郊区迁移右图为三地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图。

读图,回答15~16 题。

15.下列对图中①②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生产活动灵活,市场适应性强B.②精耕细作,劳动力需求量大C.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D.③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商品率低16.图中①②③地区分别对应的典型国家是A.阿根廷、中国、澳大利亚 B.中国、澳大利亚、阿根廷C.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 D.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右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 17~18 题。

17.若只考虑经济效益,则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A.① B.② C.③ D.④18.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 到 a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更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D.地租价格逐步降低2013年7 30 日凌晨,沪昆高铁长沙站东西联络线特大桥经过36分钟“空中转体”吊装,成功实现跨越京广高铁。

至此,这两条南北、东西高铁大动脉实现了立体交汇。

读图,回答 19 ~20 题。

1 9.沪昆、京广这两条南北、东西高铁大动脉立体交汇的目的是A.方便旅客换乘B.保证列车高速行驶安全C.改善城市交通条件D .减少拆迁,保护耕地20.沪昆高铁建设的影响是A.有利于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的出口B .促进人口的流动与合理分布C.扩展长沙市的发展空间D .减轻京广线的运输压力我国某区域大力打造“黄河金岸,塞上明珠”,有人说该地区“富也在水、贫也在水,成也在水、败也在水”。

据此回答 21~ 22 题。

21.该地区最可能是A .宁夏平原B .渭河平原C .汾河谷地D .涅水谷地22.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A.将人口、工业外迁,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B.调整农业结构,禁止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种植C.大力发展森林业,以涵养水源,保护农田D.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要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23. ( 14 分)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说出北纬 70°N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3 分)( 2 )此时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 ,这一天北京日出的方位是 , 正午太阳高度是。

( 3 )简述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4 分)( 4 )分析 M 附近区域气压较低的原因。

( 4 分)24. (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巴纳威高山梯田位于吕宋岛北部伊富高省的巴纳威镇附近,距离马尼拉市约 300 公里。

梯田开辟在 1500 米高、有肥沃火山灰土壤的山上,是 2000 多年前由伊富高民族开辟的;他们用竹子做成灌溉用的水管,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气势宏伟壮观。

( l )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要分析该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4 分)( 2 )简述马尼拉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6 分)( 3 )评价巴纳威镇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 4 分)25 . ( 14 分)阅读清江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江流域的恩施大峡谷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

该地区以破酸盐岩为主,两岸广泛分布着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清江河流域概况:( l )简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 4 分)( 2 )分析宜万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 6 分)( 3 )清江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建设了水布娅、隔河岩、高坝洲三个水电站。

结合材料二,评价清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 4 分)26. (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拥有较长的天然深水海岸线。

材料二湛江市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项目规划图和东海岛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

( 1 )分析东海岛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的区位优势。

( 6 分)( 2 )简述湛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生产经营体系的突出优点。

( 4 分)( 3 )简述诸多大型企业集聚东海岛的好处。

( 4 分)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题参考答案1~5 DDBCB 6~10 DDACB 11~15. DB DD A 16~20 .C AD.B C 21~22 A.D 23.(1)出现极夜。

图中陆地上为高气压,海洋为低气压,为北半球的冬季(2)东经90°向东到180°东南30°(3(3)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船舶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加速污染的净化,也扩大污染范围;与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4(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暖流影响,使冬季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冬季大陆上的高压切断,使其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424.(1)消亡边界。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分)(2)气温:终年高温,5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原因是该地地处热带,5月份太阳高度角高,降水少,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1月份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降水:夏季(6~10月)降水丰富,冬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

夏季受西南季风及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同时台风活动少,降水较少。

(6分)(3不利条件:地形崎岖;多干旱、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425.(1)沿河分布。

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水陆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工农业经济发达。

(4(2)宜万铁路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穿过河流多,需建桥梁、隧道多;区域降水丰富,洪水灾害频发。

(6(3)清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4分)26.(1)拥有深水岸线,适于建港,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接近珠三角,临近东盟,消费市场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

(6分)(2)釆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4分)(3)可以加强各企业间的生产协作和信息技术上的交流,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可共同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减少投资。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