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构造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二章 混凝土斜拉桥的构造 Construction of CSCB 第三章 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 Erection of CSCB 第四章 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与计算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SCB 第五章 实例 Example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涵洞是公路工程中的小型构造物,虽 然在总造价中,其仅占很小比例,但涵 洞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工 程的整体质量及其使用性能,以及周围 农田的灌溉、排水等 按构造形式的不同,涵洞可以分为 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倒虹吸管 等。
第二篇 混凝土斜拉桥
Cable Stayed Concrete Bridges (CSCB)
第一章 绪论
INTRUDOCTION
第一节 斜拉桥的发展
1、斜拉桥的定义
2、斜拉桥的组成与特点 3、斜拉桥的发展历史
4、斜拉桥的发展方向
Firth of Forth Br. (Scotland) 1890 (521 m)
Quebec Br. (Canada) 1917 (549 m)
The longest spans — Suspension Bridges
我国斜拉桥(9座,L=300~400m)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桥名 广东番禺大桥 广州鹤洞大桥 夷陵长江大桥(三塔) 涪陵长江大桥 珠海淇澳大桥 江西鄱阳湖口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 岳阳洞庭湖大桥(三塔) 天津塘沽海河大桥 主 跨(m) 380 360 348+348 330 320 318 312 310+310 310 2000 2000 在建 1999 在建 建成年 设计单位 广东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广州市政设计院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四川省公路规划设计院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江西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天津市政院/大桥局设计院
吊拉组合桥
1、定义: 由梁、索、塔三类构件组成的一种桥面体系以加劲梁受压(密索)或受 弯(稀索)为主,支承体系以斜拉索受拉及桥塔受压为主的桥梁。
2、斜拉桥的组成与特点
(1)组成:索塔、拉索、主梁、桥墩、基础 (2)特点:与吊桥相比
它是一种自锚体系,不需昂贵的地锚基础 防腐技术要求较低,还可在通车情况下换索 刚度较大,抗风能力较好 用钢量较少 采用悬臂施工不防碍通航
INTRUDOCTION
第一节 斜拉桥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Cable-Stayed Bridges 1、斜拉桥的定义
2、斜拉桥的组成与特点
3、斜拉桥的发展历史
4、斜拉桥的发展方向
缆索承重桥 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s )
悬索桥 (Suspension Bridges)
2、斜拉桥的组成与特点
(3)斜拉桥近40年发展迅速的原因
高强度钢丝的出现,强度达到1.8Gpa,在相当大跨度
内钢束保持直线承受拉力,具有相当变形刚度;
正交异性板制造工艺已趣成熟,使加劲梁不仅有抗弯
能力,更有强大的抗压曲能力;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分析结构内力及稳定性
2000 m
1960 Carbo and Aramd Fibres First Produced 1860 First Steel Bridge Built In Vienna 1810 Iron Wire First Produced 1779 Iron Bridge Built
The longest spans — Beam Bridges
斜拉桥在我国的发展
学习阶段:
60年代初传入我国; 1975年四川、上海先后建成试验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 ( 75.8m云阳汤溪河桥, 54m新五桥); 1977年改革开放;1982年建成220m济南黄河大桥(已全面换索)
推广阶段(80年代,30余座斜拉桥)
260m天津永河大桥,288m东营黄河桥(No.1钢斜拉桥),广州海 印桥(单索面,B35m),重庆石门大桥(230m不对称独塔)
高潮 (90年代)
1991上海南浦大桥423m,1993上海杨浦大桥602m
我国斜拉桥(19座,L>400m)
排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桥名 南京长江二桥 武汉长江三桥 青州闽江大桥 上海杨浦大桥 上海徐浦大桥 汕头岩石大桥 湖北荆沙长江大桥 湖北鄂黄长江大桥 湛江海湾大桥 香港汀九桥 湖北军山长江大桥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 重庆长江二桥 铜陵长江大桥 香港汲水门桥 上海南浦大桥 郧阳汉江桥 润扬长江大桥(北叉) 武汉长江二桥 主 跨 (m) 628 618 605 602 590 518 500 480 480 475 460 450 444 432 430 423 414 406 400 建成年 2001 2001 2001 1993 1997 1999 (2002) (2002) (2007) 1997 (2002) (2002) 1995 1995 1997 1991 1994 (2005) 1995 结合 P.C. P.C. P.C. P.C. 钢(公铁两用) 结合 P.C. P.C. P.C. 主梁 钢 混合 结合 结合 混合 混合 P.C. 设计单位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上海市政设计院/同济 上海市政设计院/同济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湖北交通设计院 交通部第二公路设计院 方案设计 德国 Schlaich Bergermann 湖北省交通设计院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上海市政设计院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德国 Leonhardt 上海市政设计院/同济 湖北省交通设计院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 世界 记录 3 4 5 6 7 9 11
1500 m
1000 m
Higher Strength Steel
500 m
STEEL Timber and Stone Wrought Iron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700
Year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s longest bridge sp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