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建筑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
斜拉桥建筑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XX大桥设计
学院(部) 工程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班级 40811 2
学生姓名XXX
学号 40811 000
指导教师谌会芹
年 11 月 18 日
目录
第一章方案比选 (1)
1.1 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情况 (1)
1.2 方案比选 (1)
1.2.1 比选原则 (1)
1.2.2 方案编制 (1)
1.2.3 方案比选 (2)
第二章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总体设计 (2)
2.1 技术标准 (2)
2.2 材料参数 (2)
2.3 桥跨布置 (3)
2.4 主梁 (3)
2.5 索塔 (4)
2.6 斜拉索设计 (4)
2.7 基础 (4)
第三章施工方案简述 (4)
3.1 全桥施工 (4)
3.2 基础施工 (5)
3.3 主梁施工 (5)
3.4 索塔施工 (5)
设计规范及标准
依据的规范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
第一章方案比选
1.1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情况
桥区内属亚热带气候看,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 具有春早夏长, 秋雨连绵, 冻暖多雾之特点。
河流汇水面积广, 流量充沛, 水位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
河床两侧地质条件不均匀, 一侧较好, 一侧较差, 地下水缺乏。
桥位区两岸属丘陵~低山区河谷地貌, 桥位处于峡口下游河段, 地形陡峻, 相对高差较大, 河床宽缓, 断面呈”U”形。
1.2 方案比选
1.2.1 比选原则
比选方案主要依据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 同时考虑要符合桥梁发展规律, 体现现代新科技的成就。
桥型的选择要求在技术上是可靠的, 在施工上是切实可行的。
1.2.2 方案编制
( 1) 方案一: 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
( 2) 方案二: 钢筋混凝土拱桥
( 3) 方案三: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1.2.3 方案比选
方案一: 斜拉桥方案造型美观, 气势宏伟, 跨越能力强, 拉索的作用相当于在主梁跨内增加了若干弹性支撑, 从而减小了梁内弯矩、梁体自重, 从而减小梁体尺寸。
施工技术较成熟。
独塔斜拉桥只有一个大型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主梁梁恒载主要有索塔承担, 两边墩台荷载较小, 对河床两侧地质条件不均匀, 一侧较好, 一侧较差的桥位较适合。
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最为合理, 固结体系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方案二: 拱桥跨越能力大, 耐久性好, 养护、维修费用小, 外形美观, 构造简单。
可是, 拱桥是有推力的结构, 而且自重较大, 因为水平推力也较大, 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 对地基要求也高, 在连续多孔的大桥中, 为防止一孔破坏而影响全桥的安全, 需要采取较
为复杂的措施或设置单向推力墩, 增加了造价。
方案三: 混凝土简支梁桥构造简单, 但建筑高度小, 跨径小, 需设置多个桥墩, 对于本案来说, 显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经综合研究比较后,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通航、行车要求的前提下, 能够看出方案一轻盈流畅, 结构美观, 施工技术成熟, 因此方案一最优,建议作为本工程的实施方案。
第二章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总体设计
2.1 技术标准
结构形式: 预应力混凝土双索面独塔双跨式斜拉桥。
跨径布置: 120m+120m=240m。
桥面宽度: 1.5m( 拉索区) +0.5m(防撞护栏)+0.5m(过渡带)+7.5m(行车道)
+0.5m(过渡带)+0.5m(防撞护栏)+1m(隔离带)
+0.5m(防撞护栏) +0.5m(过渡带)+7.5m(行车
道)+0.5m(过渡带)+0.5m(防撞护栏)+1.5m( 拉索区)
=23m, 双向四车道
设计荷载: 公路I级。
设计速度: 100km/h。
桥下净空: 满足排洪要求。
桥梁纵坡: < 0.2%。
地震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标准横坡: i=1.5%。
2.2 材料参数
混凝土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索
塔为C50, 主墩墩身为C50, 承台、桩基、边墩和辅助墩墩柱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