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讨论:托盘天平的平衡原理:左=右+游
称量固体物质时,砝码与物质的位 置颠倒了,对称量结果有影响吗?
x(物体) Y克(砝码) a克(游码) X=Y 左=右+游 情况1:没有使用游码。
友情提示:
情况2:拨动了游码。
Y=X+a X=Y-a
(记)左码右物时: m(物体)=m(砝码)-m(游 码)
一、填空题 0.1 克。 1.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_____ 标尺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要把游码放在________ 的 零刻度处 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平衡,指针 ________ 分度盘 静止时指在________ 的________ 。如果天平未达 中央 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到平衡,调节________ 左 3、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_____ 盘,砝码放在 右 镊子夹 取。先加 ________ 盘。砝码要用________ 质量大 的砝码,再加________ ________ 的砝码,最后 质量小 ________ 移动游码 ,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游码 的质量。称量完毕后,应 4、记录所加砝码和______ 砝码盒 把砝码放回 ________中,把游码 移回标尺的零刻度处
7、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时,需经 以下步骤:①调节平衡;②将游码调到零刻 度;③用药匙取食盐放在小烧杯中,称重记 下结果;④称一空的小烧杯,记下结果;⑤ 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 C ) 是( (A)①②③④⑤① (B)①④③②⑤① (C)②①④③⑤② (D)②①③④⑤②
8.欲用托盘天平称取5.2g药品,当砝码和游 码的读数之和为5.2g时出现指针向右偏转, 此时应( C ) A、在左托盘上减少适量的药品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在左托盘上添加适量的药荡法:加半试管水后,拇指、食指和 中指拿住试管的中上部,用手腕的力量左右 振动、然后将水倒掉。
2、刷洗法:加放半管水,将试管刷转动或上下 移动刷洗。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捅破试管底!
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 成股 流下时,成一层均匀的水膜,表示 仪器已洗干净。
放置:洗刷干净的玻璃仪器要倒立在试 管架或指定的地方晾干。
6.某同学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2g,他只 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张纸,忘记在右盘上 放上相同质量的纸,这样称得的固体药品 小于 质量________2 g(填“大于”或“小 于”)。
5.称量干燥的固体化学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 一张大小和质量相同的纸 上各放_____________ ,然后把药品 左盘 放在 ________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 玻璃器皿 小烧杯 表面皿 ________ (如________ 、 ________)里称 量。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一般用于固体物质的称量,其精确度为0.1g。
1、天平的平衡原理:(记) m(左)=m(右)+游码
指针的偏转代表什么?
2、注意事项:
(1). 用前游码归零,调平衡 。
(2).称量药品前(避免污染托盘,使用纸或玻璃器皿)
在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和质量相同的纸; 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
氢氧化钠
(3).左物右码(记)
m(物质) = m(砝码) + m(游码)
加砝码:先大后小;先砝码,后游码。 收砝码:先小后大;最后将游码归零
需先称出 其质量
未知质量物质的称量:
先将未知物置于左盘,后加砝码(先大后小), 再拨动游码直至平衡。
一定质量物质的称量:
先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到需要的质量,然后加被称 量物(若被称量物为粉末或小颗粒固体,且称取 量只缺很少时,则左手拿药匙,右手轻拍左手手 腕,小心抖动药匙加足药量)。
第四课时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一、连接仪器装置
仪器连接时,一般先将导 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 稍用力转动。
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
注意:容器与橡皮塞连接时
要稍用力旋紧,不可把容器放 在台上用劲压。
二、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
1
形成密闭空间
2
改变密闭空间的压强
3
观察现象(气泡(水柱)或液面差)
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将药品与砝 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天平平衡后,称得样品 的质量为5.2g(1g 以下用游码),则样品实际 质量为( C ) A、5.0g B、5.2g C、4.8g D、5.4g 提示: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游码的质量是多少?
A.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当天平 指针不在正中而偏向右时开始称量,砝码为8g,游码 为0.4g,则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正中),小烧 杯的实际质量 ( C ) A、等于8.4g B、小于 8.4g C、大于8.4g D、等于 7.6g B.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调节 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砝码为8g,游码为0.4g,指针 未到中央时便读数(指针偏右),则小烧杯的实际质 量 ( B ) A、等于8.4g B、小于 8.4g C、大于8.4g D、等于 7.6g
顺序:一放、二握、三看
方法: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手握容 器外壁,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口 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如果环境温度偏高,手掌紧贴使锥形瓶内外的温 度变化很小,也可采用酒精灯微热或其他方法。
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 量的水,若漏斗内的液面高于瓶中的液面,且 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表明装置不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