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高三地理模拟测试题(四)地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读图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A .3:20B .9:20C .15:20D .21:202.该纬线可能是( )A .0°B .23°26′NC .66°34′ND .75°N3.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B .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C .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D .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图2),回答4~5题。
4.雨带位于A 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美国北部进入小麦收获季节B .澳大利亚进入小麦春播季节C .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D .东北地区常出现春旱5.雨带位于C 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B .副高位于15°N —20°NC .华北地区常出现大风沙暴天气D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图3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6~7题。
6.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图 1图 2A.坡度B.植被覆盖率C.降水强度D.地面反射率7.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A.丙>甲>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读“xx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图4),回答8~9题。
8.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9.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A.地缘联系密切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D.劳动力过剩读我国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图图 55),回答10~11题。
10.该农产品最可能是()A.冬小麦B.水稻C.棉花D.橡胶11.该农作物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①埃及②泰国③澳大利亚④乌兹别克斯坦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③④12.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15题。
高科技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成本极高,但产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工以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主要方向。
在研发期后,产品之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
阶段II: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
阶段III: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
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最大客户乙公司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
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
图 613.甲公司与乙公司具有分工关系,就该项产品而言,乙公司的营运总部主要负责的工作处于产品的( )A .研发期B .第I 阶段C .第II 阶段D .第III 阶段14.甲公司的加州小工厂主要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 )A .第I 阶段B .第I 和II 阶段C .第II 和III 阶段D .第I 和III 阶段 15.甲公司利用两地两厂接力研发修改,最主要节省的资源是( )A .人力B .技术C .时间D .市场 读图6,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B .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C .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D .M 、N 海域油气资源丰富17.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支流众多,水系发达B .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 字形C .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D .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18题:1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为商业网点选址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绿色GDP ”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
所谓“绿色GDP ”,是指现行GDP 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 ”=GDP 总量-(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回答19-20题。
19.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 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A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加强科学管理20.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关税的降低,一些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③不断降低劳动力工资,低价出口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 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北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A B C D读某地剖面等面线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A、A>DB、B>CC、A>BD、C>D23、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B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B、因为A地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C、因为D地气压高于C地,大气由D向C运动D、大气由D运动到C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24、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25、以下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陆间水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是无限的B、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C、水循环虽然对圈层间的热量传输没有作用,但通过物质流动使得各圈层相互联系D、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上内循环26、关于右边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海域在北半球,因为水温由南向北递增B、图中四点的水温排列是:C=D>A>BC、从洋流性质上看,AC处为暖流D、从洋流流向上看,海水由D处流向B处27.读加尔各答、纽约、伦敦、墨西哥城四个超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图(图9),下列叙述正图 9确的是( )A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导致城市①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B .导致城市②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及贸易发展C .四城市中老龄化最严重的是城市③D .城市④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28.关于泛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 .云南适宜发展花卉生产B .贵州适宜种植蔬菜C .湖南、四川适宜发展商品粮并养殖生猪D .海南岛适宜发展商品粮生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根据表1,判断27~28题。
表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xx 年 xx 年 总人口 18亿20亿GDP1.7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 外贸1.3万亿美元不详29.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A .技术指向型工业B .市场指向型工业C .动力指向型工业D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30.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相比,最具优势的是A .劳动力丰富B .资本雄厚C .市场广阔D . 能源充足二、综合题(6小题,共80分)国家印度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 伊朗 土库曼斯坦 埃及受盐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平方千米)7.0 6.7 4.2 4.2 2.4 1.7 1.0 0.9占总灌溉面积的% 17 15 26 23 60 30 80 33 (1)表中盐碱化土地占总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其灌溉水源的来源是,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3分)(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江淮地区则出现在月,为什么?(6分)3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试说明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的理由。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5)目前,我国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于处。
(填图中字母)。
33.(12分)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E500250250DFE图14(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A.D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B.E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需要从其它地区进口粮食C.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D.春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34.(15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读下列材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二:根据xx年到xx年的xx年来各省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汤阴图16材料一:xx ~xx 年我国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1)图15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__________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xx ~xx 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地区是________,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