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柳会连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熟练的点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用小棒表示数,活动二是用计数器表示数。

首先通过让学生自由地数出小棒,知道一捆是10根,体验把“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合理性,然后用计算器表示数。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些数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一课时已经会数、会读、会写11~20各数,本节课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经历“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经历认识“10个一
是一十”的过程。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

3、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获得愉快的
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经历“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

二、用小棒表示数。

1、提出活动要求: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数、去摆。

然后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摆的。

2、提出: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鼓励学生再摆。

启发
学生利用上节课学的用鸡蛋托盘表示10的做法,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

3、交流学生摆的结果。

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摆法的机会。

明确:
13根小棒捆成一捆和3根,很容易看出是13根。

4、我们用橡皮筋捆成一捆的小棒有多少根呢?是几个一呢?是几
个十呢?根据“一捆小棒是10根”得出:“10个一是一十”。

5、做游戏,我说你摆。

把手边的小棒10根捆成一捆,按老师说的
要求摆小棒,摆好后回答问题。

(1)用小棒摆出11这个数。

它是()个十和()一。

(2)同桌之间摆出其他的数。

教师安排好游戏,一个问,一个摆,然后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课件演示。

三、用计数器表示数。

1、先让学生认识计数器。

课件出示计数器和计数器表示数的图。

计数器上右边第一档写着个位,第二档写着十位。

个位上一个珠表示1个一,4个珠就表示4个一,十位上一个珠就表示一个十。

2、师生共同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0以内的其他数。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