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岩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绪论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岩体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从工程的观点看,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答:从工程观点出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分类。

2)岩体基本力学性质。

3)岩体力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

4)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

5)模型模拟试验和原型观测。

6)边坡岩体、岩基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稳定性。

7)岩体工程性质的改善与加固。

2.岩体力学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工程地质研究法。

目的是研究岩块和岩体的地质与结构性,为岩体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地质模型和地质资料。

2)试验法。

其目的主要是为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

3)数学力学分析法。

通过建立岩体模型和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预测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稳定性。

4)综合分析法。

这是岩体力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方法。

由于岩体力学中每一环节都是多因素的,且信息量大,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综合分析是现阶段最常用的方法。

二、岩块和岩体的地质基础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1、岩块: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有些学者把岩块称为结构体、岩石材料及完整岩石等。

2、波速比k v:波速比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之比。

3、风化系数k f:风化系数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结构面:其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面或带。

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不整合、节理面、断层、片理面等,国内外一些文献中又称为不连续面或节理。

5、节理密度:反映结构发育的密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节理条数。

6、节理连续性:节理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长度。

7、节理粗糙度系数JRC:表示结构面起伏和粗糙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纵刻面仪测出剖面轮廓线与标准曲线对比来获得。

8、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用施密特锤法(或回弹仪)测得的用来衡量节理壁抗压能力的指标。

9、节理张开度:指节理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10、岩体: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11、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12、岩体结构: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

13、岩体完整性系数K v:其是指岩体纵波速度和岩块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14、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二、简答题(1) 岩体中的结构面按成因有哪几种分法?分别是什么?答: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分成两种,一是地质成因类型,根据地质成因的不同,可将结构面划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按破裂面的力学成因可分为剪性结构面和张性结构面两类。

(2) 结构面的连续性有几种定义方法?如何定义?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系数和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线连续性系数是指结构面迹线延伸方向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总和;面连续性系数是指结构面单位面积内贯通部分面积的总和。

(3) 如何描述结构面的充填情况?按充填物的厚度和连续性,结构面的充填可分为:薄膜充填、断续充填,连续充填及厚层充填4类,(4) 在我国,通常将结构面分为哪几级?在工程中主要涉及到哪几级?.按结构面延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及其力学效应,可将结构面分为如下5级:I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一般延伸约数十公里以上,破碎带宽约数米至数十米及几百米以上。

II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如较大的断层、层间错动、不整合面及原生软弱夹层等。

III级:指长度数十米或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IV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小断层及较发育的片理、劈理面等。

V级: 又称微结构面,指隐节理、微层面及不发育的片理、劈理等,其规模小,连续性差。

在工程中主要涉及到III级、IV级。

(5) 在我国,通常将岩体结构分为哪几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5大类,即: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状结构、散体状结构。

(6) 通常用哪些指标评价岩体的风化程度?答:岩石的风化程度可通过定性指标和某些定量指标来表述,定性指标主要有: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定量指标主要有风化空隙率指标和波速指标等。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提出用风化岩块的纵波速度、波速比和风化系数等指标来评价岩块的风化程度。

(7) 怎样用软化系数评价岩体的软化?答: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岩石的软化性。

软化性用软化系数K R表达,它定义为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之比。

当软化系数K R>时,岩石的软化性弱,同时也说明岩石的抗冻性和抗风化能力强,而K R<的岩石则是软化性较强和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的岩石。

(8) 按岩体力学的观点,岩体具有什么样的力学特征?答:非均质、非连续、各向异性。

(9) 岩体的不连续性是如何表现的?答:岩体中存在的各种结构面,如断层,节理、劈理、层理、卸荷裂隙、风化裂隙等,使介质材料在空间的连续性中断。

(10) 为什么说岩体具有不均匀的物理力学性质?答: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由物质组成不均匀和节理发育不均匀形成。

物质组成的不均匀主要是组成岩体的岩块岩性的差别,如砂页岩互层,泥岩夹灰岩等。

节理发育不均匀主要是在不同地质构造部位或不同岩石类型中,节理发育差别,如褶皱核部与翼部,砂岩与页岩中等。

(11) 岩体的各向异性怎样产生的?答:主要是层理、节理、片理面、片麻理面等的存在,造成平行结构面方向和垂直结构面方向物理力学性质不同。

(12) 怎样确定节理粗糙度系数JRC?答:在实际工作中,可用结构面纵剖面仪测出所研究结构面的粗糙剖面,然后与标准剖面进行对比,即可求得结构面的粗糙系数JRC。

(13) 怎样测定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答:一般用回弹仪在野外测定,确定方法是:用试验测得的回弹值,查图或用公式计算,求得JCS。

(14) 怎样测定节理张开度?答:用标准的各种不同厚度的钢片(即厚薄规)插入张开的节理中,若两者正好吻合,则钢片的厚度即为所测节理的厚度,或者用楔型塞尺测量。

三、岩石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1、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和土一样,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所谓物理性质是指岩石三相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同所表现的物理状态。

.2、岩石的热物理性质:岩石在热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3、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在水溶液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水理性质,主要有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及渗透性等。

4、岩石的密度:岩石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单位为kN/m3。

5、岩石的空隙度:岩石中空隙的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叫做岩石的空隙度,它用来表征岩石中空隙的发育状况。

6、岩石的空隙比:其是指孔隙裂隙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之比。

7、岩石的比热容:单位质量岩石的温度升高1K时所需要的热量。

8、岩石的导热系数:温度沿单位法向长度下降1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岩石的热量。

9、岩石的比热:岩石储存热量能力的大小,即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岩石温度升高1K是所要供给的热量。

10、岩石的热膨胀系数:其是用来表示岩石受热膨胀能力大小的系数,具体分为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

11、岩石的吸水率: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12、岩石的饱水率:岩石试件在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13、岩石的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之比。

14、岩石的软化系数:岩石软化系数K R定义为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的比值。

15、岩石的抗冻系数:岩石试件经反复冻融后的干抗压强度与冻融前干抗压强度之比。

16、岩石的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力梯度或压力差作用下,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透水性。

17、岩石的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其在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时的渗透流速。

四、岩石的强度特征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1、岩石的强度:岩石在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岩石的抗压强度: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也叫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3、峰值强度:岩石完全破坏时的应力值。

即试件承载力达到最大时的应力值。

4、残余强度:岩石完全破坏后而仅有内摩擦力的强度。

5、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时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6、岩石的抗剪强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

7、巴西试验:为了测定岩石抗拉强度而进行的劈裂试验,是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间接试验。

8、劈裂破坏试验: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横置于压力机的承压板上,且在试件上、下承压面上各放一根垫条,然后以一定的加荷速率加压,直到试件破坏从而测出岩石抗拉强度的试验。

9、倾斜板剪切试验:将立方体试件,置于可变角度的倾斜板剪切夹具中,然后在压力机上加压直至试件沿预定的剪切面破坏从而求出岩石抗剪强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10、点荷载试验:将试件放在点荷载仪中的球面压头间,然后通过油泵加压至试件破坏,利用破坏时的荷载大小可计算求得岩块的最大拉应力的一种试验方法。

11、三轴压缩试验:试件在三向应力作用下进行压缩从而求出试件抵抗的最大的轴向应力的试验方法。

12、真三轴试验:在三轴压缩试验中,当三轴向主应力不相等时即(σ1>σ2>σ3)所做的压缩试验。

13、等围压试验:在三轴试验中,当侧向应力互相相等时(即σ1>σ2=σ3)所做得压缩试验。

14、劈裂破坏:试件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由于减小或消除了端部约束,沿压应力垂直方向发生的拉裂破坏。

15、对顶锥破坏:试件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由于试件端部横向约束,形成的锥形剪切破坏。

16、端部效应:试件试验时端面条件对岩块强度的影响,其产生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试件端面与压力机板间的磨擦作用,改变了试件内部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方式,进而影响岩块的强度。

17、直剪试验:将试件放在直剪仪上,试验时,先在试件上施加法向压力,然后在水平方向逐级施加水平剪力,直到试件破坏从而求得试件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二、 简答题(1) 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试件的高径比、尺寸、加载速率怎样影响岩石的强度?答:一般说来,高径比越大,岩石的强度越低。

试件尺寸越大,岩石强度越低。

加荷速率越大,岩石的强度越大。

(2) 请描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制样、试验、资料整理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