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评价方案
2010年3月
夏海瓯一、评价指导思想
?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目的
???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
三、评价的方法
???? 评价分四个等级:A? 优秀? B? 良好? C? 及格 ?D? 待合格
1、学习态度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态度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投入、认真,学习过程中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是否强等。
2、学习体验的评价;通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与反应来判断,如:是否有兴趣参与美术的各种活动,是否乐于表现自己。
3、合作愿望的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小组和集体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判断,如:是否能与他人协调合作,是否能与他人沟通交流,是否能对他人进行客观评价等。
4、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表现情况来判断,如是否能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等。
四、具体操作
???? 美术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品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三部分内容。
其中课堂评价和作品评价采用表格形式,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整理后进行总的评价。
阶段性评价在上述评价内容中还要加入家长的期望,利于学生的成长。
评价的主题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人性化,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平时的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等级:A、B、C、D)
1、对美术课感兴趣。
2、美术用品准备齐全。
课堂纪律
1、专心听课,不讲小话。
2、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3、创作时安静有序,不影响同学。
综合技能
1、认识常用颜色。
2、能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能动脑筋用多种材料通过折、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并进行想象创作。
设计应用
1、作业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2、作业能按时完成,效果良好。
3、能安全正确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交往与合作
1、和同学积极参与欣赏或游戏活动。
2、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在家里的表现?:
1、喜欢美术,经常在家自己涂涂画画。
2、自己能整理好美术用具,按时带来学校上课
3、经常和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及感受。
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