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案王琳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

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还是堵不住洪水。

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

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

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和英雄。

教学目标1、认识8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学习多音字“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感受大禹的智慧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智慧和奉献。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读通: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会认生字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2、正确朗读文中易错的字词,读通句子。

二、读懂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治水的具体做法以及鲧治水的过程。

三、读顺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是治水原因——治水过程——治水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你都知道中国古代哪些神话人物?对于大禹你都有哪些了解?2、齐读课题,强调读音“yǔ”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自读课文,看看你对大禹有了怎样进一步的了解,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生字条又没有的,请画上?师板书学生易错词,纠正读音牲畜息壤堤坝叮嘱2、标出自然段序号3、交流对大禹有怎样的了解三、学习课文生词,落实字词目标PPT出示所有一类词和二类词和所有成语,生字带上音节Yǔ chǔ chù záo lěi qiū zhǔ qī róng 大禹处死四处开凿垒起草丘山冈拄着妻子欣欣向荣Hóng yě huāng dǔ sè jǐn xióng洪水田野逃荒堵塞仅仅英雄1、小声自读。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齐读4、学习多音字①多音字“处”,读音,组词,板书,请做笔记②找找有这两个音的句子,请生读一读A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处”在这里的意思是?(地方)再扩两个词B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

“处”在这里的意思是?(处理)扩词③还有个多音字“塞”它还有哪个音?板书,学生批注④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

“塞”的意思是?(塞住了,不通畅)扩词训练⑤完成题单练习一A 春天到处(chǔ ch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B 周总理每天处(chǔ chù)理许多国家大事。

C 他打开瓶塞(sāi sè)就喝到了里面的饮料。

D 交通堵塞(sāi sè)了,路上一片混乱。

订正题单,其他学生用红笔批改4、学习一类生字(小黑板出示)(1)读一类生字。

(2)给生字“堵”、“荒”扩词,指名扩词,其他学生跟着念两遍。

(3)标注一类生字。

(大写字母,部首、笔画数、扩词)(4)订正,重点题型“雄”的部首是“隹”字部,还有哪些字有“隹”字旁?(谁、准)批注(5)识记生字字形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堵和塞这两个容易错的字找形近字,批注在书上堵()赛()赌()塞()(6)指导书写观察“野”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左右结构,分别在竖中线的左右)师示范写“野”提醒怎样把字写漂亮(里写短点,予写长点)写带头字三、读懂、读顺文章。

再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把一类字、二类字送回课文,把课文读顺,长句子要反复读,做到文通句顺。

(一)读懂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知道了什么?(人们去逃荒)2、(板书“逃荒”)“荒”从哪儿知道?小声再读,勾出相关的词语。

淹没倒塌冲走冲毁3、淹没的、倒塌的、冲走的、冲毁的是什么?圈出相关的词,读。

4、生汇报,板书:村庄、田野、房屋、牲畜、庄稼,这就是“荒”,再读。

(前几个句子)5、身处这样的境地,人们怎么做?读最后一个小分句。

突出“只好”,没有办法的办法啊!(二)读懂第2段。

1、指名读2、在人们饱受苦难时谁出现了?(鲧)他做了什么?再读二段,波浪线勾画句子指名读(批注鲧治水)他成功了吗?读3、鲧在临死前对儿子大禹说了什么?齐读鲧是怎样说这番话的?板书(叮嘱)什么叫“叮嘱”?换成“告诉”行不行?为什么生谈再读4、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指名说①人们吃苦②父亲叮嘱5、那么这两个自然段是在写治水的?(原因)批注分段及段意(三)读懂第3段、第4段。

1、在鲧的叮嘱下,大禹下决心要治水了,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3、4段其余思考:用波浪线勾画出大禹治水具体的做法?2、那我们再读读这一句批注大禹治水3、3、4段除了写大禹治水的具体做法还写了什么?请男生读剩下的部分指名说:大禹为了治水付出了很多4、3、4段都在写治水的?(过程)板书批注段意(四)读懂第5段1、最后怎样呢?齐读5段这个句子有个四字词,读好“欣欣向荣”放回句中,再读5段2、这段在写治水的?(结果)板书批注段意四、读顺课文,明了结构。

1、根据板书,明了结构(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出结构)2、完成练习,明了结构本文主要讲了由于,,所以大禹决定治水,他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历尽艰险,为治水付出了很多,最后终于。

文章主要从治水、治水、治水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2、齐读题单。

一课时板书设计:yǔ大禹治水逃荒叮嘱治水原因牲畜村庄田野治水过程息壤房屋治水结果堤坝庄稼叮嘱牲畜人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对比鲧和大禹做法的句子,从“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大禹的智慧2、品读重点句“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从四个数量词和四个语气词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

3、体会“欣欣向荣”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进行课堂练笔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齐读课题,课文围绕“治水”写了哪三方面内容?治水原因——治水过程——治水结果二、品读点1——成功是基于“智慧”(一)比较读鲧和大禹治水句子1、齐读句子。

鲧和大禹怎么治水?捧书,读。

2、ppt出示句子,自读。

小声再读鲧和大禹治水的句子,试试看,能把他们的做法读成一个字吗?3、交流,提炼概括指名:堵和引(疏)板书4、引读治水结果。

父子都治水,结果怎样呢?捧书。

鲧治水的结果是……(生读)大禹治水的结果……(生读)板书:成功(二)品读大禹治水的句子,感受大禹的智慧过渡: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读大禹治水的句子。

2、品大禹治水的方法。

第一步怎么做?读“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

“开凿”什么意思?突出“开凿”读这个句子。

什么是“龙门”?(大峡谷的最窄处,出示图片理解龙门)为什么要开凿龙门?(使洪水流出,不堵塞)突出“龙门”读第二步怎么做?读“挖通了九条河”。

什么是“挖通”?突出“挖通”读这个句子。

“九条河”是刚好挖了九条河吗?古时“九”这个数字代表很多,突出“九条河”再读这个句子。

挖了这么多条河可以使洪水怎样?(流出)这些流出的水可以有哪些作用呢?(灌溉农田,提供饮水)洪水不再危害人类,还可以为人类服务,请再读读这半句。

第三步做了什么?读“垒起堤坝”什么是堤坝?(出示图片,观察堤坝的作用)突出“堤坝”读这句话。

古体的“垒”是这样写的,垒这个字给你什么感觉?(古体的这些圈像堤坝的石头,堤坝很坚固)那该怎么读?指名读,这些垒起的堤坝起到了什么作用(阻挡洪水)突出“垒起”,再读读这半句最后把洪水引到了?引读(东海)3、除了“堵”和“引”鲧和大禹的做法不同,再读读看这两句话,还有什么发现?如果生找不到,师引导“开凿、挖通、垒起、引到”这些事都是谁做的?(大禹和人们)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带领)而鲧的做法是几个人?(一个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唯有集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让事业走向成功),突出“带领”再读这句话你觉得大禹的成功是因为什么?(方法巧妙;大家力量……)对比鲧的做法,再读大禹治水的句子,从他们的治水中你感受到什么?)孩子可以充分说,再板书:智慧……3、书面练习,感悟大禹治水的智慧练习三:按课文内容填空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 人们了龙门, 了九条河, 堤坝,把洪水东边的大海里。

从大禹的做法中,我体会到了他的。

三、品读“奉献”(一)过渡:方法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力量也汇聚了,大禹治水成功,还因为什么呢?自读三、四段剩下的内容,还有什么发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

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品读第一句读第一句话,齐读,这句知道了什么?生哪儿读出来的?引出“常常”,常常什么意思?突出读“又”知道了什么?突出读2、读第二句齐读,你知道了什么?生引出“长年,只好”突出读(二)大禹为了治水成功承受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还有什么呢?齐读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品读数词①自读,圈出4个数词“三十岁、四天、十年、三次”②通过“三十岁”、“四天”体会奉献理解“三十岁”先请男生来读第一句“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三十岁结婚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背景资料读《墨子·节用》“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

”从这段文字你看到古时男子最晚多大年龄结婚?(20)对,因为古人的平均寿命大体50岁左右,而大禹多大结婚?(30)所以文中用了一个字“才”,圈出,说明?(大禹结婚非常晚,为了治水他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再读读这半句,突出“30岁”理解“四天”三十岁结婚已经非常晚了,他在家待了多久?(读: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住了几天?(四天)为什么?(治水去)所以作者在四天前面加了个?(仅仅)圈出,说明什么?(时间非常少)对比“三十”和“四”再读读这半句,突出“三十和四天”你知道了什么?(奉献)你觉得大禹奉献了什么?引导孩子说:他把()奉献给了()。

③通过“十年”“三次”体会奉献再来看看第二句,请女生读“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大禹治水多少年?(十年)再读一遍几次路过家门?(三次)这三次他是怎么做的?读“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哪个词该重读?(却)为什么?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了解一下他这3次路过家门为什么不进去看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