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

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

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

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

(4)应用集成层
应用集成层包含服务、数据、流程、门户及内容等五方面的管理与集成能力,为本系
统与周边其它各业务系统的对接和应用的协同处理提供支撑。

包括:
服务管理与集成,提供服务的注册、接入、协议适配与转换,担当各个业务系统间的
服务总线,降低系统间交互的复杂性;
数据管理与集成,提供元数据管理、数据整合等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并为上层应用和
外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各业务系统数据的管控、共享和应用提供支撑;
流程管理与集成,提供流程定义、执行和监控功能,为应用内部和跨应用的流程协同
提供支撑;
门户集成与AAAA,提供应用界面整合、单点登录、统一账号、认证、授权与审计功能,支撑各个应用的统一访问。

内容集成与统一发布,提供对各类媒体内容资源的基础管理功能(包括上传、审核与发布),并支持通过多种网络,将内容按需发布到多种显示终端。

三、系统建设要点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类新兴应用,它不同于面向某一部门的业务系统,具有明确的需求;而是需实现跨部门的应用协同、城市运行信息整合与综合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热点事件等)、移动终端工作支撑及辅助分析决策。

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关键要点,才能推动项目的成功:
1.强有力的协调组织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即政府部门,支持跨部门的信息整合、综合展现、业务协同,需要与多个部门及多个业务系统进行对接,需要政府领导者的全力支持,需要具备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推动能力,这是项目成功的前提。

2.深入的需求分析及功能策划
该系统不是面向某一特定部门的特定需求,其需求具有不清晰、不具体性。

不同城市的关注点不同,导致其需求不同,希望系统解决的问题不同。

而需求是否有效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与挖掘、功能策划与引导都至关重要。

需求分析人员应结合城市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访谈、调研,通过对已有系统的调研、梳理,从中提炼形成满足城市管理者的需求。

如在经济财税指标方面,可以从领导者视角提供城市全局数据,如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情况、招商引资推进情况、经济财税指标,市区县各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税收构成等等;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可以策划大项目建设情况、城市管理热点案件立案情况、城市管理问题案件处理情况等。

对于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则更需要在深入了解政府各部门职责及工作流程,挖掘已有的各信息化系统潜在的协同服务价值,策划出切实可提升各部门间联动处理能力。

如城管的非法占道事件、环保噪声超标事件、气象灾害预报事件等,这些事件根据协同工作的需要,统一上报到本系统,根据需要与各业务系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联动,通知到相关部门进行协同处理,最终将结果反馈到事件的发起方。

3.与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立在城市已有各业务系统之上,需要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模型和元数据的统一管理,支持多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在此基础上,为城市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综合展现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对接的系统数量众多,接口形式多样,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在数据、流程、功能上的交互。

在集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上,需考虑数据一致性、数据更新同步周期、数据安全性、接口可实施性、接口可扩展性等多种因素,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接口技术,如实时同步接口可以选择在业务逻辑层调用对外暴露的EJB方法(通过RMI-IIOP协议)、或在表现层调用页面(通过HTTP协议)、或调用封装好的Web服务等;准实时异步接口可以选择消息机制或传统的接口表方式等;定时接口可以选择FTP方式等。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不改变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架构,而是在现有架构上搭建新一层的协同应用。

系统通过灵活高效的集成架构,汇聚城市管理相关所有信息资源数据,并与其它城市管理应用之间形成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互动。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可帮助城市管理者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技术和资源,建立城市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

系统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升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提高治理能力水平,提高量化考核的科学性。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可逐步建立城市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协调、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城市运营管理能力,完善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