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复习题及答案(2)
一、简答题
1.简述宪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答:宪法学是以宪法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即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也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正因为宪法学是关于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之科学,由此可知,宪法是宪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体而言,是指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宪法现象是相对于宪法发展规律而言的,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一种法现象,即表现于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成文与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宪法概念)及其形式、宪法的运行制度(宪法的创制、实施、监督制度)、宪法行为(合宪与违宪)、宪法关系、宪法文化、宪法传统等总和。
具体说来,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1)宪法的基础理论,这主要是关于宪法的概念界定、宪法的本质与分类、宪法的渊源形式与结构、宪法规范概念、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价值与作用、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中外宪法的历史发展等宪法的理论层面问题。
(2)宪法的实体规范,这是关于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性规范与操作性规范的展开,它具体涉及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系列问题的宪法确认、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维护与国家机关权力体系的规制等宪法的规范层面问题。
(3)宪法的运行程序,这主要涉及宪法的创制(包括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宪法的实施和实现(包括宪法关系、宪法的适用与遵守、
宪法秩序的形成与宪法实现)、宪法实施的监督等宪法的实践层面问题。
2.简述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由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所决定,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和核心地位。
一般而言,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至上是宪政与法治的关键。
宪法的至尊地位使宪法学具有了超越于其他部门法学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宪法学通过其研究成果促进宪法、法治、宪政以及宪法学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宪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之间的联系远比宪法同其他部门法的联系要紧密得多。
宪法学的原理构成了各部门法学统一性和“合法性”的依据,它是一国法律、法学体系的基础。
一部法律可以没有宪法条文上的依据,但一个法学部门却不能超越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
没有宪法学的繁荣,就“不会有其他部门法与部门法学的繁荣,更不会有整个法律体系和法学的繁荣”。
3.何为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答:宪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学,也存在诸多要研究和解决的特殊学科“问题”:如宪法的本质和特征问题、宪法的形式和结构问题、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宪法的价值和作用问题、宪政问题、宪法的产生和演变规律问题、国家基本制度问题、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宪法的创制与实施问题、宪法的保障实施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归结为宪法本质问题、宪法原则问题、宪法历史问题、国家权力的规制问题、公民权利的配置问题、宪法实施问题共六大问题。
在这六大问题中,有一个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基本问题,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为宪法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原因如下:(1)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法思想流变的最基本线索;(2)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学体系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3)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及其关系构成了宪法性规范文件最主要的规定;(4)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宪政实践的最基本关系;(5)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构成宪法关系最基本的内容;(6)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良性协调关系是宪法实现的最根本标志。
4.简述宪法学的学科体系。
答:正因为宪法是一种极其重要、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的政治法律现象,导致了基于不同的认识目的,学者们在研究宪法时必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便产生了宪法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宪法学本身就是由这些学科所组成的有机体系。
这些分支学科主要包括:(1)宪法原理。
宪法学原理是从中外各种宪法现象中抽象与概括出来的,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原则与发展规律所组成的科学体系;(2)中国宪法学。
中国宪法学是以中国宪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宪法学分支学科,包括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中国现行宪法基本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3)外国宪法学。
外国宪法学是指对本国宪法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宪法进行研究的科学;(4)比较宪法学。
比较宪法学是指对各国宪法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其异同优劣的分析,以深化对宪法和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的科学;(5)宪法思想史、宪政制度史、宪法社会学、宪法经济学、宪法政治学和宪法解释学等其他分支学科。
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这些分支学科中的多数在我国尚未
真正建立起来。
二、论述题
1.试述研究宪法学的意义。
答:由于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又是基础理论学科,因此,学习宪法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理论方面说,通过学习宪法学,可以为学好其他法律专业课打下基础。
宪法学是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
从宪法的地位来看,它是根本法,其他法律,诸如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经济法、劳动法等,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研究宪法学,掌握宪法专业知识,领会宪法基本内容和精神,从而有助于学好其他法学课程。
(2)从政治方面说,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宪法学,可以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内容和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自由的自觉性。
(3)从实践意义上来说,研究宪法学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现行宪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体现着改革的精神,是有关改革的总方针和总政策的法律化、条文化。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化发展,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学习与研究宪法就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既要求坚持我国宪法确认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又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情况,研究新的问题,在宪法科学的领域内探索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对改革开放事业做出根本法律保障,推进改革的实践,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从法律意义上说,研究宪法学,学习宪法的原理原则,掌握宪法的精神实质,明确我国现行宪法所确认的国家任务,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义务,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
建设法制国家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实施宪政的民治国家。
研究宪法,有利于掌握法制精髓,从而促进法制国家的建设。
(5)从教育意义上来说,研究宪法学,有助于形成宪法意识,同时也会自觉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通过研究宪法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