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结构取向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罗伊的亲子影响理论 鲍丁的心理动力理论
过程取向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斯列皮兹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他理论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金斯伯格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4、鲍丁 - 心理动力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 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内在动力与 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 中的重要性。 鲍丁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 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 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 结构取向理论 • 过程取向理论 • 其他理论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
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 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 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如何理解
认知——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 分析——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 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 确定——事业发展目标 选择——与目标相应的职业或岗位 制定——基本措施,高效行动,灵活调整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 1909年,在《选择一个职业》中提到:选择职业 时,首先必须了解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局 限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 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 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选择的最 终目标。 人职匹配。包括条件匹配和特长匹配。
7、认知发展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 认知发展的生涯发展模式。 生涯认知是有一循环渐进的发展阶段的,人们对 于生涯发展、生涯知识及生涯抉择的看法是从最 简单的层级逐步向复杂多元的层级推进。
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会有一连串的质变现象:语义结构、自我处 理能力、分析的能力、对变通观点的开放、承担责任的能力、扮 演新角色的能力、控制点、综合的能力、自我冒险的能力。 根据这九个质变项,其所构成的生涯认知发展模式可分为四个时 期、九个阶段。这九个质变项在这四个时期、九个阶段中会呈现 出不同的发展情形,将形成一个系列,由此构成从简单的分法的 观点到复杂的多元化的生涯观点这一连续的认知过程,其发展层 次逐渐朝向对于个人的认同、个人的价值以及整体的生涯这三者 关系的整合,从而个人就能作出满意的生涯抉择。
同学们,也许在笑这位所谓的垂钓高手,然而你们有 没有认真想过,也许你们就是那个丢掉大鱼的人呢? 站在生涯规划的角度,这位高手称不上高手,只会迁 就自己所拥有的,大鱼到手仍无法享受。人如果只认 定自己的锅子就这么一点大,自认容不下大鱼,也不 会换个方法去料理鱼,那就无法突破现状向上发展。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换了一个大锅子,使用不同的 料理方式,真的可以消化完这原本美味无比的鱼儿吗? 或是到最後仍是无法消受,放由它臭掉酸掉呢?
这故事告诉我们:
第一:需要提升我们的 目标; 第二:需要把目标进行 切割,好比大鱼虽无法 在小锅中料理,但可进 行切割。
第三:解决方法是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 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
故事一:著名的哈佛报告
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 大学毕业了,即将开始穿越各自 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 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 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 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显示: 27% 没有目标; 60% 目标模糊; 10% 有清晰的短期目标; 3% 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
建国前
• 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治春首次将心理测试的手段应用在 学生选择职业中,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 • 1919年,黄炎培等教育家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刊《教育与 职业》杂志上发行了《职业指导号》,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职业 指导的必要性。 • 1920年,中华职教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 • 192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组 织“上海职业指导所”,为发展我国职业指导事业奠定了基础。 •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 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方案》,规定了一些实施职业指导的办法。 •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机构联合会。 • 但旧中国,经济凋敝,职业指导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5、舒伯 - 生涯发展论
美国生涯规划理论大师,集大成者。 职业自我概念
它是一个适配的理论,即:人们同时考量自己的特质以 及一项职业所需要的特质。
生涯发展阶段
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生涯彩虹图
人们同时在不同的空间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所有的角色 都彼此互相影响
8、施恩 - 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 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 或价值观。 找到职业锚的标志是你能清晰地回答有内在联系 的三个问题
我到底要干什么?我实际能干什么?我为什么干?
职业锚类型
技术或功能型、管理型、创造型、自主与独立型、安 全型。
9、金斯伯格 -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 典型代表人物。 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 三个阶段。这个理论揭示了初次就业前人们职业 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发展变化过程。
幻想期:处于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 尝试期:11~17岁,这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年龄段。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
建国后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与大学生就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下,职业生涯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 育的空白; •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从国情出发,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创 建和发展劳动服务公司,并通过这一机构组织、培训、协调劳 动力的供求,职业指导也随之发展起来。 • 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 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政策。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 学历、能力、环境, 而在于—— 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
故事二:锅太小,鱼太大?
一个男人出去海钓,技术高超,每竿必有所获。但他 每次钓了大鱼,总是笑笑又放回海中,只留下小鱼。 同行的朋友半天钓不到大鱼,忍不住请他手下留情: “你就把大鱼送给我吧!”他回答:“你不早说,我 已经放掉好多大鱼了!” 回程途中,朋友问他为何要把大鱼放掉?高手回答: “你跟我回家看看就知道了”。朋友纳闷的跟回他家。 一进门高手就领著他入厨房:“你看你看,我是一个 独居男子,锅子只有这么大,太大的鱼无法一尾完整 的料理,所以只好仍掉大鱼留下小鱼了。”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1894—1917 1918—1938 1939—1957 1958—至今 职业咨询服务的产生; 心理测试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应用; 职业辅导系统化理论开始形成; 职业辅导发展走向成熟。
• 20世纪50年代,职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充分利用 人力资源、发挥人的才能、挖掘人的潜力的重要手段; • 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建立了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模式, 包括个性类型鉴定、职业分类、分类匹配和职业选择等; • 20世纪70年代,职业指导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各发达国家相 继建立了职业指导制度; • 20世纪80年代,“职业指导”被“生涯咨询”所代替,“生 涯”一词也被正式在制度中确立下来,一直延用至今。
◎我十年后典型的一天描述: ※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含读书)的描述: (1)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十年后从事工作的场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______________。 (5)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边人群为何 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 我十年后生活型态的描述: (1)我十年后婚姻状态是 □已婚 □未婚 □其它 _____。 (2)我十年后家中成员有子女 _____ 人 □ 父母同居 否_______ □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 (1)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________________。 (3)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人群为何 ________________。
生涯彩虹图

6、克朗伯兹 -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涯决定》 克朗伯兹兼顾心理与社会的作用,认为二者对个 人生涯选择均有影响。主要包括:
基因特征(种族、性别、外形等)可以拓展或限制你 的职业偏好和能力,如智力、音乐才华等。 环境条件:如雇主或政府官员限定了任职要求,然资 源的供需情况,技术的新发展等。 过去的学习经验同样会影响职业选择,两种学习经验: 你作用于环境的与环境作用于你的。 第四种影响是个人处理新任务、新问题时所形成的技 能、绩效标准和价值观。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规划四部曲
职业生涯诊断 1、自我分析 2、环境分析 3、关键成就 因素分析 4、关键问题 分析 生涯目标与标准 1、职业发展 周期 2、职业生涯 发展目标 3、职业生涯 成功标准 生涯发展策略 1、职业生涯 发展途径 2、职业生涯 角色转换 3、职业生涯 能力转换 生涯实施管理 1、职业发展 发展方案 2、职业生涯 发展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