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销售技巧

工程机械销售技巧

从事机械管理十几年,遇到的工程机械销售人员很多,总结起来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是沉默寡言型。

第二种是滔滔不绝型。

第三种是很有技巧型。

第一种,是见面就说:我是某某厂家的,给您带几份资料来。

然后就什么话也不说了,就等着用户看资料。

第二种,是见面就说:我是某某厂家的,给您带几份资料来。

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介绍自己所销售的机械的优点,和同品牌的机械相比好在哪里。

这两种销售人员缺乏和用户沟通的语言,不知道用户感兴趣在哪里。

所以这样的销售人员用户用不了三分钟就会给打发了,就一句话:先将资料放这吧,有需要和你联系。

第三种,这样销售人员是很聪明的,见面会说:我是某某厂家的,您的单位规模很大,设备也很多,我刚看到您这的设备了,外表很干净,保养得很好,说明您很擅长管理,是行家。

这时,用户就会对你说的话发表意见做出肯定。

这时你就适时拿出你早已准备好的资料,说:这是我给您的资料,您先看看。

这时用户不想看资料都不行了,他会比较认真地翻看,一是已有你厂家的设备,他会看比他的设备配置更好的设备。

二是,他没有你厂家的设备,他会看和他拥有的同型号的设备,进行比较。

三是他感兴趣或以前没看到过的设备。

当他问你时,你就要将你所掌握的主要配置、型号民、吨位、控制方式、优点等介绍给用户,或者他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前提是你必须熟悉掌握你所推销的设备,千万别什么也不知道。

你的努力不会白废的,即使不买你的设备,你也会在用户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好的销售人员都是很聪明的,但要做聪明销售人员是很难的。

第一,不要盲目地去推销,要熟悉掌握你所负责地区用户的信息如单位的规模、主管领导的姓名、设备的大概数量等,这不难做到,这也不是秘密,向老销售人员请教包括不同品牌的销售人员。

第二,学会沟通,懂得用户的心理,让用户能很快接受你。

说些赞美的话也是必要的。

第三,熟悉掌握你所销售机械的资料,包括主要配置、型号、吨位、控制方式、先进程度、优点等。

第四,多带一些小礼品,最好带有你所代理厂家的标志。

这也是和用户沟通的方式之一,可给用户留下印象。

我举个小例子,我们的设备都是大中型设备,很少用到小型设备,几年前,一个北京的销售人员来推销威克振动夯,我们跟他说,我们用不着这种小型设备,他说没关系,给你们留几个小台历吧,这个小台历很简单,就是一张硬纸,折成三角形就是一个小台历,我们留下了,放在桌子上。

后来有别的厂家也送来台历,要比原来好得多,但原来的大家都没扔,转而放到窗台上,也巧,这年的七八月,真需要买振动夯,因为市政工程压煤气管沟,最小的振动压路机都下不去,只能用振动夯,领导让找厂家,那还用找,在窗台上摆着呢,我们一下买了四台,虽然钱不多,但也说明这个销售人员很有技巧。

销售是很有技巧性的工作,做这个工作,是要花大心思才能做好,最需要的是你掌握的知识和你沟通的能力,总之,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能记住你,你的销售工作也就很容易做了,你的业绩也就会上去,钱也就好赚了。

工程机械市场营销技巧:不需要技巧才是最高境界--------------------------------------------------------------------------------2011-1-28来源: 网络收集网友评论0 条点击查看销售到营销,有一道门,对于所有的营销者,答案就是《圣经》里说的:你敲门,门为你开!门开了,你就会发现,营销是不需要技巧的,所有成功的营销都是最基本的常识的运用。

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各个领域的营销成功者给出的唯一答案!这是所有营销成功者共同的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是不用成语和华丽的辞藻去说服别人的,也只有他们不用技巧去混淆现实,他们是老人和小孩,小孩不会用,他们还不知道成语的含义,老人不需要,因为他们有经验和感受,他们觉得用成语说话太累了!营销就象社会结构一样,是有层次的!最典型的说法是:三流营销卖产品,二流营销卖服务,一流营销卖思想!这就是营销的现象描述,与任何一个社会的现象描述一样!很正确,正确到了完全没有用的程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也陷入这个正确到极致的现象里,难以自拔!有一次对于我来讲,几乎习惯了的培训现场,一个很好学又十分负责任的女学员,带了她7岁的儿子来到了培训现场,那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当我讲完了营销的3个层次,中间休息的时候,小孩子跑到我面前,很认真的问:“赵老师,您也是做营销的,您现在是第几流?”我冲口而出:“赵老师是卖思想的,当然是第一流的!”小孩子高高兴兴的跑开了,我却连续几晚没有睡好!因为小孩子的问题刚好触动了我的发现,培训自然是给人思想的,但几年来一直困饶我的就是:如何把这些思想整合成一个产品!我相信这是困饶所有信息;IT;培训相关产业的一个难题,如何把虚拟的类似信息;思想;程序的东西,整合成一个产品!从成功学来讲,陈安之算是在卖他的产品了,但成功学的鼻祖卡耐基一直卖的就是思想!这是倒退还是进步呢?最后我得出的结论就是:营销是有层次的,从技巧的角度,层次一定是有高低的。

但事实是:层次就是层次,没有谁比谁高,面对需要产品的人,你就只能卖产品;面对需要服务的人,你就必须卖服务;面对需要思想的人,你的思想才卖的出去,营销就是坚定的做消费者认为对的事,营销根本没技巧!这其实很简单,就象我们常说:你周围的朋友是什麽样的人,就决定了你自己是什麽样的人!对于营销就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决定了你的营销方式!没有什麽技巧可以让你高人一等,关键是你是否能够做出,让你面前的消费者认为正确的事!营销虽然没有层次高低,但营销者其实是有境界的!最典型的描述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有这样一个关于石匠的故事:有一个人经过一个工地,有3个石匠正在工作,他问石匠:“你在干什麽?”第一个石匠说:“我正在做养家糊口的事!”第二个石匠说:“我正在做一个最棒的石匠!”第三个石匠说:“我正在盖一座教堂!”从营销的角度,第一个石匠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叫做花拳绣腿阶段,无论是营销员,营销经理,还是营销总监和总裁,处在这个阶段的还是大多数。

无论身在什麽层次,处在这个境界,他们为了获取掌声追求所有皮毛的技巧,他们只能做一件永远也做不好的事――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叫做内外兼修阶段,他们都是业绩优秀的销售者,他们有一技之长,他们崇尚最适合自己修炼的技巧,他们要修炼一种可以打败所有绝招的绝招,他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无论推销什麽,无论面对谁!第三个石匠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叫做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他们本身是没有绝招的,但面对不同的招式都能破解,他们是真正的营销者,技巧对于他们,已经成为多余的累赘!如果你真正想实现从销售到营销的跨越,请记住:营销根本就没有任何技巧,所有成功的营销都是最基本的常识的运用。

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人员销售技巧培训时的主题就是“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以能拥有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

无独有偶,春节后,一个在IT行业做销售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回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销售人员学习赵本山,学赵本山什么?学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卖拐、卖轮椅”的“大忽悠”本领,让大家将这一技能运用到实际销售工作中去。

我郑重地告诉他,这样做不仅害了销售人员,最终会害了企业。

93年我从事家电销售工作,当时父亲不无担心地问我:你不抽烟、不喝酒又不打牌,从事销售工作能行吗?父亲的担心不无道理,当时的环境下,人们对销售人员的看法就象阿Q 老人家“凡尼姑必与和尚私通”的观念一样,认为凡搞销售的人必须会抽烟、喝酒、打牌拉关系,否则趁早别干。

当时我确实对自己能否干好这一行没有一点信心,因为我的同事们基本上都是“一根烟聊半天,三句话成兄弟”的“神气人”,而我却缺乏这种能耐。

为了不暴露这一弱点,在销售过程中我从不在经销商处吃饭聊天,整天在市场上走访(很大程度上是躲避沟通),搜集市场信息,认认真真的做好该做的事情。

年终结算时,我的销售额与回款率居然遥遥领先于诸位同事,名列第一,爆了一个大冷门。

庆功会上叫我介绍经验,我说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听得我那帮同事直瞪眼,心想这小子不够意思,有绝招不共享。

其实那时候我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只是觉得运气好,在心里暗自庆幸。

后来我从事食品饮料销售工作,在招聘业务人员时遇到一个形象、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的人,当时毫不犹豫就将其排除在候选人名单之外。

但是这兄弟穷追不舍,坚持要做销售员,晚上站在我房门前不走,甚至写血书表决心,当时心一软,就收下了他。

后来培训时,他虽然很刻苦,但成绩始终不理想,我对他一直不看好,只是觉得这兄弟决心可嘉,用用也无妨。

但分到各市场后,情况却大大出人意料,我们原来一直看好的几个能说会道的销售员一开始回款率、经销商的反应和任务执行情况都不错,但时间一长客户关系反而出现恶化,相反那个表达力较差的销售员一开始业绩平平,但时间久了,却与客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客户的全力配合下,市场综合质态与销售业绩均名列前茅。

由此引发了我对于销售技巧的思考:所谓的销售技巧万能吗?什么才是真正的销售技巧?在销售工作中,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的销售人员因为心理上总觉得自己有沟通能力强的优势,在进行销售工作时往往容易忽视客户的利益,在具体交涉时由于表达能力强,天花乱坠般的华丽词燥源源不断,轰得客户头昏脑胀,不得不认可其说法,一时冲动便达成了交易。

但虽然交易达成了,客户回去仔细一想,却感觉吃了亏,就象我们一些企业在培训业务员时要求把“梳子卖给和尚”一样,当时“和尚”在能说会道的销售人员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动下买了“梳子”,但回去后细细一想,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为日后的合作埋下阴影。

当然这里并不是一棒子打死,说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的业务员都这样,只是普遍容易犯过分利用小聪明、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客户利益的错误,导致了许多合作隐患。

另外这类销售人员因沟通能力强,善于发展与客户的私人关系,常常一起吃饭一起喝酒甚至一起卡拉OK,使客户频频花钱,还自以为是自己能力强的一种体现,“客户与我关系多好啊!”。

其实客户请你吃饭喝酒并不是与你关系好,而是有所求或有所想,吃完了客户是要算账的。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由于关系过于密切,一旦遇到催款以及相关政策实施时就无法理直气壮地进行,且客户虽然表面上打哈哈,称兄道弟,其实在心里是非常鄙视这类销售人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类销售人员一开始销售质态较好(能说会道,讨人欢心),时间久了往往容易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相对沟通能力差一点的销售人员有一个特征,就是做得多说得少,不会与客户达成过分的亲密关系,因不喜欢应酬,也很少在客户处吃饭、喝酒,工作做得多一些,也为客户真正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虽然看起来没有那种头脑灵活的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关系融洽,但客户心里是非常尊重这种销售人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