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已经确定,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世纪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全面落实这一教育方针。

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如此艰难,其中就有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缺乏正确而全面认识的原因。

对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德”,是一个人的灵魂。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首先必须要有“德”。

没有“德”,就将是一个“缺德”之人,不仅可能不被社会所接受,而且也可能成为社会的罪人。

学校中的德育,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德”的方面健康发展。

(二),“智”是核心,智育是育人的主要途径
“智”,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智力、能力。

这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与发展主要条件。

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是人才的重要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智育”应该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体”是基础,体育不仅仅是身体健康教育
“体”在“德智体”中应该是基础。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成不了。

再有高尚的道德,再有高深的学问、再有多强的能力,仍将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对社会也不可能有多大的作用、多大的意义的。

尤其我们的学生现在都还小,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中的“体”,不能简单理解为“身体”。

它不仅指身
体健康,没有病,而应该是“身心健康”这样一个完整的概念。

体育,也不是单纯指课表上的体育课程,应该是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的综合过程。

现在我们的“体育”,往往比较强调身体方面的训练,比较重视竞技成绩。

学校往往把竞赛活动中的成绩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展示。

这种做法,说明对“德智体全面发展”中的“体”缺乏正确的理解。

现在我们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都没有很好地养成,健体保健常识非常缺乏,心理素质更是存在许多相当严重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