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天天练6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宿仇/宿将翘首/憔悴差额选举/差强人意
B.殷红/殷切俊俏/讥诮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C.更迭/更正疤痕/奇葩封妻荫子/绿树成阴
D.埋怨/埋伏翩跹/纤维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智囊掌故心无旁骛攻城掠地
B. 喧哗文身仁而下士刎颈之交
C. 影碟骄矜对簿公堂锐不可挡
D. 睥睨惦量指手划脚便宜从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走在城墙上,俯视秋天的大明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惟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
B.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C.在排球比赛中,十六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D.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水平落后,这不是新闻;尽管从过程看,昨日清晨的那场欧洲冠军杯大战称不上经典,但仍足以令中超显得相形见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忖度(cǔn 笑靥(yǎn瞋视(chēn孽根祸胎(niè
B.懵懂(měng 嫡亲(dí伺候(cì敛声屏气(píng
C.蹙缩(cù踌躇(chóu 形骸(hái 少不更事(gēng
D.沮丧(jǔ 刹车(shā 模样(mó皮开肉绽(zhàn
6.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盥洗宵柝雕梁画栋度长挈大
B.咨嗟杜撰人烟阜盛瓮牖绳枢
C.狄花牲醴强弩之末沸反盈天
D.蹂躏舟楫弃甲曳兵揭杆而起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B.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C.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
D.从电影《知音》的音乐一直到《春天的钟》《难忘今宵》等歌曲,王酩创作的一部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无不闪现着追求、探索、创新的光彩。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为不同类型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B.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政策负责人表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为俄罗斯敲响了警钟,俄罗斯在极地海洋的石油开采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今年两会启动了“两会交通预报”机制,即在每次大会开会和散会前,交管部门向公众告知两会车队行驶线路,以便提前选择出行路线。
D.今年春晚,“旭日阳刚”组合的一曲《春天里》让无数人泪流满面。
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建起城市的高楼大厦,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却无法享受同城市人一样的平等待遇。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杵声齐(古捣练子①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①捣练是古人制衣的一道工序,就是裁剪衣服,先铺用作衣料的绢帛于砧石上,由两人相对,各执一杵,将其捣洗平净,然后剪裁成衣。
(l简要概括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2分
(2试赏析前两句中“莹”和“齐”的妙处。
(4分
(3最后两句与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0.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行香子①•天与秋光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②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 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
慢》“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句。
(1分
(2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
(4分
(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
(5分
1.A(B.yān/yīn;C.bā/pā,yìn/yīn;D.mán/mái,
2.B(A. 掠→略 C. 挡→当 D. 惦→掂划→画
3.A(B. 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贬义,不合语境。
C. 前仰后合:形容大笑、疲倦、醉酒时,身体前后晃动。
D.“相形见绌”中已含有“显得”之意
4.B(A项“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杂糅;C项成分残缺。
“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D 项“不但”应放在“给国家”前
5.C A笑靥(yèB敛声屏气(bǐng D模样(mú
6.B(A度长挈大—度长絜大 C狄花—荻花D揭杆而起—揭竿而起
7.B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与语境不合。
8.D A项成分残缺,应在“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后加“新模式”;B项不合逻辑,把“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改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C“以便提前选择出行路线”缺少主语“公众”。
9. (1凄凄惨惨戚戚
(2“砧声”: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
妇女多在秋季为亲人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
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肠” 夜阑不寐,听闻沉重的捣衣之声,与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结句均用排比“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声声凄切,句句血泪。
她的哀愁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之时,一个难民发出的痛苦呻吟,国破家亡,夫死子散,这是整个时代的悲音。
10.(1本词中刻画的是为戍边丈夫制作征衣的思妇形象。
(2“莹”与“齐”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进行描写(1分,“莹”,指砧石表面已被磨得光滑晶莹,说明年深日久(1分。
“齐”则说明捣练操作熟练,与同伴合作协调(1分。
这两个词集中体现了思妇劳作的艰辛(1分。
(3采用了层层深入(更进一层的写法(1分。
这两句先写玉关,极言戍边之远(1分。
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在之地更远(1分,把思妇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加曲折、深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