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2993409103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2993409103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新乡平原新区市政道路三期工程纬二十九路(第十四标段)编号:新乡平原新区市政道路三期工程纬二十九路第十四标段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河南豫建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十一月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1 工程概况本标段道路工程起止点桩号K1+666-K3+256.71,全长1590.71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本工程交通饱和年限为15年,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路段设计车速30km/h。

标准轴载为BZZ-100。

机动车道及混合辅道路面结构总厚63cm,沥青混凝土面层厚9cm,下设两层共36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级配碎石底基层。

人非混行道路面结构总厚44cm,沥青混凝土面层厚8cm,18cm水泥碎石基层,18cm级配碎石底基层。

公交站台结构面层为6cm混凝土条纹步道砖,3cm厚M10水泥砂浆,20cm水泥稳定碎石2编制依据及原则2.1编制依据2.1.1本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文件等。

2.1.2本工程设计图纸。

2.1.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2.1.5其它有关工程技术规范。

2.2编制原则1.2.1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河南省制定颁布的现行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

1.2.2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实现业主制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

1.2.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施工工期。

1.2.4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2.5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1.2.6安排有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1.2.7明确安全目标,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1.2.8施工中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文明施工工地”3 施工目标3.1 工期目标在工程开工起的60天内完成本工程所有施工任务并交工。

3.2质量目标严格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设计图纸和业主以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开工,制定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确保达到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3.3安全目标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河南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标准和操作规程,消除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3.4环保目标重视环境保护,避免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确保各项环保指标满足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不破坏可视范围景观,保持沿线自然状态。

3.5文明施工目标加强文明施工建设,做到廉洁勤政,杜绝黄、赌、毒及打架斗殴现象,文明生产,文明施工。

4道路工程施工4.1施工工艺4.2施工准备人员、机械、材料全部准备到位,制定合理的人员机械调配措施,保证工程进度不受任何一方影响。

4.3测量放线每一施工工序严格控制标高、厚度及轴线偏位,确保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工程质量。

4.4路基开挖4.4.1根据设计变更方案(2010W-132-L)的要求,路基分段开挖至路床顶以下60cm,再用10%灰土分层回填至路床顶。

在开挖时用水准仪严格控制开挖厚度。

4.4.2路基挖方,开挖时应注意不使表层耕植土混入,挖方应根据设计图纸所示的断面进行,避免超挖。

4.4.3每段开挖完毕后,用12t~15t压路机压实,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定要注意压实顺序,执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为保证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度。

4.5 10%灰土处理4.5.1施工放样:(1)在路基上恢复中线;(2)进行水平测量,在道路两侧设置标高。

4.5.2备料:(1)石灰质量符合规范规定的三级以上的生石灰;(2)水用自来水或干净的河水;(3)将生石灰在料场集中堆放,并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过于飞扬,也不能过湿成团。

(4)计算材料用量。

4.5.3试铺120米试验段,确定石灰土的松铺系数。

4.5.4运土,用推土机将土均匀的摊铺在路基上,然后用带旋耕的拖拉机打碎土的颗粒。

4.5.5集料拌和:先用旋耕机拌和,后用铧犁将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旋耕机拌和两遍,铧犁将底部再翻起,并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将混合料拌和至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水分合适均匀。

集料拌和结束,即取样,检查石灰剂量。

4.5.6石灰土整型:用人工整型,即用锹和耙将混合料推开,用路拱板初步整型;然后用推土机压1-2遍,根据实测的压实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按标准挂线;接着用锹、耙按线整型,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

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

4.5.7碾压: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1-2遍,然后用12T 以上的三轮压路机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后轮重叠1/2轮宽,并超过两段接缝处,碾压3-5遍,然后用灌砂法检查压实度,若压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加强碾压,直至达到标准。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4.5.8做好接缝处理,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

4.5.9三层灰土全部摊铺、碾压完成后,应保持在潮湿状态下养生一周,除洒水设备外,其表面不得通车。

4.6级配碎石底基层4.6.1准备下承层。

4.6.2施工放样:(1)恢复中线;(2)进行水平测量。

4.6.3备料:(2)粉煤灰中AI2.O3.的含量大于70%,烧失量小于10%。

粉煤灰的表面积大于2500cm2/g,含水量小于35%;(3)碎石:洁净、坚硬、有棱角,粒径为31.5mm筛余量为0,最大料径不超过40mm,压碎值小于30%,大于2.36(方孔筛)的粗集料质量宜为60%-80%,含泥量小于3%,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5%;(4)水:用自来水或洁净的河水;(5)混和料的试配: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6)根据混合料的配比,材料的含水量及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4.6.4摊铺试验段100米,确定级配碎石的摊铺系数。

4.6.5运输和摊铺混合料: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和,拌和好后取样检查配比,并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块。

级配碎石拌和后要及时运至现场摊铺,运输汽车的数量和摊铺相匹配,摊铺中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现象,推土机摊铺,根据每车混合料摊铺面积大小,事先画好网格,混合料一次到位,减少二次运输。

4.6.6整型:用推土机初步整型,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钉桩、挂线。

然后人工用锹耙按线整型,并用路拱板校正成型;用轻型压路机稳压1-2遍;再次整平;对于中间低洼处,用齿耙将表层5cm以上耙松,用新拌和的混合料找补平整。

4.6.7碾压:(1)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即进行碾压。

如表面水份不足,适当洒水。

(2)先用振动压路机由两侧向中心静压1-2遍,彻底检验找平后再振动碾压4-5遍,然后用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2-3遍至无明显轮迹,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碾压时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稳后振。

碾压过程中若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则翻开重新拌和压实,用灌沙法检查级配碎石压实度,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6.8接缝的处理:(1)纵缝宜采取垂直相接,接茬处略加湿润并加强碾压;(2)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留5-8米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的部分加水湿润后一起加强碾压。

4.6.9养生:(1)级配碎石成型后,应尽快铺设水泥稳定层;(2)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4.6.10检查验收:(1)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2)监理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6.1沥青透层、下封层6.1.1材料沥青规格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量为1.0kg/m2,吸油所用石屑须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集料采用S14规格,用量为7m3/1000m2。

严禁使用瓜子片。

6.1.2施工准备:(1)准备施工机具;(2)用合适的工具将基层表面的所有杂物及浮料扫出路基外,用肩扛式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着路的纵向,将基层表面的浮层吹干净,尽量使表面骨料外露,以利于沥青与基层的粘结。

6.1.3施工沥青下封层采用层铺法单层表处施工,封层沥青用沥青洒布车进行作业,先进行试洒,确定洒布车的行进速度,阀门开度和单位沥青用量,用沥青洒布车按1.05kg/m2用量沿路基纵向匀速喷洒沥青,由内向外,一个车道,一个车道宽接着一个车道宽喷洒。

喷洒封层沥青后在沥青破乳前撒布集料,用量为7m3/1000m2, 按层铺法施工要求完成下封层。

石屑撒布后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二遍,压路机行驶要平稳并不得刹车或调头。

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3天,3天至1个月内控制车辆行驶,并养护管理。

7.1沥青砼面层7.1.1材料沥青标号为AH-70。

其各项指标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粗细集料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7.1.2沥青砼的配合比试验根据施工规范及业主监理工程师有关文件资料初步拟定配合比,用拟定配合比作相关各项实验,并考虑到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滑稳定性、抗疲劳稳定性及工作度(亦称施工和易性)等问题。

综合考虑,并进行适当调整,以使沥青混凝土能满足设计要求,且便于施工。

7.1.3摊铺沥青混合料前路面底层的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路面纵横断高程,应在路面底层(基层表面)上测设5m ×5m方格网,并按虚厚在主侧石上弹出路边虚铺高程,保证路边平整度和顺畅的纵坡,防止积水。

(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将道牙和平石安装完毕。

同时将路边松动的和不平整的底层整平压实。

(3)路面上的雨水口、检查井等应事先升降好,符合路面标高,井周仔细夯实。

如路面基层是松散性材料,检查井和雨水口周边难以夯实。

(4)在路面冷接茬处或与检查井、雨水口衔接处,铺油前应涂涮一层涮边沥青粘层油。

7.1.4沥青混合料的检查与卸料当沥青混合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应及时测量混合料温度(检查深10cm处),并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花白石子,颗粒离析现象。

一般观察油多发亮成团,油少发干离析,过火表面呈焦褐色。

均为沥青混合料外观检查不合格。

要求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20-150℃。

7.1.5机械摊铺(1)混合料卸车后,应迅速摊铺,做到按顺序随到随铺随平,保证虚铺厚度,松实一致,级配均匀。

虚铺厚度按设计厚度乘压实系数1.25-1.50(沥青混凝土)。

(2)机械摊不到的边角,用人工摊铺。

人工摊铺要采用扣锹法,做到锹锹重叠,不准扬锹,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平一下,以使厚度均匀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