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11-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课件ppt
最新11-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课件ppt
中药用法主要包括:配伍、用药禁忌、药物用量 1、配伍:根据药物性能和病情的需要,将两种以上 的中药一起使用的方法。
① 单行:单味药,无须配伍。 ② 相须:两种及以上性能相似的药物配合使
用进增强疗效。 ③ 相使:一种药物为主,其他药物为辅,以
提高主药疗效。
④ 相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能被另一 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 寒性病忌食生冷。 ➢ 热性病忌食辛辣。 ➢ 肝阳上亢忌食辛热助阳的食品。 ➢ 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
腥膻或有刺激性食品。 ➢ 消化不良忌食油炸 ➢ 外感表证忌食油腻。
3、中药用量
根据中药的性质、临床的运用及患者的具 体情况而定。
二、方剂的基本常识
方剂是以辩证立法为基础,选择合适的 药物,确定用法、用量、遵循组方原则,妥善 配伍而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疗效是临床治疗 疾病的主要工具。
(五)取药
煎煮药物要趁热滤出。将两次煎煮的药液 相混匀,再分为两等份,分两次服用。
(六)特殊药Leabharlann 煎煮❖ 1.先煎 ❖ 2.后下 ❖ 3.包煎 ❖ 4.单煎
❖ 5.溶化 ❖ 6.冲服 ❖ 7.泡服
先煎
目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毒
性,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难溶于水的药物:矿物类、介壳类药
物,质地坚硬,药味难出,打碎后先煎30 分钟再下其他药。
(一)方剂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和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又称主药,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臣药:又称辅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
②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 作用
佐药: 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疗效,或 治疗次要的兼症
②佐制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 副作用
③反佐药,病势严重拒药时,配用与君 药性质相反,作用相成的药物,提高疗效 使药: ①调和药,调和药性
(二)服药方法
一般汤剂一日一剂,分2~3次服用,小儿适当增加 次数, ❖ 呕吐病人和小儿患者宜少量多次服用。
薄荷
沉香
砂仁
藿香
包煎
❖ 药物类型:粉末类、含绒类药物 ❖ 目的: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
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 ❖ 方法: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
药物同煎
车前子 滑石
青黛 旋覆花
单煎
❖ 药物类型:贵重药物(人参、羚羊角片、 鹿茸等)
❖ 目的:为保存贵重药的有效成分,尽量减 少损耗
❖ 方法:将药物切成小片,单味煎煮2~3小 时,煎好后,单独服用或兑入汤药中同服
11-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
第一节 中药方剂基本常识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主要包括 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类,方剂是在辩 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 组方原则,酌定用法、用量,合理配伍而成, 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
一、中药基本常识
(一)中药性能(中药理论的核心)
四气、五味、
归经
⑤ 相杀:与相畏相似。 ⑥ 相恶:一种药物会使另一种药物的功
效减弱或消除。 ⑦ 相反:二药合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2、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1)配伍禁忌:十九畏、十八反 (2)妊娠用药禁忌: 慎用药:活血化淤 、行气、攻下、辛温大热药 禁用 :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
(3)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辛热、油腻、 腥膻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三)浸泡
用冷水、温水泡药 浸泡时间不宜过久
♣ 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浸泡20-30分钟; ♣ 一般复方汤剂浸泡30~60分钟; ♣ 以根茎、种子、果实类为主的浸泡60分钟;
不可用水清洗药
(四)煎煮
一般药物煎煮2次,补益药或质地坚硬药可煎3 次。 原则:先武后文
一般头煎煮沸后煎30分,二煎煮沸后煎25分
(七)机器煎药
❖ 根据处方将各药混合装入煎药 袋内,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 加入适量水,将水和浸泡好的 中药连袋投入煎药机内,调节 温度和时间。
❖ 优点:方便卫生、剂量均匀、 省时省力、可随时服用、一剂 或多剂一次煎成。
二、中药给药原则
(一)给药时间:一般药宜在进餐前后2小时
➢ 上焦病证药物宜食后服,下焦宜食前服 ➢ 消食导滞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 安神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 ➢ 驱虫药宜清晨空腹或睡前服 ➢ 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 ➢ 某些药物的服用要根据医嘱服用。
龙骨 牡蛎
石膏
先煎
有毒药物:乌头,为降低或消除毒性先煎
1~3小时
泥沙多的药物(灶心土等) 、质轻量大
的药物(芦根、玉米须等) :先煎,澄清
后取汁,以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物。
附子
芦根
灶心土
茅根
后下
❖ 药物类型:含挥发性或热稳定性差成 分的药物
❖ 目的:为防其药物挥发
❖ 方法:一般药物煎好前5~10分钟放 入,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②引经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2、方剂的变化规律
方剂的组成既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 (1)药味加减变化①佐、使药物的加减
② 臣药的加减 (2)药量加减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
(二)方剂常用剂型(自学)
第三节 中药煎服法与护理
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其 煎药方法正确与否,是确保疗效的关键。为 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我们必须掌握正 确的煎药方法。
一、中药煎煮法
❖ 煎药器具 ❖ 煎药用水 ❖ 煎前浸泡 ❖ 煎药前煮
❖ 煎药取药 ❖ 特殊药物煎煮 ❖ 机器煎煮
(一)煎药用具
合适器具 砂锅、瓦罐、陶瓷罐为佳; 搪瓷类、玻璃器皿次之
禁忌器具 铁、锡、铜、铝
(二)用水
一般饮用水即可,以澄清清洁为原则。水 量应根据药量,药物的质地和煎煮时间的长 短来决定。一般第一煎可加水至淹过药面 3~5cm;第二煎加水至淹过药面2~3cm
溶化
❖ 药物类型: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 (阿胶、鹿角胶、蜂蜜等)
❖ 目的:防止药物粘锅煮糊,附着他药而影 响药效
❖ 方法:单独加温溶化或置于刚煎好的去渣 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冲服
贵重药材、不宜煎煮的药物、液态药物 或粉状药物(如三七粉、人参粉)直接用温 水冲服或直接冲入煎取的药物混匀服用。
升降浮沉
毒性
4、归经:归属脏腑、经络
➢ 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 用,是药物的作用定位
➢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 体病证为依据来确定的
➢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5、毒性
广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 不良反应
侠义: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二)中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