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填空过关训练 (十五套)词语填空过关方法1.联系上下文(语境)选择词语。
2.根据注意备选词语含义(色彩)选择词语。
3.有时需要注意所填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4.在理解的基础识记一些近义词或易混词语的词义区别。
近义词辨析的一般方法(一)从色彩方面辨析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1、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或喜悦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义词:表示贬斥的、否定的、含有坏的意义的词。
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带上褒义。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它介于两者之间。
如: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如:果断——决断——武断。
2、语体色彩。
书面词:庄重典雅。
口语词:平易通俗。
如:陵墓——坟富态——胖马铃薯——土豆苍穹——天空默诵——嘟囔头部——脑袋(二)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处罚——批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研究——探讨蔑视——轻视制止——阻止绝望——失望2、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
如: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书籍——书河流——河局面——场面时代——时期边疆——边境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3、词义侧重点不同。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深刻(形容词)他分析得很深刻。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动词)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深入(形容词)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近义词辨析的特殊方法(抓语素)1、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义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种情况最多。
如:【培植—培育】植,栽种;育,生育。
“培植”有栽种并细心管理之意;“培育”指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生长阶段。
【侵袭—侵蚀】袭,袭击;蚀,损耗。
“侵袭”指侵入并袭击的行为,而“侵蚀”指侵害并使之受损。
分别侧重过程和结果。
【紧缺—紧俏】缺,缺乏;俏,指货物的销路好。
“紧缺”指货物、资金或人员因短缺而紧张,“紧俏”指商品因销路好而供不应求。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角度和原因。
【从而—进而】从,跟着;进,进一步。
“从而”表示上文是原因,下文是自然产生的结果、目的等,表承接;“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二词各侧重不同的关系。
表示侧重点不同的同义词再比如:化装——化妆遏制——遏止侦察——侦查漠视——轻视体味——体验精当——精辟吟诵——吟颂慎重——郑重信赖——依赖终止——中止消失——消逝法制——法治学历——学力年轻——年青品位——品味国是——国事严密——周密截止——截至干涉——干预法治——法制2、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义轻重和范围大小不同。
如:【收集—搜集】收,收拢;搜,搜寻。
“收集”只指聚集在一起,而“搜集”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
后者词义明显重于前者。
【衰退—衰败】“退”是减弱,“败”是破败。
后者显然语义较重。
【违反—违犯】“反”指方向相背,“犯”是抵触。
“违犯”比“违反”词义重。
【边界—边境】“界”是界限,“境”是区域。
边界,两国间的界限;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两者所指范围大小不同。
此类同义词再比如:侵吞——鲸吞促使——迫使契合——吻合开阔——开朗时代——时期闪烁——闪耀积淀——积聚典型——典范出现——涌现包括——囊括3、语素意义不同而使词语适用对象和场合的不同。
【苍茫—苍莽】“茫”指无边际,“莽”指密长的草。
“苍茫”指大地、暮色等广阔无边的事物,而“苍莽”则与草木、密林等幽深的事物相搭配。
【反思—反省】“思”是思考,可好可不好,而“省”指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指不好的一面。
所以“反省”只指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乞求—祈求】乞,向人讨要;祈,祈祷,与宗教仪式有关。
所以前者是对人,后者往往对上天和神灵。
【启用—起用】启是开启,起是起用。
因而“启用”多指设备设施开始使用,而“起用”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用。
此类同义词再如:敦促——督促祛除——驱除终生——终身侵略——侵犯开阔——开朗贯穿——贯串庇护——庇佑辨别——辨认杂乱——凌乱整治——整改4、语素意义不同而使同义词所指概念的性质、特点和方式有所不同。
如:【蜕化—退化】退,减退;蜕,蛇、蝉等脱皮,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退化”指事物在进化中逐渐变化的过程,“蜕化”比喻腐化堕落等本质的变化。
【乱用—滥用】乱,随意;滥,过度。
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滥用,无限制地用,不该用、不必用也用。
【熔化—溶化】前者指物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后者指物质在液体中化开。
【侧目—刮目】侧目,斜着眼看;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
此类同义词再如:透露——披露掩盖——掩饰核定——商定误解——曲解争议——异议摆脱——解脱阻击——狙击标识——标示鉴赏——欣赏贯注——灌注5、语素意义不同而使同义词所指动作的方向不同。
【传递—传播】“递”是单向传承,“播”是大面积多向传扬。
【授权—受权】“授”是授予,“受”是接受。
方向相反。
【抱怨—报怨】“抱”和“报”分指对己和对人,故“抱怨”指自己不满情绪,“报怨”则指向别人报仇。
此类同义词再如:反应——反映派生——衍生质疑——置疑聆听——倾听抚养——赡养垂询——征询夸耀——夸奖引荐——引见致病——治病惠赠——敬赠“唆使——指使”,“肆”6、语素意义的不同而使词具有不同的色彩。
如“大肆——大事”、“唆”均是贬义语素,使二词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遇难——罹难”由于“遇”“罹”二语素分别具有白话和文言色彩而使二词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
此外,还有的同义词因语素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词性,如“正规”和“正轨”、“盈利”和“营利”、“统率”和“统帅”等。
结合语境,仔细辨别(抓语境)不管是使用一般方法,还是使用特殊方法,要想真正掌握其不同用法,正确解答同义词辨析题,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综合考虑,仔细辨别,正确选择。
强化语境意识。
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
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一)利用语境,找寻照应点在具体的语境中,语意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前后照应是保持语意贯通的基本手法。
找到照应点,选用词语或判断词语使用正误就会变得容易。
例: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老夫聊发少年狂 // 暮霭沉沉楚天阔)分析语境可以看出,照应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
“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派的代表诗句。
例: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粗看两个成语似乎都能用,但照应上文“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只能用“前仆后继”。
(二)利用语境,找寻限制点如果孤立地看相邻的上下句,常常会认为选用这个词也行,选用那个词也可以。
但从整段话着眼,便会觉得选那个词语不行了。
这是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作用,当然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例: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早一点完成任务。
(尽量 //尽快)“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尽快”尽量加快,不能修饰“早”,受语境限制,此处只能用“尽量”。
例: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承认咬文嚼字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它含义一般也不好,选择“所以”。
“必须”强调了必要性,“必需”强调的是一种需要,原句中有了一个“有”字,受此限制,只能选“必须”。
故选A。
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分析语境,发现句子中隐含的限制点,本题就容易答错。
(三)利用语境,找寻色彩生成点词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俗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找寻色彩生成点,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付 // 应对)根据该句语境,两词似可通用,但根据普遍的语感,“应付”这个词语贬义色彩明显,带有一些消极、被动的情感倾向。
相较而言,用“应对”更贴切。
例: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
(推却 //推诿)推却:拒绝,推辞。
“推诿”是“把责任退给别人”的意思,含有贬义。
而语境并无贬义,因此选“推却”。
例: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
这与语境“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相左。
(四)利用语境,找寻搭配点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主谓、动宾不搭配等。
例:“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本题主要考查使用虚词(关联词)的能力。
“尽管”是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要注意关联一般会成对使用的特点,后面可以用表示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