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季教案

四季教案

一年级语文《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快乐中学语文一、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所以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在设计上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自编诗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唤起学生对快乐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课堂中要多“动脑”、“动手”、“动口”,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童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和口头编诗歌的兴趣。

(三)、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感知四季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

教学重点:多形式的朗读,对四季特点的认知。

教学难点:在读懂儿童诗的基础上自编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画四季》的歌曲,活跃气氛,教师谈话激趣。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季美丽的景色,还初步读了课文,你还记得一年是哪四季吗?(春、夏、秋、冬)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走进画一般的四季。

哎,别急,还是先来问候一下生字宝宝吧!(2)词语复习,教师指正。

就是不对荷叶圆圆的夏天秋天雪人肚子冬天青蛙谷穗(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谈话,儿童化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赏春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孩子们,我们都知道,雷公公的声音可响啦,你们听,他叫醒了谁呀?(课件播放雷声,相继出现笋芽、柳梢、草芽……)(1)学生边观察边看图,自由读课文第一节。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体会小草刚从土里钻出来时的心情(高兴的、害羞的、激动的……),读出自己的理解,多形式的朗读。

(3)在学生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欣赏春天美丽的图片,进一步认识春天,并学习两个描写春天的词语,以课件图片帮助记忆。

(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勾起学生对春天的记忆,“赏”春景,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会草芽刚钻出地面时的不同心情。

积累词语,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2、吟夏天,进行词语积累。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连小蝌蚪们都被吸引过来了,你们看!(课件出示一群小蝌蚪游动的图片)小蝌蚪游啊游,没过多久,它们就长大了,长大后的小蝌蚪变成了青蛙,你们看,青蛙蹲在哪里?(1)看图说话,观察荷叶的外形、颜色,说一说。

想一想,青蛙蹲在荷叶上,他们会说些什么?(2)指名读第二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青蛙的不同语气。

(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得意的、可以是高兴的、可以是激动的……)(3)分组赛读,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4)根据学生已经熟悉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这样的叠词搭配,启发学生参照课件展示的图片说出“花儿、大树、河水”,熟练以后,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说出类似的词语。

(设计意图:看图说叠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课间休息一分钟,唱《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语文,做到劳逸结合。

)4、颂秋天,结合美丽的秋景图创编诗歌。

孩子们,如果说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夏天给我们送来了热情,那么秋天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欣喜呢?(1)课件出示第三节诗的图片和内容。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2)理解诗句的意思,谷穗为什么低着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自己的滋味。

(3)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图,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诗歌创编。

(课件播放图片:火红的枫林、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美丽的菊花……)(设计意图:通过看、听、读、想的训练,学生有了创作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展示创作的平台。

)5、表演读诗句,欣赏冬景图,体现对冬天的向往。

丰收的秋季过去了,大自然迎来了寒冷的冬天,想一想,你最喜欢冬天的哪些事物呢?(1)课件出示可爱的小雪人,请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人的样子,你觉得他哪里最可爱?(2)学生表演雪人肚子一挺的样子,同桌表演,面对面读句子:“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3)多形式地表演读。

(师生表演、分组表演、男女生表演。

)(4)在音乐声中欣赏北方的冬天,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演中读,读中演,增强了孩子的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课文,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音乐声中陶冶孩子的心灵,读出自己的滋味,读出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渗透环保意识。

孩子们,春、夏、秋、冬是地球妈妈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地珍惜。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大自然更美呢?(学生自由说)是的,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相信你们能做到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保护身边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大自然才能更美、地球妈妈才能更亲、更亲!(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地球妈妈。

)四、板书设计春? ?冬四季夏?? 秋(设计意图:围绕课文各个环节,体现一年四季的轮回,通过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简笔画板书,从而让学生对四季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五、作业设计(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读课文。

(2)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让孩子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四季》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读了《四季》这首诗歌,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它们是——(春、夏、秋、冬)(课件出示四幅课文插图,看图):师:草芽和小鸟是(春天)。

荷叶和青蛙是(夏天)。

谷穗是(秋天)。

雪人是(冬天)。

〈括号中答案由学生说出〉2、师: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找找春、夏、秋、冬,你们想去吗?(生:想去!)师:但是可没那么容易,要先来闯关,敢不敢?(生:敢!)[评: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以过关的游戏形式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偷快。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朗读理解课文第一关: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师:上节课我们在课文里认识了好多的生娃娃,谁能把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全叫对,我就带他去。

〈指名读。

〉师:你们能全读对吗?〈齐读〉。

第二关:读课文:〈课件出示四节诗〉1、师:谁能把课文读正确。

师:我们听听他们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对了。

〈读后请学生评价,主要针对字音方面。

并请读错字的学生再读一次,读正确。

〉师:这四位同学经过努力都能够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能做到吗?(齐读课文。

)2、师:听你们读得那么津津有味,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好吗?我读半句,我停下来你们马上接上来,好吗?(好)(师生合作读课文):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括号中的话由学生读〉师:读了这四节诗,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点击课件红色显示相同部分)生:都是尖尖、圆圆,这样两个字一样的。

生2:都有他对谁说。

生3:都有我是什么天。

师:你们真有火眼金睛,能发现这么多一样的地方。

师总结:这四节诗都写了:(什么)(怎么样),他(怎么样地)说:“我是(什么)。

”[评:通过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很快能发现四节诗这间的共同点,这为后面背诵课文作了铺垫。

]第三关:背课文师:你能不看书,看着课件上的图和这个句式把课文背下来吗?a.自由准备b.指名背c.齐背[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

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

设计的这一背诵环节,不仅是想让学生积累语言,更主要是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基本框架为后面创编诗歌作好铺垫。

通过背诵诗歌,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入学生的口语。

这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

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形式。

】第四关:感情朗读课文师:课文你们会背了,老师总觉得你们读书的声音少了点什么?你们知道少了些什么吗?生:我们读书还不够好听。

师:对呀,你们读书时少了点表情,少了点动作,少了点用心读书的味道。

所以就没那么好听了。

师:这样吧,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看谁能读得让大家都听得哈哈笑。

a自由准备,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和别人一起。

b指名表演:1、师:春天那么美,谁来表演读春天的诗?〈生上台表演〉师:我看到你给他鼓掌了,为什么?生:他读得很好听。

师:我们光说好听还不行,要说出哪里好听。

生:他“尖尖”读得很轻,很好听。

师:你呢,你给他打几分?生:9分。

师:为什么,那一分扣在哪里呢?生:他没有动作。

师:你能给他加上动作吗?〈生表演〉师:怎么样?(全班鼓掌)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评: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

]2、师:谁来表演读夏天的诗?〈指名上台读〉师:谁来给他打打分数。

生:他没有动作也没有表情,打8分。

师:谁能打10分。

〈再指名读〉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哪里读得特别好?生:他夏天的“夏”读得特别重。

师:是呀,读得多好呀,你们能跟他读得一样吗?生:能!〈齐读〉[评:这种给朗读者打分的朗读评价方式,学生较易掌握而且也比较喜欢参与,这使学生能很好地去倾听别人,提高自己。

]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谁来读读秋天的诗。

(指名读)师: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他没有把“鞠着躬”表演出来。

师:你能表演吗?〈生表演〉师:他表演得怎么样?生:好。

师:你们有什么想问这根谷穗的吗?〈师指着台上的学生〉生:你为什么要鞠躬呀?师:是呀,你为什么要鞠躬呀,小谷穗?生:到了秋天,我身上长出了好多的谷子,很重,所以我就鞠躬了。

师: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你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我们来齐读这一节。

[评:这里通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给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1、师:冬天调皮的雪人娃娃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谁来读读冬天的诗?(指名读)师:你给他打几分?生:9分,因为他读得不够顽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