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认识过程,找出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知不足而后学,学好后再去用。
如此反复,有助于个体知识结构的不断合理。
同时,吸收经验教训,改变策略,提高了个体解决问题的水平。
2、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
遭遇挫折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活动,说明个体的承受力强,一个人历经艰辛,遇到的挫折比较多,那么他对挫折的承受感也随之增高,一次次挫折及其应对措施,日积月累,奠定了以后他面对挫折的策略及心理准备。
这种预期可以大大降低挫折的程度,而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真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3、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
为了摆脱挫折,人们常常被驱使去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
挫折是一种内驱力,生活中的强者往往为挫折所激发出强大的身心力量。
虽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发奋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面对挫折,每个人解脱的行为是不同的。
消极应对行为是攻击行为、固执行为,倒退行为和厌世行为。
积极的应对行为表现为升华行为,增强努力行为和改变策略再作尝试等。
生活中的强者往往采取后一种行为。
如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孔子因厄运而著《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屈原被贬而写《离骚》……这些都是“化悲愤为力量”,是心灵升华的典范。
正如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所说的:“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
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
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
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
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
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
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
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
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思路提示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夏衍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
——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美〕爱默生失败乃成功之母。
——俗语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德〕贝多芬经典素材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
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
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 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 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
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
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
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
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
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
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
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
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
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
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
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
“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
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
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
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
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
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
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 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
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
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
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
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
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
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
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
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
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
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
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
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
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