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您的手机关机吗?
(一)前言:
从前,手机也和我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近两年,不知不觉中,不少人关机的频率越来越低。

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何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二)正文: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及面对面访问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江苏科技大学在校学生,共收到224份有效答卷。

问卷问题及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您的手机关机频率?
D.其它
3(1.3 %)
C.每天关机17(7.6 %)
B.每周关机一次
29(12.9%)
A 一除特殊情况外,几乎不
关机
在224份答卷中,78.1 %的受访者除特殊情况,几乎从不关手机。

7.6 %的受访者会每天关机,12.9 %的受访者每周关机一次,1.3 %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室友称自己从上大学开始,就没有关手机的习惯了。

“一般只会在考试的时候,或者参加某个特别重要的活动时,才会关掉手机。

平时从来不关机”。

学习压力和社团活动,都不允许他关机。

“别说关机,就算去上卫生间,也一 定要拿着手机”。

他表示有时候很想关机一整天,不受任何打扰,也不去刷微博和朋友圈, 安安静静地做点想做的事,可现实情况不允许。

“现在很多工作事务都是通过 聊天软件沟通的,尤其是聊天群,如果老师在里面发了消息,回复速度能体现 个人的效率”。

乙您关机频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限选两个)
A.担心遗漏重要信息或电话(74.5%)
167
1幷睡前要玩手机(54.0%)
33
57
224人次共计448票次,74.5 %的受访者是担心遗漏重要信息或电话,54.0 % 的受访者因为睡前要玩手机,25.4 %的受访者出于工作学习需要,31.2 %的受 访者觉得每天开关机太麻烦,14.7 %的受访者表示有其它原因。

3.你认为你存在手机依赖症吗?
乩非常严章
109(43.7%) 另外,调研结果显示30.8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 症”,其70 D ■每天开关机太麻
JKI31.2%)
C.工作学习需要(254%) U.不存在
46 (20.5 %) P.—般 69
中,48.7 %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严重。

20.5 %的受访者认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自己并不存在“手机依赖症”。

4.您为什么依赖/不依赖手机?(各选一项)
A+方便工作生活<37.1%>
83
D.苴它<23.7%)打61Bjh强情感联系(27.2%)
C.及时了解资讯<12.0%>
面对“手机依赖症”,37.1 %的受访者认为即使自己不想依赖,为了工作生活也不得不“依赖”;27.2 %的受访者认为对手机的依赖其实是对家人朋友的依赖;12.0 %的受访者认为世界瞬息万变,时刻查看手机能让我们获得最新的资讯。

剩下的同学给出的原因有玩游戏,听音乐等。

A.影响做事效率(39.7%)
69
D.其它(18.3%)北“ 少当面交(32.2%>
41 “
C.危害身体健康<9.3% >
同时,32.2 %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冲淡了过去的人情味儿,人与人之间
反而更疏远了; 9.8 %的受访者指出长时间看手机对健康无益;39.7 %的受访者认为手机是工作学习中的效率杀手。

(三)结尾:
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
主观原因: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种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

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

通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现对手机依程度与自制能力反相关。

大学与其他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别。

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

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所以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

客观原因:一是对外的诱惑。

不仅包括大学中玩手机的氛围的影响,手机本身功能不断完善更加丰富。

大学里课程少,很多人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

电子技术的先进性。

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

手机娱乐功能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

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

大学生是处在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

把人际间的沟通通过手机来完成,手机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的人际直接沟通。

或者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通过游戏聊天来排遣。

2、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的影响
(1)大学生消费观造成了偏差,盲目从众,用手机在虚拟世界排遣无聊和空虚,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2)不利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

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会对皮肤有刺激。

手机辐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3)相比生理健康影响,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一些对手机依赖性严重的人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当长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

经常担心手机没电,会出现幻听。

焦躁不安、抑郁、脾气会变得暴躁长时间没精神等。

3、解决对策
依赖手机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其实,把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节省出来,可以做些更健康、也更有意义的事。

大学生自身:
(1)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素质和认知水平,充实社会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

多参加积极的课外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与人的直接交流,增强自信心。

学校及社会方面:
(1)加强“手机依赖危害”的宣传教育。

对其有相关依赖性的学生较强心理辅导工作。

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创建校园文化。

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趣味活动,以展现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
新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