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峡同步练习
一.解释下列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
...处
3.、.重岩叠嶂.
4、自.非亭午
..夜分
5、不见曦.月
6.、.至于夏水襄陵
..
7.、.沿溯
..阻绝.
8、或.王命急宣
9、虽.乘奔御
..风
10不以疾
..也
11素湍
..绿潭
12回.清倒影
13绝巘
..多生怪柏
14飞漱.其间
15..清荣峻茂
....
16良.多趣味
17睛初霜旦.
18林寒涧肃.
19属引
..凄异
20空谷传响.
21哀转久绝.
22故.渔者歌曰
二.解释下列虚词:
1、春冬之.时
2、飞漱其.间
1
3、其.间千二百里
4、其.实味不同
5.其.如土石何
6.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以.故东徙
8.以.至于斯,
9.以.待饥者而食之
10.以.君之力
11吾欲辱之,何.以也
1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三.在译句后面,用“√”、“Ⅹ”判断下列翻译的对错。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下的航路被阻绝了。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持续不断,格外凄凉。
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声音,悲哀婉转到了极点。
四.用“√”、“Ⅹ”判断下列文意理解的对错。
1.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2.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3. 文章第三段着重写春冬时三峡之趣,从俯视、仰视多个视角表现景物特点,描写景物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