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仪器站
观测次序
标尺读数
A 尺读数
B 尺读数
高差 (a-b)
/mm
i 角计算
1
164.655
180.719
2
654
719
A、B 标尺间的距离 S=20.6m
J1
3
655
719
Δ=(a2-b2)
4 中数
655 a1=164.655
718 b1=180.719
-(a1-b1)=-0.282mm +51.58 i″=10Δ=2.82″
之间的距离不超过 100 米,在加点位置设立测量标志,埋设标石。
五.仪器检验
规范规定的检验 (1)测角、测距仪器光学对点器检验。应在观测之前进行检验。 (2)水准仪器 i 角误差检验;水准标尺基辅读数常数测定;一对标尺零点差差 测定;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测定。前 3 项检验应在水准测量前进行。 这些检验我都参加,记录的数据为: 1.水准仪器 i 角误差检验:
085.295 386.814
3
பைடு நூலகம்
085.294 386.815
085.295 386.815
128.840 430.399
1
128.840 430.400
128.840 430.399
103.728 405.260
Ⅲ
2
103.728 405.260
103.728 405.261
085.322 386.898
301.558
301.5605
注:一对标尺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平均值为 3015.48mm,与名义值 3015.55mm 差-0.02mm
测定的读数差常数与名义值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应不超过 0.05mm。 0.02mm<0.05mm,所以这一对水准尺合格。
六.GPS 静态相对定位测量
1.使用仪器:GPS 接收机 2.观测方法:五个班联合作业,共同完成 GPS 外业测量工作。
基辅差 301.5512 301.5522 301.5641 基辅差 301.5516 301.5648 301.5651
386.892 386.891 386.892 430.305 430.305 430.304 405.159 405.159 405.159 386.749 386.750 386.750
1
120.634
137.080
校正后 A、B 标尺上
2
635
080
正确读数
J2
3
635
082
a′2=a2-2Δ
4
635
080
=b2+a1-b1
中数
a2=120.635
b2=137.080 +54.40
b′2=b2-Δ
对于精密水准仪,要求 i 角小于 20″。超出限差时,必须对其进行校正。 算出 i″=14.1″<20″,所以检验合格。 2.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的测定: 检验步骤:
4
8
6
3786998.993 0.001 12256.715 0.001 0.001 0.001 0.000
405.2458
3
085.294
396.8591
1 号尺零点差 2 号尺零点差
0.0129
0.0125
0.0336
0.021
-0.0039
-0.04
085.352 085.352 085.353 128.758 128.757 128.757 103.610 103.610 103.611 085.190 085.190 085.191
3
085.322 386.898
085.322 386.897
成果计算如下:平均数
桩号
1 号尺基本分划 1 号尺辅助分划
1
128.8397
430.3909
2
103.7146
405.2668
3
085.255
386.8191
桩号
2 号尺基本分划 2 号尺辅助分划
1
128.8268
430.3784
2
103.6810
*****
*****
8
0
0
E10 3784070.114
11258.481
*****
*****
2
0
0
3788200.658 0.001 12979.431 0.001 0.002 0.001 0.001
I2
1:47:31
4
9
2
6
5
9
6
3787755.031 0.001 12313.118 0.001 0.002 0.001 0.001
检验步骤: 如上图所示,在一平坦场地,选择一条长为 61.8m 的直线 J1、J2,将其长
度等分成三段,在 A、B 处打入木桩,并钉上圆帽钉作为立尺点。 在 J1、J2 处先后架设水准仪。精密整平后,瞄准 A、B 亮点上所立水准尺,
照准、读数四次。在 J1 点设站时的 A、B 水准尺上四次读数之中数记为 a1、b1; 在 J2 点设站时四次读数之中数记为 a2、b2。将 A、B 水准尺上消除了 i 角影响后 的正确读数记为 a′1、b′1、a′2、b′2。 表格如下:
405.246 405.246 405.246 386.745 386.745 386.745
103.710 103.710 103.710 085.340 085.340 085.340
405.300 405.301 405..301 386.936 386.936 386.936
128.842 430.400
I20
0:35:22
2
8
7
6
4
8
6
3787671.217 0.001 12431.116 0.001 0.002 0.001 0.001
I21
10:53:04
4
8
0
7
5
8
7
3788071.233 0.001 12876.486 0.001 0.002 0.001 0.001
I3
8:44:02
3
8
6
6
测回 Ⅰ
桩号 1 2 3
1 水准标尺读数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 辅—基
430.374 128.837 430.374 128.837 128.836 430.373
2 水准标尺读数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 辅—基
128.851 128.850 128.850
430.410 430.410
430.410
103.698 103.698 103.698 085.148 085.149 085.148
这次的实习是关于“大地测量学”和“GPS 及现代定位技术”为主,在计算 过程中也会用到相应的一些“平差”知识。为了加强一级导线以及二等水准测量 的能力,观测数据的概算,评估。 3.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九号区域 实习时间:
外业测量任务时间:2010 年 7 月 7 日-2010 年 7 月 13 日 内业概算及平差计算处理时间:2010 年 7 月 14 日-2010 年 7 月 19 日 4.实习的组织和安排 这次实习中,我被分在我们班第一组,我们组一共有六个成员,其中有组长 和副组长个一名,由高超担任组长,邢小平担任副组长,其它成员还有陈宇,蔡 栋,陈智枫,李关平。
3.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 Compass 软件进行基线向量的结算。步骤如下: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预处理
基线解算
4.最终提供成果:
平面坐标
GPS 网平差
中误
误差椭圆
站 北向(x)/中误差 东向(y)/中误差
点
(m)
(m)
差
ET(度:
(m) E(m) F(m) 分:秒)
E08 3787813.059
13642.035
陈智枫,李关平,蔡栋)。测区为九号区域闭合路线。
4.GPS 观测
每个组的副组长抽出后组成 GPS 小组。副组长为 GPS 测量小组,测量 E088 点。
四.参加选点、埋石工作
在实地确定控制点的具体位置,以及存在情况,力争做到点位安全可靠,通视 方便,便于观测和保存。在已给点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加点,使相邻两个控制点
一. 实习地区一般情况介绍
1. 实习地区所在地理位置 实习地区为矿大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九号区域。GPS 点有两
个,分别为 I38 和 I39 点,基本上是绕着梅苑宿舍,研究生公寓和第三食堂周围 构成一小的闭合环。 2. 交通情况
所有已知点都设置在柏油路上,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比较方便。 3. 地形地物(包括植被)概况
三. 控制网的布设、作业计划和作业组织
1. 控制网(GPS 网、导线网、水准网)示意图 (1)GPS 网示意图:
以上为南湖校区实习基地控制网与编号示意图。 GPS 测量的点为 I2、I3、I20、I21、I38、I39、I42、I50、I67、I68、I76、I77、 E102、E088 (2)导线网和水准网:
GPS 测量的点为 I2、I3、I20、I21、I38、I39、I42、I50、I67、I68、I76、 I77、E102、E088
每时间段 45 分钟;数据采样间隔 10-15 秒 GPS 观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捕获 GPS 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跟踪、处理和量 测,以获得所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天线安置完成后,在离开天线适当位 置的地面上安放 GPS 接收机,接通接收机与电源、天线、控制器的联接电缆,并 经过预热和静置,即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1
128.843 43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