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十一 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专题十一 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专题十一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专题解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是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重要方式之一。

克伦威尔、华盛顿、林肯、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资产阶级革命领袖有力地推动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体现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革命过程中一系列法律文献的颁布,使各国确立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和法治精神,对西方政治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贡献及评价的考查,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的考查在历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多次出现。

【考点梳理】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社会矛盾激化。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原因: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影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发展,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2)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①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②查理一世:任意征税,把持专卖,解散议会。

2.过程(1640~1688年)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1642年内战爆发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成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3.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和反复性:①表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②认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往往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也是这样。

4.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君主立宪制的含义: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

(2)《权利法案》的颁布:①时间: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②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内容: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④作用和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历史意义和影响:①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使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②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二、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北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北美主要居民:印第安人、欧洲移民、非洲黑人奴隶。

②状况:北部资本主义和南部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形成统一市场和统一民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成为独立战争的领导阶级)(2)英国在北美实行高压殖民统治:①目的:把北美变为其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②表现:英国向北美各殖民地征收苛捐杂税,缓解其在殖民战争的财政困难。

2.过程(1775—1783年)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1775年4月18日来克星顿枪声(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军:组建陆军,华盛顿为司令)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建国)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1781年约克镇战役(胜利)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结束)(3)特点: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双重性质(4)重要文献《独立宣言》(杰斐逊起草):①内容: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意义: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

《1787年宪法》:①内容: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②意义:开创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5)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的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美国内战1.美国领土扩张:①方向:由东向西;②方式:购买、吞并、抢占;③西进运动: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但带有殖民扩张的色彩,给印第安人带来苦难,成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联系:中国西部大开发是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表现)2.南北矛盾:①实质:两种经济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原料和市场等方面成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②表现:关税问题、奴隶制的存与废的问题、西部领土问题。

(焦点:奴隶制的存与废)③激化:废奴运动3.南北战争(1)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时间:1961~1865年。

(3)重要文献: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的法令。

①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战争的胜利。

②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宅地法》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任何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人只要交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

③作用:《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4)结果: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南北战争结束。

(5)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美国内战,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上都统一起来,促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

美国的国家和民族统一得到维护,为其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历史认识(1)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林肯同情黑人奴隶,竞选时主张限制和逐步废除奴隶制,目的是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立即废除南部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战局,赢得战争胜利,维护国家统一。

(2)林肯维护国家统一: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并最终通过武力的方式,取得战争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说明武力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有效方式。

(我国对台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法国大革命1.原因:①启蒙思想的动员作用;②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第三等级对封建等级制度严重不满(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④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2.过程(1789—1794年)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开始)1789年7月制宪会议发表《人权宣言》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初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5月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专政(高潮)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结束)3.特点: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战争,不断将革命推向高潮,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大革命。

4.重要文献:《权利法案》规定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要求。

5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统治的确立: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又称拿破仑帝国。

2.拿破仑统治的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3.对内政策:采取一系列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

1804~1810年期间,制定和颁布《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对外战争:①前期多次打退反法同盟的进攻,维护法国利益,是正义的革命战争。

②后期发动对外的侵略战争,控制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非正义的侵略和争霸战争。

③1808年,侵占西班牙,法兰西第一帝国盛极一时。

1810年远征俄国,敲响帝国的丧钟。

1814年,莱比锡战役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彻底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四、中国辛亥革命(1)时间:1911年(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意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归纳整合、难点解析与开放性问题】一、如何评价华盛顿、拿破仑、林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是什么?1.评价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美国第一任总统。

他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在他的主持下,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总统后,放弃了继续担任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居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他坚持民主,不贪恋个人权利,他的高尚品格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无愧于“国父”的称号。

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2.评价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在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对内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采取各种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制定和颁布《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有进步作用。

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早期是为了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是正义的革命战争,后期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

他的对外战争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将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地区,但他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