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件第4课
课前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 2.井田制
__氏__族__公__社____所有。
形成
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国王把 __土__地____层层分封;受封 者可世代享用土地,但不得转让与买卖,要向国王交纳
___贡__赋___
性质
时间
春秋时期
是一种土地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
课堂合作探究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及影响
1.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大量农民破产,稳固农业生 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利用税收制度 抑制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 限制,对其穿衣、乘车等都有严格规定。
D.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 材料信息是:皇帝的功劳,在于勤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重 视农业生产,减少商业活动,这样农民就能够变得富裕,普天之下的百姓,就 能集中心志,不去作乱。由此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 会的稳定,故C项正确;秦朝历经二世而亡,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 期,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指的是经不起天灾和人祸,故D项不符合材 料信息。
2.影响 (1)积极: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侵略的日益迫近 和愈加狂暴,初期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 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使封建统治者日益故步自封、夜郎自 大。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
学习目标诠解
2
课前自主学习
3
课堂合作探究
4
随堂达标训练
5
课时作业
学习目标诠解
时空坐标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在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基 本史实前提下,理解古代经济政策的时代特点,构建正确的时空观念。 2.唯物史观: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发展演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受政 府政策不断变化的影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
___法__律___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
私有制。
(2)弊端——土地兼并
①
__政__治__经__济____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②解决方式:北魏至唐朝前期的政府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按__人__丁____和
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但都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学习反馈】
1.(判断)井田制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
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 济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
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 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
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答案] 提示:经济主张:重农抑商。根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 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严重后果:不利
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 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
2.(判断)鲁国的税制改革推动了土地私有化。
(√)
3.(思考)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都非常重视土地问题,采取种种措施来制止土
地兼并,均田制是其中的典型举措。均田制能否根除土地兼并的问题,为什
么? 试 答 : _不__能__。__均__田__制__是__在__不__触__动__封__建__土__地__私__有__制__前__提__下__实__行__的__,__所__以__不____
__国__有__制
瓦 原因 __私__田____;周室衰微, ___兼__并__战__争___频繁,土地转让 度
解
关系进一步发展
标志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 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 __土__地__私__有____的合法性
3.封建土地私有制 (1)确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法,
①妨碍□20 ___海__外__市__场__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21 __世__界__潮__流____。
【学习反馈】
1.(判断)“海禁”是停止一切对外贸易。
(×)
2.(判断)“海禁”与“闭关锁国”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
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 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 材料一中乾隆帝认为中国物产丰 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 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 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 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__恩__惠____。 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 说明: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 开 设 洋 行 , 俾 得 日 用 有 资 , 并 沾 余 自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润。”
2.影响 (1)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小农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 稳定。 (2)消极: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维护了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 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
__可__能__真__正__限__制__土__地__兼__并__;__土__地__兼__并__的__根__源__是__土__地__私__有__制__。_
知识点二 “重农抑商”
1.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11 __工__商__业____的发展。
2.原因:商人积聚大量财富,势力越来越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 政权统治。
2.(判断)“重农抑商”政策一直起消极作用。
(×)
3.(思考)贾谊《新书》载:“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
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其核心观点是什么?贾谊论述此观
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试答:___核__心__观__点__:__重__农__抑__商__。__根__本__目__的__:__维__护__并__巩__固__封__建__统__治__。___
主题二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 因。 (2)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 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3)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满清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 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材 料 一 表 明 西 汉 初 年 政 府 采 取 ___抑__制___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命贾人
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限制, 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提高其所交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许其子孙为官等。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 思考: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
3.(思考)怎样正确认识“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试 答 : __从__总__体__上__说__是__闭__关__自__守__,__但__并__不__是__禁__绝__中__国__的__对__外__贸__易__,__一__概__排__ _斥__西__方__事__物__、__封__闭__边__界__,__而__是__严__格__限__制__对__外__交__往__。___
思考: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材料二中黄遵宪为什么
材料二 著名爱国诗人黄 说“此事实大错”。此“大错”对我们有何启示?
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答案] 提示: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 方式的成长,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近
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 代的落伍。启示:“闭关锁国”妨碍了自身的发展,
大错。”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
展进步。
〔对点巩固2〕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
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D)
C.加快了收复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项。A项是目的,不是影
【漫画解史】 鲁国“初税亩”
【历史纵横】 (教材第16页)材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晋时,土地兼 并相当严重并且十分普遍;二是当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抑制兼并,但是 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抑制兼并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 题。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资料回放】 (教材第17页)这段文字阐述了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 因。汉代的大商人囤积居奇,小商人投机钻营,他们男不耕女不织,不用付出 农民的劳苦,却购得很多的田地;他们因富足而结交王侯,权势大过官吏;他 们兼并农民土地,迫使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鉴于此,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
【图解历史】 “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知识点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18 __倭__寇____,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19 __互__市____,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
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 (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
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2)明清
①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16 __专__卖____制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