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劈开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

骨劈开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

骨劈开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目的:采用骨劈开技术进行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1例上前牙种植患者,牙槽嵴宽度均在3~4 mm,共27个种植牙位,采用骨劈开手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修复,术后随访一年,比较治疗完成时和一年后复诊时的红色美学指数(PES)。

通过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和修复体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骨劈开技术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结果:种植体一年后成功率92.6%,红色美学指数从(9.60±0.74)变为(10.20±0.85)。

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骨劈开技术能够使牙槽嵴宽度不足的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implant by bone splitting technique in anterior edentulous zone.Method:21 patients with 27 Ankylos impla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labial-lingual thickness of alveolar was from 3 to 4 mm for everybody,the operation was placed after splitting the bone immediately and constructed with th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 year after restorations and the PES value after restorations and 1 year later were measure for comparison.X-ray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were taken to observe the gingival tissue health and stability of the implant.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implant by bone splitting technique in anterior edentulous zone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implant was 92.6%.The PES was changed form (9.60±0.74)to (10.20±0.85)one year later.Conclusion:The techniques of bone splitting is a effective method for alveolar bone augmentation and could obtion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s of implant in the asthetic zone for right cases.[Key words] Bone splitting technique;Anterior edentulous zone;Pink esthetic score;Implant前牙美学区是微笑时暴露的牙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区域,此区域牙齿缺失十分常见,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长时间不进行修复治疗甚至会对患者的正常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传统的活动或者固定修复技术都有明显的缺点,近年来,种植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已经被认为是牙齿缺失的首选修复方法,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

前牙美学区进行种植修复时,缺牙区部位牙槽嵴经常呈刃状,基骨骨量不足,而植入种植体需要唇舌向有足够的骨量,才能保证种植修复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所以牙槽嵴萎缩区域的种植,经常采用骨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使牙槽嵴骨增量[1]。

该技术扩大了前牙种植修复的适应证,也克服了Ⅰ期植骨Ⅱ期种植的缺点,并可得到较好的种植效果[2]。

本研究采用Ankylos种植体系统行骨劈开术进行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并进一步分析讨论骨劈开术在前牙区进行种植修复的红色美学效果影响及该技术在临床种植手术中的操作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0月江门市口腔医院种植科接收的美学区缺牙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23~74岁。

口腔内检查牙槽嵴明显变窄,CBCT检查缺牙区的骨质良好,可利用的牙槽嵴高度均大于12 mm,颊舌向厚度在3~4 mm,所有患者均无种植手术禁忌证,植入27颗Ankylos种植体,22颗种植体为3.5 mm×11 mm,5颗为3.5 mm×14 mm,所有受试者在临床治疗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种植系统材料Ankylos种植体及相应的种植体植入系统(费亚丹集团股份公司,德国),骨替代体: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北京意华健科贸有限公司,中国),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海奥修复膜(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

1.3 种植手术过程术前摄CBCT,确定术区牙槽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骨量,初步确定种植体的植入位置。

常规口腔清洁、消毒,使用碧兰麻骨膜下局部浸润麻醉。

牙槽嵴顶正中偏腭侧约2 mm切开黏骨膜,翻瓣,暴露牙槽骨,去净牙槽骨表面软组织,球钻平整牙槽嵴顶,形成平整的牙槽嵴顶部平面,薄刃骨凿于唇侧在缺牙区距邻牙2 mm处垂直断离皮质骨,高度约9 mm再以腭侧骨皮质为支点将薄刃骨凿轻轻敲击进入至刻度7~8 mm处,沿牙槽嵴顶依次劈开,退出骨凿前用力向腭侧撬动骨凿,将唇侧骨板基骨区形成柳枝状骨折。

先锋钻确定种植方向,方向尽量与修复体长轴方向一致,逐级备洞至需要直径,植入Ankylos系统种植体,将唇侧骨瓣塑形复位,修整骨突和骨缘。

骨板间隙充填自体骨和成品骨粉,使唇侧骨壁平整,种植体颈部骨质覆盖完整,然后覆盖海奥修复膜,黏膜无张力缝合[3]。

术后常规口服止痛药1~2 d,抗感染药物3~5 d,7~10 d复诊拆线,氯己定漱口2周。

种植手术5~6个月后,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并行Ⅱ期手术,安装牙龈成型器,两周后印模制作固定义齿并安装就位完成修复后,进行红色美学指数分析,负重一年后来院复查,检查种植体存留率和稳定性,并再次进行红色美学指数分析记录。

1.4 红色美学指数评分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评估指标红色美学指数(the pink esthetic scores,PES)包括7个参数,即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软组织形态、牙槽突外形、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每个参数等级有0、1、2三个等级,2代表最佳,0代表最差,总分最高为14,最低分为0,分别代表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疗效最佳和最差[4]。

其中近中、远中龈乳头按照完整、不完整、缺失进行评价,其他指标则是通过与邻牙或相近的牙进行对比评价,评分时由一名医生在相同的室内环境及设备条件下进行。

2 结果本研究27枚种植体于一年后复查,2个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明显,大于1mm,牙龈萎缩明显,影响美观。

其他25枚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均小于1 mm,周围软组织健康,无松动或脱落,无明显炎症及瘘管,X线根尖片及曲面断层片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种植体周围无进展性骨吸收,患者无诉疼痛或麻木等症状。

根据种植体成功标准,成功25枚,成功率92.6%,27颗种植体种植修复完成时的红色美学指数基线水平均值为(9.60±0.74),一年后复诊时红色美学指数评分为(10.20±0.85)。

3 讨论骨劈开技术在1992年第一次被Simion等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学,从那以后经历了数次改良和完善,现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成功率较高[5-6]。

本技术可以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就是皮质骨的弹性。

上前牙唇侧骨弹性较好,骨劈开术后容易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青枝骨折,相比较来说下颌皮质骨弹性差,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对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骨皮质弹性稍差,发生皮质骨裂纹的可能性增大,虽然临床上并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医生处理这样的老年患者时,手术操作应该更加谨慎。

牙槽骨中骨松质对手术成功、术后愈合效果都非常重要,如果皮质骨之间的骨松质充足时,手术的操作会比较容易,但是两皮质骨之间骨松质不足时,皮质骨发生折裂的可能性会增大,松质骨少时术区血供不足也容易造成术后种植体的松动脱落。

另外,当牙槽嵴根方宽度不够,难以容纳种植体根部直径,则易发生种植体唇侧穿出,很难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

所以在适应症选择时,不但要考虑牙槽嵴的宽度,同时医生对患者骨质的质量应该有个总体评估把握,这可以避免手术的盲目性,明确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方向,提高手术成功率。

前牙美学区缺牙间隙一般较小,如果缺牙间隙不足时,唇侧骨劈开的垂直切口就会受到限制。

唇侧骨垂直切口的位置一般要求距离邻牙牙根要有 1.5~2 mm,如果过于接近,则可能造成邻牙的损伤,使邻牙在手术后出现松动和咬合不适,严重时可能会长期咬合痛,但是如果太远则会使对种植修复造成困难,使青枝状骨折片过窄,增加断裂的可能,也会影响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和修复后的红色美学效果,因此手术操作中选择合适的骨皮质垂直切口位置至关重要,唇侧骨如果过窄可以通过结扎丝固定等方法,维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骨劈开后,种植体和骨粉等材料使牙槽骨顶端的宽度明显增加,软组织要求进行无张力缝合,所以手术开始之前就应该对软组织的处理充分考虑,提前进行手术设计[7]。

有些患者软组织宽度不足,而腭黏膜弹性较差,无张力缝合手术切口较困难,对于此类患者虽可以唇侧减张缝合,但是上唇因为语言和进食等活动牵拉力较大,最易引起伤口裂开胶原膜暴露等。

所以最好考虑从腭侧做转移瓣,其具有提供给术区丰富血管,保证手术切口无张力缝合等优点,也很少影响患者的前庭沟,减少并发症,使附着龈形态,颜色,质地尽可能的接近自然,最终使种植修复治疗取得更好的红色美学效果。

对于种植美学的评价现在临床有较多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公认的客观评价标准,2005年Furhauser等提出使用红色美学指数(PES)评价种植修复治疗后软组织效果,这个方法主要选取代表软组织效果的7个评估参数,每个评估参数量化分为0、1、2三个等级进行评价,此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可信度高,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结果显示,PES值基线水平均值为(9.60±0.74),一年后复诊时为(10.20±0.85),与参考文献[8]研究结果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