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建年产5万吨复混肥厂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年产5万吨复混肥厂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年产5万吨复混肥厂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新建年产5万吨复混肥厂生产线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4、法人代表:5、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6、建设地点:7、建设规模:年产5万吨复混生产线工厂规模8、建设周期: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9、主要建设内容:车间、仓库、职工宿舍及食堂、以及其它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1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6万元,流动资金469万元,项目总投资额775万元。

1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775万元筹措方案,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包括项目流动资金469万元由企业自筹。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企业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复混肥料,年可创销售收入9000万元,总成本8362.14万元,年总利润255.87万元,投资收益率34.98%,投资利润率33.01%,投资回收期:3.03年。

二、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项目单位有良好的技术队伍和管理。

2、ⅩⅩ县为农业大县,复混肥料产品有良好的市场条件。

3、原料供应可以得到保障。

4、工程方案合理、工艺技术先进、设备选型科学、投资来源可靠。

5、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2004年,我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成为了全县农民种田的首选。

农民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使水稻平均亩增产39.8公斤,增长7.56%,增产明显。

现在农民种田离不开了测土配方施肥,把它视为夺取稻、油、棉等农作物丰产的“灵丹妙药”,根据配方生产的复混肥成了农民的抢手货,许多外县农民都前来抢购,幅射面很广。

现按水稻播面58万亩,油菜播面10万亩,棉花播面2万亩,花卉苗木播面2万亩,共计72万亩,平均按每亩用复混肥50公斤计,年总需复混肥量3.6万吨。

此外,周边县市如高安、上高、宜丰、靖安、安义、铜鼓等都没有建类似的肥料厂,这些外县的复混肥订购量都达3万吨以上。

因此,按配方生产的复混肥不仅县内有较大的销售市场,而且县外也有庞大的销售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提出项目建设具有较多的条件,为地方农业生产解决诸多问题,为农民提供用肥保障。

特此,提出新建年产5万吨复混肥厂项目建设计划。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奉新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为适应市场需求,发挥奉新的粮食生产优势,奉新县举全县之力,实施了优质米产业化工程。

复混肥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因此发展复混肥生产对推动奉新县及周围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项目建设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江西省是全国主产稻区之一,水稻是江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优越的水稻生产自然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水稻生产一直是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大了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力度,并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的发展战略,大力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稳定增长机制。

稳定粮食生产和发展其它农业产业,各种农用肥料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规划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基础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复混肥是奉新县农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全县总的地势为西部高峻,渐次向东部倾斜,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山区丘陵县。

属半山区半丘陵地貌,呈“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布局。

全县辖区面积为1642平方公里。

全县十八个乡(镇、场、管委会、办事处),全县总人口30.2万人,其中农业人员22.5万人,农业劳力10万个以上。

2006年全县水稻播面达58万亩,总产稻谷5.25亿斤,油菜播面10.5万亩,总产油菜籽1020万斤。

2、水文地质河的一条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境内。

露地层主要为第三系红岩、第四系冲积层、雪峰期岩浆及混合岩等,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红砂岩及花质岩风化物,林地土壤主要有山地黄棕壤、黄壤和红壤三种,土层厚度平均为60—80厘米。

为传统的农业县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气象ⅩⅩ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7.2度,最高气温为40.4度(1996年8月11日),最低气温为-15.8度(1991年12 月29 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66,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多年平均风速为2.1m/S,历年实测最大风速成为19m/S,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0—260天;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802小时,平均每天5小时左右。

4、交通、通讯5、电力6、社会经济状况二、原材料供应保障条件生产复混肥所需的氯化铵、氯化钾、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等原材料,市场上敞开供应,可确保所需。

三、生产技术的保障本厂的法人系农业局土肥站副站长,农艺师。

本厂的技术依托土肥站,土肥站有技术人员6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名。

土肥站内设有土化中心,专负全县土样取获、检测,可为企业提供技术保障。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规模及指导思想为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奉新县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情况,农民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使水稻平均亩增产39.8公斤,增长7.56%,增产明显。

现在农民种田离不开了测土配方施肥,把它视为夺取稻、油、棉等农作物丰产的“灵丹妙药”,根据配方生产的复混肥成了农民的抢手货,许多外县农民都前来抢购,幅射面很广。

现按水稻播面58万亩,油菜播面10万亩,棉花播面2万亩,花卉苗木播面2万亩,共计72万亩,平均按每亩用复混肥50公斤计,年总需复混肥量3.6万吨。

此外,周边县市如高安、上高、宜丰、靖安、安义、铜鼓等都没有建类似的肥料厂,这些外县的复混肥订购量都达3万吨以上。

因此在奉新县确定拟建一个5万吨的复混肥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厂址选择根据项目选址的要求,在比较各种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本复混肥厂建设在ⅩⅩⅩⅩ(县郊),占地15.33亩,有利于生产与供应的方便。

三、生产工艺设计田间取样→土化中心检测→制作肥料配方原材料(尿素、磷酸铵、氯化胺、氯化钾、硫酸铵等) 按配方配料采购入库→检测养分含量→上机加工(搅拌→破碎→搅拌→转鼓选粒→烘干→冷却→抛光)→出机包装→入成品库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06年1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2007年1月开始建设,并要求2007年6月建成投产。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的依据项目建设根据计划总规模的地方经济技术指标,按一条年产5万吨复混肥生产线能力,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的。

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安装费、公用工程、绿色工厂达标费用、环境保护费用支出。

二、土建投资估算土建的主要内容为:主体车间、附属车间、半成品及成品仓库等,土建总投资估算为196.60万元(详见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

三、设备投资估算设备投资估算主要按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总投资估算为109.40万元(详见设备投资估算表)。

四、流动资金估算项目建成投产,根据生产能力的要求、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来考虑资金占用效率,在企业流动资金的配套上,尽量考虑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估算为469万元。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通过估算项目总投资额为7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06万元,流动资金为469万元。

项目建设总投资775万元筹措方案,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包括项目流动资金469万元由企业自筹。

第七章财务评价一、总成本估算尿素价1640元/吨、磷酸铵价1760元/吨、氯化钾价2020元/吨、硫酸铵价750元/吨、氯化铵价560元/吨,生产5万吨复混肥共需原材料费7720万元。

电费8元/吨,企业管理费占销售收入的0.3%,车间管理费占总投资的1%,机器设备年大修占固定资产的3%,年保险费占固定资产2%,劳务工资、福利、人身保险人均年12000元,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年折旧按固定资产的形成率95%,折旧20年完成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无货款,故无需减去建设期利息)(详见表三)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为8362.14万元,经营成本费用为8347.61万元,固定成本费用为285.34万元,变动成本费用为8076.8万元。

二、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费用估算1、销售收入估算复混肥料销售价格按现市场情况估算,每吨价格为1800吨,年总销售收入可达到9000万元。

1、年销售收入=年销售总量×销售价格=5万吨×1800元/吨=9000万元2、税金估算产品增值税率为17%,按国家的税收政策,增值税金按销售量进行计算。

年税金=销项税-进项税=年销售收入×13%-原材料费用、电费等成本×10% =9000×13%-(7720+120+40)×10%=382万元三、 利润总额=9000-8362.135-382=255.865万元四、 财务评价指标①投资净收益率=%100×+总投资年折旧年利润总额 =%100775535.14865.255×+ =34.89%②投资利税率=%100×+总投资年税金年利润总额 =%100775382865.255×+=82.30%③投资利润率=%100×总投资年利润总额=%100775865.255×=33.01%五、盈亏平衡分析生产能力利用率(BEP )=固定总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变动总成本)×100%BEP=%100--×年税金年总变动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固定成本=%100382-8150-9000.135122×=26.1%此表明本项建成投产后,仅需达生产能力的26.1%,企业就可保本生产。

第八章 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对于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进行防治,在项目设计中给予考虑,首先必须把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三废”处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本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由于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复混肥由各种无毒无污染的化肥均匀混合而成,其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