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供电公司工作总结和计划

市供电公司工作总结和计划

市供电公司工作总结和计划一、**年工作情况**年,公司上下紧紧围绕省公司、**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 __面保持稳定,电网实现跨越发展,服务品质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三个建设”全面加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年公司全年完成售电量52.93亿千瓦时,增长13.06%。

(一) __面保持稳定以本质安全管理为主线,从电网、管理、队伍入手,构建系统严密的安全防御体系。

抓风险防控,深入开展“三查三强化”专项行动,第三轮安全性评价的60项问题隐患均整改到位。

抓安全教育,组织安规培训841人次,推动作业人员的行为逐步向习惯性遵章转变。

抓现场管控,严格“四不两直”安全巡查、“同进同出”到岗到位制度,累计开展现场安全监察4694次。

抓设备治理,完成51项检修预试、大修技改任务,成功应对117.09万千瓦历史最高负荷的考验。

抓应急保障,圆满完成g20峰会等23项重要活动保电任务,连续安全生产6362天。

科学面对灾害侵袭,积极驰援兄弟单位,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称赞。

(二)电网实现跨越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做深做细项目前期。

深入调研、超前谋划,紧密衔接地方政府修编电网规划布局,变电站站址、线路走廊得到有效保护。

220千伏磐石、110千伏象阳、经开(乐滨海)、白溪、淡工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克难攻坚,全力推进电网建设提速提效。

110千伏柳南变增容、110千伏双峰、慎海输变电工程均于迎峰度夏前投产,抢建项目110千伏正泰光伏送出线路工程从开展前期工作到建成投产仅用时11个月,220千伏**电厂“上大压小”送出线路工程二、三阶段均按计划建成投产,110千伏象北输变电工程按计划顺利开工;220千伏芙蓉、110千伏东山、清江输变电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全年累计新增变电容量21.85万千伏安、在建68万千伏安、开工10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61.35公里、在建109.3公里。

加快城农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第一批、第二批新增城农网升级改造任务,开展公变超载、过载、低电压治理,改造低电压隐患台区118个,新建、改造中压线路227.56公里、低压线路267.81公里,新增配变345台,新增配变容量13.8万千伏安。

深化配网精益管理,全面实施配网网格化运维,圆满完成pms2.0系统精细化提升的问题整改。

大力推广地电位带电作业,配网故障率下降25.3%,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24%。

(三)服务品质明显提升(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深化综合计划编制、执行、调整、考核全过程闭环管理,强化项目计划与预算进度的双向互动,实现经营活动的可控在控。

全力推进增供扩销,开展电能替代劳动竞赛,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综合性电能替代支持政策,完成电能替代项目111项,实现替代电量1.32亿千瓦时,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

与**市经济开发区、港区签订电力发展合作的框架协议。

加快转资和用户资产接收,清理关闭长期挂账项目8。

开展仓库规范性管理,顺利通过省公司标准化仓库验收工作。

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深化营销精益化管控平台应用,完成业务质量问题整改,及时追补电费及收取违约使用电费。

加快营销台区同期线损问题数据整改,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达96.34%。

(五)“三个建设”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方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国企党建会议精神,召开公司第六次党员 __,完成公司“两委”换届选举。

全面启动党费补缴和农电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开展党员集中学习56次、专题讨论28次,获省公司督导组高度肯定。

1个项目获省公司效能监察比赛一等奖,微廉剧获省公司二等奖,《员工思想指数分析及应用》入选国网公司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党建云平台展播,1个课题入选国网公司政工工作调研报告。

企业文化方面,全面推进两级文化阵地建设,本部文化阵地“悦电之家”获评省公司十佳文化示范长廊;深化品牌建设,累计在《 __》、 __等高端媒体发稿12篇,品牌贡献位列省公司系统同类县公司第六名,创历史最佳成绩;年度社会根植项目入围国网公司项目库;落实离退休老同志两项待遇,确保“离职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开展特色团建工程,13家单位分获**市级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

连续八年获市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队伍建设方面,修订中层及后备干部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干部测评及后备干部民主推荐。

明确机关专职选聘规则,组织公开。

推荐4名青年骨干参加**公司第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选派1位青年骨干进藏帮扶,举办公司第一期青年骨干培训班。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全发展的能力不匹配。

本质安全要素保障不力,有管理被动、责任缺失现象,安全到岗到位流于形式,外协队伍管理不严;隐患排查整治不 __,“抓反复”不到位,现场违章屡禁不止。

恶劣天气、外力破坏和新能源接入影响加剧,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主动发展的动力不匹配。

对电力体制改革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对“互联网+”新模式不适应,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传统营销模式短板渐显。

适应售电侧改革,体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服务举措不多,市场化营销商业模式仍待加快完善。

集体企业利润率仍然较低,做强做优任重道远。

规范发展的定力不匹配。

服务短板仍旧突出,部分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行为不规范,故障工单、投诉工单居高不下。

项目管理还不够规范,存在计划执行不严、预算管控不准、费用结算不及时等问题。

集体企业管理仍存在一定风险。

协同发展的合力不匹配。

整体运转效率不高,上下级、专业间、部门内协作配合不够,甚至互设壁垒、互相推诿。

部分干部存在工作血性和冲劲不足,站高一层思考、立足全局谋划不够;部分员工个人责任感缺乏,纪律执行不严。

三、xx年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xx年主要工作目标是:以争当现代能源综合服务企业的创建标兵为己任,做到“对标晋位、业绩争优”。

安全稳定上,杜绝七级及以上人身事件,杜绝七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件,杜绝责任性七级质量事件,杜绝八级及以上信息系统事件,杜绝误操作(误调度)事件,杜绝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本单位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杜绝因防恐、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和社会平安稳定的案(事)件。

防范八级人身事件,防范责任性八级电网、设备事件,防范七级质量事件,防范发生火警,防范一般交通事故。

进一步控制和减少外力损坏跳闸事件,实现电网和设备事件同比减少。

电网发展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其中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投资1.15亿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开工5.6公里、投产109.3公里,变电容量开工10万千伏安、投产68万千伏安。

经营绩效上,完成售电量55.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33.15亿元,线损率3.4%,全员劳动生产率81万元/人·年。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保安全、精管控夯实本质安全。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本质安全评价机制,健全隐患公示及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机制,落实痕迹化管控措施和隐患闭环管理。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从反习惯性违章到防习惯性违章转变。

构建学《安规》、守《安规》常态机制,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入行”。

严格外包队伍检查考评和退出机制。

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方案。

宣贯落实《网络安全法》,做好信息、交通、消防、保卫、后勤等全方位安全管理。

保障电力供应。

探索构建调控、检修、运维“三位一体”的变电二次远程运维管控体系。

提前做好恶劣气候、新能源并网等电网运行隐存问题研判,加强调度、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和新能源并网安全防护,最大限度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做好“两会”、迎峰度夏和重要节日保电。

持续开展配网停电计划“五个零时差”管理和电网运行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强化刚性管理,减少10千伏线路重复停电次数。

深化生产管控。

完善“大检修”体系,推进变电运检市县一体化建设,加快人员融合,发挥驻点班组属地化优势,提高异常处理效率。

实施以缺陷为核心的设备状态管控机制,推行设备主人分包及轮换制度。

落实“线路六防”措施,推进“三跨”线路专项隐患治理。

深化pms2.0业务应用和数据治理,完成配电自动化试点和子站系统建设。

拓展带电作业范围,推广地电位带电作业,实现带电作业次数同比提升8%以上。

(二)建电网、助发展推进电网科学发展。

滚动修编“十三五”电网发展系列规划,优化电网战略布局。

主动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站址资源紧张区域提前布点,精准抢占路径资源。

重点做好220千伏磐石、110千伏经开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核准并完成征(供)地工作,完成110千伏白溪输变电项目可研编制和征地工作,有序开展110千伏淡工、虹东前期工作。

加快解决10千伏、20千伏混供电等遗留问题。

推进电网协调发展。

努力促成市政府继续召开全市电网建设攻坚大会,并将电网建设目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绩,完善并扎实推进电网建设供电所属地管理工作责任制考核。

确保实现4月底前投产220千伏芙蓉输变电工程及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二季度投产110千伏东山输变电工程、四季度投产110千伏清江输变电工程,确保按计划推进110千伏象北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象阳输变电工程。

严格工程质量责任考核和“痕迹”管理,把质量控制贯穿规划、设计、监造、安装、运行全过程。

依法合规开展小型基建工作,建成投产配电运检用房工程。

推进电网智能发展。

加快小康电示范县建设,拓展配电网详细规划内涵,提升10千伏线路联络水平,减少配电网薄弱环节。

差异化开展配电网目标网架建设,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拓展生产智能化运用,延伸pms2.0系统,形成全方位的配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网络;探索物联网在电网中的应用,实现营配调贯通功能实用化。

推进移动作业平台建设和覆盖,提高户外作业移动智能化水平。

(三)重创新、优服务创新拓展服务方式。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电子渠道统一运营、客户需求快速对接、服务资源灵活调度、业务质量集中管控”。

进一步推广电子服务渠道,完善提升线上业务流程,高压、低压非居民、居民客户线上办电比例分别达到90%、80%、60%以上。

试点开展“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的商业化运营,完成信息采集建设任务。

探索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和电能替代等集“互动、体验、营销”为一体的营销服务。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完善业扩报装“一口对外、协同运作”机制,实现线上全天候受理、线下一站式服务。

规范配套电网工程出资界面,完善“两个项目包”管理模式。

深化投诉源头治理,强化专项稽查和供电服务明查暗访,加强热点问题治理,开展员工服务技能、沟通技巧培训和“提质、增效、降诉”行动,组织零投诉“服务明星”评选等系列活动,加大投诉属实性认定和责任追究记分考核,力争全年投诉总数下降30%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