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
——读陶妙如女先生的《让爱智慧》和《做温暖的教育》有感
——彭艳阳“人们说要让教育充满爱,我说这还不够,要让爱充满智慧”,这是陶妙如女先生的《让爱智慧》的封面语,这将是教育应该要提升到的新境界。
“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而教育的对象大多却有些急功近利。
怎样才能将这一矛盾智慧地化解呢?经过长久的思考,我觉得教育智慧应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温暖’这个词比较合适。
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这是陶妙如女先生《做温暖的教育》的封面,也是听她座谈会最有印象的话。
爱要智慧,教育要温暖。
作为新教师,总能感觉到中年老师的气场和魅力,感觉她们的教学生活总是井然有序,也许我们就是没有暖和自己,让自己感觉吃不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
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靠自己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
陶妙如女先生的工作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好人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无缺的。
教育的智慧实质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是一种新的境界。
身为教师,我们具有极大地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快乐或悲惨。
我们可以制造痛苦,也可以传递快乐。
那么让我们的爱变得智慧,教育变得温暖对优秀教师就尤为重要。
一、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学生,想象着他们能登临的高度。
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我们对学生多少理解,他们终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
一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示范者,同时又必须是一位榜样者,将自己像一粒种子埋在学生们心中,投入生命,投入感情,投入真挚的爱。
教育,不仅仅是要教孩子们多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那把火,让他们主动起来,去发现,去创造。
孩子们终究会长大,会独当一面,教育他们做事要五讲:
讲秩序。
了解今天,把握今天,创造今天。
讲规范。
出示学生纪律制度,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的人生规则。
讲方法。
引导学生专心,集中精力上好该上的课,让课堂效益最大化。
讲合作。
三个臭皮匠,赛一个诸葛亮。
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群体优秀,才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人自主管理,协作共进。
讲发展。
成功源自于内心对成功的渴望。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高峰并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者。
只有这样,才能开拓求索的视野,催动奋进的脚步。
二、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学会欣赏,因材施教。
班上几十位学生,因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致使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科学的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尽可能地创造发展空间,使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心的速度决定发展的速度,心的高度决定成长的高度。
教师心理压力大,教师职业倦怠比较严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师必须赢得属于自己的权利,才能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教师。
而权利就是责任,赢得权利就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而要承担起责任,不是天天实干就行了,不是错了承担就行了,新时期的孩子,需要我们智慧的爱,温暖的爱。
我们要使教育出的孩子诚实善良、阳光向上,而我们的心态也该自然淡静、超然脱俗。
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温暖。
对家庭牺牲一点;对父母大方一点;对兄弟姐妹关心一点;对丈夫妻子糊涂一点;对学生长远一点。
三、让爱充满教育,释放真正意义。
都说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
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是这样一个“神”,让每个孩子在我们浓浓的爱中快乐地成长。
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蹲下来,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去真正理解学生,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所急,容忍学生的缺点。
没有好坏之分的孩子,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是需要过程的,起到学生的成功需要耐心、信心、恒心,要善于等待,要善于寻找和挖掘学生们的闪光点。
只有真正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的淘气。
我们常说,项羽有一统天下之才,但无一统天下之虑;曹操有一统天下之虑,却无一统天下之怀;刘备有一统天下之怀,但无一统天下之才。
才、虑、怀要一人全,难。
一个人很难成为完美的人,教师也一样,难有完美的教师。
但由多个富有特色的教师个体可以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教师团体,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不断改进。
有很大权力的不一定有很大影响力,有很大影响力的不一定有很大权力;有能力不一定有能量,有能量不一定具有能力。
我们需要将权力和影响力、能力和能量结合起来,在真正意义上释放。
爱是教育的根本,智慧的爱是教育的关键。
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体会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快;让温暖的教育春风化雨,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