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思维导图(共68张)
2019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思维导图(共68张)
3.科技文化。宋元科技领先世界,火药、指南针、活字印 刷术,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和艺术流派纷呈,名家 辈出,名作众多。
印刷术(1)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意义: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指南针(1)发明: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 (2)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 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世界 航海技术的发展。)
A.西汉推进大一统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B.唐朝“和同为一家” D.元朝拓展疆域
经济原因:生大产量经中验原和人大南量迁的,劳带动来力先。进的技术、 自然原因: 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 政治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政治倾向: 宋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
农业: 水稻(占城稻)、茶树、棉花
(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区域的变化)
“开元盛世” 【考点三】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
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
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
元盛世1”。
2
3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课堂小结考点四
【
农业】 : 曲辕犁、筒车
经济繁荣 手工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 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 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军事) (行政) (监察)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岭北行省
辽阳 行省
甘肃
行省 陕
西
行 省
辽阳河南 江北行省
四川
江浙
云南
行省
湖广 江西 行省 行省
行省
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球
行省
澎湖
西藏成澎为湖元巡朝检的司正管式辖行澎政湖区和琉球
4、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成吉思汗统一
【
】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 房玄龄、杜如晦等);③完善三省六部制 ④制定法律,减 轻刑法;5、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⑥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
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民族政策:开明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转折
安史 之乱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唐太宗 【关键信息】古代政治家,贞观之治
【点拨】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教训,在政 治、经济、民族、外交等诸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出 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雄厚 的基础。
考点一“贞观之治”
【误区警示】北宋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南的地区,并未统一全
国,北宋统治时期,曾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
夏、女真族建立的金并立。
【考点一】民族政权并立 【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政权的建立:
名称 北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汉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汉族
建立时间 960年 10世纪初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
几个王朝的历史不能进行类比的是(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960年,赵匡胤
建立北宋,陆续灭掉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以南的分裂局面,
并未统一全国。
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创立行省制度;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了沙俄的入侵。
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
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元朝建立的地方 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厂卫制度 是明朝创立的特务机构。故答案选A。
宋元 时期 的都 市和 文化
知识结构
【重点解读】 辽宋夏金元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的时期。 1.经济繁荣。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 代。
2.民族融合。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和金 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 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唐朝中外交往 【课标】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日本先后派出十多批_遣__唐__使__学习唐朝文化。仿效唐朝进行政治 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方面学习中国。 2.鉴真东渡:_唐__玄__宗__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 交流与发展,其设计的_唐__招__提__寺_,至今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原因: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外重内轻(节度使势力扩张,危及中央)
安史之乱
经过: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要夺取政权) 结果:763年被平定 影响: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 唐朝灭亡
原因:政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 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外交政策:开放 玄奘西游天竺
女皇武则天考点二
【
】
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
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 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 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虽 有弊政,但是瑕不掩瑜,作用是主要的,她是一位 有作为的女皇帝。
3.玄奘西游:_贞__观__年间,玄奘西游__天__竺_,取回大量佛经。他著有《大__唐__西__域__记》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拨】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①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 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②唐政 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各 国交往频繁。③唐朝发达的海陆交通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 件,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商业繁荣: 长安
盛
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 “天可汗”)
唐
民族交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
气
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朱丹(唐中宗)
象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文学艺术 诗歌: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和欧阳询
绘画: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
科举制度 【课标】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隋__文__帝___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__炀__帝___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_唐__朝__科举制逐步完善。 (1)考试科目:以_进__士___、 明__经___两科最重要。
【闪记】·元朝历史“三个一”
一位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一项制度 一个民族
行政制度巩固统治 新的民族-回族
【点拨】元朝的历史贡献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 创立了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从此设立;把西藏、台湾等纳入 中央政府的管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促进了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关键人物: ①_唐__太__宗__: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科目。 ②武则天:创设_殿__试__和__武__举_。 ③唐玄宗:诗__赋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废除:清__朝__末年,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4.积极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教育事业的 发展。
科技与中外交通
民经 族济 关重 系心 发南 展移
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定都:开封
宋朝统一中原和南方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内重外轻)
结束“五代十国”的 分裂割据局面
军事上:控制兵权 (杯酒释兵权) 在中央:削弱相权
在地方:分散、削弱 地方官的权力,
设转运使收财权
重文轻武的政策
火药(1)发明:唐朝。运用: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 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2)意义: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地方
行中书省 (行省)
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
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正式地方行政区。
中地央方——中行书中省书—省全(国行最省高或行省政)机—构中—书管省辖的大派都出及机周构围—地管区辖10个行省
五代十国 的
黄河流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
更迭与分 立
南方地区:十个政权
实质: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唐朝的兴亡过程
第二单元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