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目的任务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目的任务

微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必修课,也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控制装备、电子材料、安全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提供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与外设的数据传输方式、中断技术、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及应用。

教学任务: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掌握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等部件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理解和掌握微机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了解I/O接口的功能、作用、组成,使学生了解常用接口电路的分析方法,具有简单接口电路的阅读能力与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微机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1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1.2 微型计算机的原理组成
1.3 微型计算机的概念组成
1.4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章微处理器
2.1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及结构特点*
2.2 8086/8088微处理器简介
2.3 32位微处理器简介
2.4 CPU的结构和功能
2.5 流水CPU
第三章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层次结构
3.3 总线技术
3.4 常见总线简介
第四章汇编语言
4.1 汇编语言格式*
4.2 汇编程序结构
4.3 汇编程序设计
4.2 汇编过程*
第五章存储器
5.1 存储器概况(功能、分类、特点、操作)
5.2 存储系统体系结构(Cache存储器、虚拟存储器)
5.3 内存储器
5.4 外存储器简介
第六章I/O系统和中断技术
6.1 I/O接口概述(分类、功能、组成)
6.2 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
6.3 I/O接口芯片简介(8255、8251、8253、A/D转换器、D/A转换器)
6.4 微机中断系统
第七章微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