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谢谢Biblioteka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机制• 正是基于免疫调节紊乱、血管生成不成熟等假说,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和促进新生血管成熟成为了促进CSDH吸收的治疗策略。
• 阿托伐他汀钙则被证实具有免疫调节和促血管成熟的双调节作用,除
了降高血脂症,还可提高循环EPC和Treg水平,具有抑制非特异性免 疫炎症反应、促进损伤血管修复、促进人工血管(支架)内皮化等作用, 促进幼稚血管成熟与修复(血管壁平滑肌生成、稳定内皮屏障缝隙连 接),加速血肿吸收。
CSDH手术治疗
• 对占位效应明显的CSDH患者通常首选手术治疗。 • 临床上常常选用钻孔或锥孔引流术治疗 • 也有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或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 • 大多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
复发率最高可达33%
• 甚至因反复复发不得不接受多次手术治疗或病灶侧硬脑膜
中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 促进血肿吸收药物治疗禁忌证是:
• (1)MGS-CCS 3~4级; • (2)影像学显示脑组织受压严重、中线移位超过1cm; • (3)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脑疝前兆; • (4)对所使用药物过敏或者具备该药物使用禁忌证。
本共识推荐的CSDH血肿吸收药物
• 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 • 地塞米松
小的治疗手段,还可用于防治术后复发,并可为高龄体弱、 难以耐受手术或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
治疗方法。
促进血肿吸收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 (1)生命体征平稳且MGS-GCS 0~2级; • (2)影像学显示中线移位未超过1cm,无需紧急手术干预的患者; • (3)多器宜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 (4)手术治疗后用于防治术后复发等。
• 对于本共识规定的符合药物治疗适应症的CSDH患者,可采用小剂量
长疗程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0mg/d),连续治疗至少8周,直到神经 症状体征消失、血肿吸收满意后停药(高证据等级,强推荐)。
• 围手术期患者也适用该方案以减少术后复发几率(中等证据等级,强
推荐)。
• 用药期间患者血脂仍然升高者,可以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用量,但
• 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在调动更多的EPC的同时、大幅增加VECF,组
织生长因子β(tissue growth factor-B,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在血肿壁上的表达,这一特点又会造成新的幼稚血管增生、 发育不全,消减了阿托伐他汀钙产生的治疗作。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推荐意见:
从安全性考虑,不超为调节血脂水平而限定的极量80mg/d(低证据 等级,强推荐)。
CSDH的地塞米松治疗
• 机制:通过抑制免疫炎症细胞集聚,吞噬、释放炎症介质,非特异性
地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
• 以往研究证实,虽然CSDH患者循环血中白细胞等免疫炎症指标并不
高,但CSDH血肿壁和血肿腔内存在着大量的免疫炎症细胞和炎性因 子等炎症反应的产物。
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 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20
定义流行病学
•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
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 慢性占位性病变, 常在头部外伤3周以后形成。
• 其发病率为1/10-13.1/10万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 CSDH
• 阿托伐他汀钙是通过抑制CSDH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修复,达到
治疗目的,阿托伐他汀钙可以减少CSDH血肿液导致的血管渗漏,其 作用较弱,小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辅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增强
对炎性反应导致的血管渗出的抑制作用。
• 小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治疗是指单日剂量为0.5~3mg/d,激素使用时
间不超过4周(地塞米松总剂量约为60mg)
• 外伤等原因导致硬膜下腔局部血液和(或)脑脊液聚集,炎
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大量分泌聚集,导 致血肿壁上幼稚血管的大量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缝隙 连接开放、通透性增高,并导致循环中的物质不断渗漏,血 肿逐渐增大
• CSDH患者体内存在的可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s,
的发病率不断升高80岁以上老年人年发病率可达127/10万 人。
常见危险因素包括:
• 外伤 • 长期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 • 反复或突然的胸腹压力增高(如难产、便
秘)
• 开颅手术 • 血液病
CSDH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 以往桥静脉撕裂出血、渗透压增高、血肿包膜岀血和局部纤
溶亢进等均被认为与CSDH产生及发展有关
• 由于CSDH常见于老年人,患者体弱,基础病较多,手术
治疗风险高,常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90岁以上 CSDH患者无论选择做还是不做手术,总体预后良好率为 24%
CSDH的药物治疗
• 对症治疗: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为手术或其
他治疗创造条件。
• 促进血肿吸收:不但能为患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且痛苦较
地塞米松治疗推荐意见:
• 大剂量(12~16mg/d)或长疗程(超过3个月)地塞米松因其副作用大,
不推荐常规使用(高证据等级,强推荐);
• 小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应用可以提高阿托伐他汀钙对CSDH的治疗效
果。对于术后反复复发等难治性CSDH和使用单药阿托伐他汀钙疗效 不明显者,推荐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mg/d)治疗基础上联合应 用地塞米松片(首剂2.25mg/d,持续1~2周,逐步在4周之内减量至停 药),然后可继续接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mg/d)直到神经症状体 征消失、血肿吸收满意后停药(低证据等级,强推荐)
偿因素,致使影像学表现较为严重的CSDH患者往往症状 体征轻微
• 临床上常常根据影像学检查时患者血肿的大小、中线移位
程度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 病情进展缓慢,影像学检查难以满足临床动态、反复和及
时评估的需要,为了准确及时地评估CSDH患者病情严重 程度,提出了MGS-GCS 评分
推荐意见:建议采用MGS-CCS体系作为CSDH 患者病情严重 程度的临床评估标准(中证据等级,推荐)
Treg)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 progenitor cell,EPC)等相 关抑炎、促修复因素不足,从而导致血肿壁上“幼稚血管新 生-内皮细胞损害-血管渗漏”反复出现
• 免疫调节异常,血管修复成熟能力下降
CSDH的临床表现
• 常出现头痛、头晕或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不一 • CSDH高发的老年人群常常存在脑萎缩等多种颅内容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