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事故技术措施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化学技术监督规定》和《。
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
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规定,发电分公司特制定油、气化学反事故措施。
1油务防范措施
1.1油罐区及油系统防火的防范措施
1.1.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各项要求。
油区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规定。
油罐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间距和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定标准。
1.1.2.。
各水电站内应划定油区。
油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动火要办动火工作票。
运行中巡回检查路线,应包括油系统母管管段和支线。
1.1.3油区管理制度必须上墙,用油应进行严格登记;进入油区应交出火种,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子。
1.1.4油区的一切电气设施(如开关、刀闸、照明灯、电动机等)均应为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不准有架空线。
1.1.5油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油污,不准储存其他易燃
物品和堆放杂物。
1.1.6油区内应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油区内的消防栓数量和布局符合消防标准,同时配备有沙箱,消防锨,移动式泡沫灭火器,和消防水喷淋装置以及烟雾灭火器。
1.1.7油区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装设,油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点,油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每年须认真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
1.1.8油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都必须停电进行。
1.1.9到油区工作的人员,应了解油的性质和有关防火防爆规定。
对不熟悉的人员应先进行有关油的燃点安全教育后,方可参加油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工作。
1.2充绝缘油、透平油设备的防范措施
1.2.1新充入投运前的变压器油质及运行中变压器油质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变压器油质标准
1.2.2
绝缘油常规试验周期及检测项目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充油电气设备绝缘油常规试验周期及检测项目
1.2.3充油电气设备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变压器、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
互感器、套管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
1.2.4充油电气设备取样方法按照GB/T 7597执行。
1.2.5透平油的新油验收,执行GB/T 11120标准。
透平油新油质量标准
1.2.6新充入机组和调速器投运前及运行中的透平油油的质量标准按GB/T 7596-2000《电厂用运行中的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标准执行。
运行中透平油的质量标准
注意:新旧油未经混合试验合格不准混合使用。
混合试验合格并混合使用后须加强监督。
混合试验项目有:安定度、酸值、反应、闪点。
添加油时,应尽量使油温与设备内温度相近,并做好措施,尽量减少空气侵入。
向运行透平油中不得擅自添加添加剂。
机组大、小修时,要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油系统的检修质量及冲洗、滤油时间。
1.2.7透平油取样周期与检测项目
透平油取样周期与检测项目
2 SF6断路器及GIS故障的预防措施
2.1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应装设强力通风装置,风口应设置在室内低部,排风口不应对准行人。
2.2在室内,设备安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同时应开启通风系统,并避免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
工作区空气中SF6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0μL/L。
2.3 SF6配电装置室、电缆层(隧道)的排风机电源开关应设置在门外。
2.4在SF6配电装置室低位区应安装能报警的氧量仪或SF6气体泄漏报警仪,在工作人员入口出也要装设显示器。
这些仪器应定期实验,保证完好。
2.5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入口处若无SF6气体含量显示器,应先通风15min,并用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合格。
尽量避免一人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视,不准一人进入从事检修工作。
2.6进入SF6配点装置室低位区或电缆沟进行工作,应先检测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
2.7 SF6配电装置发生大量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应迅速撤除现场,开启所有排风,未配备隔离式防毒面具人员禁止入内。
只有经过充分的自然排风或恢复排风后人员才准进入,发生防爆膜破裂时,应进行处理,并用汽油或丙铜擦拭干净。
2.8进行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泄漏时,要戴防毒面具并进行通风。
2.9 SF6开关设备应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微水含量和泄漏的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处理。
处理时SF6气体应予回收,不得随意向大气排放,以免污染环境及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2.10室内安装运行的SF6开关设备,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氧量仪和SF6浓度报警仪。
2.11加强与电气工程公司高压实验室联系,做好新气管理、运行设备的气体监测和异常情况分析,生产用SF6气体必须经电气工程公司高压实验室按照有关规定检测,并出据检测报告,方可使用。
2.12 SF6压力表和密度继电器应定期校验。
密度继电器所用的温度传感器应与断路器本体处于同样温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