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雨(节选)》导学案(附答案)

《雷雨(节选)》导学案(附答案)

《雷雨(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2.分析《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

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

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2.《雷雨》简介: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

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

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

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四凤。

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

在周朴园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

周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

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

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

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

周萍为了摆脱蘩漪,打算离家到父亲的矿上去。

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

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

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

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

鲁家一家人回到家中,四凤还在思念周萍。

夜晚,周萍跳窗进鲁家与四凤幽会,蘩漪则跟踪而至,将窗户关死。

大海把周萍赶出,四凤出走。

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

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

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

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

3.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5)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6)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7)话剧知识: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

正因为这样,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或话剧。

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为话剧。

曹禺的《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或话剧。

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在我国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8)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预习案】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A级)伺.候( cì)虐.待( nuè)怜悯.( mǐn)仆.人( pú)谛.听( dì)惊愕.(è)雪茄.( jiā)汗涔.涔( cén )二、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B级)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讲的什么?【问题探究案】一、人物分析。

(C级)1.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如何理解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点拨:找出周朴园的个性语言。

)2.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鲁侍萍自身心理有何变化?如何理解鲁侍萍的人物形象?二、探究延伸。

1、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D级)2、“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D级)(点拨:可以从“雷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谈及。

)3、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

⑴、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这四个短句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成“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

试做分析。

)⑵、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表现了侍萍什么复杂的感情?第二句话巧妙在哪里?)三、拓展提高——我思,我进步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雷雨(节选)》导学案参考答案【预习案】二、明确:梳理节选情节:本文节选自第二幕,我们按照剧本的内容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感情纠葛:揭示家庭腐败荒淫,走向没落。

第一层[“周朴园:(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到“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相遇诉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可是你——”]:侍萍和周朴园交锋(相认生新恨)。

第二部分: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

劳资冲突:暴露社会矛盾激化,面临衰亡。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合作探究案】一、人物分析。

(C级)1.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如何理解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点拨:找出周朴园的个性语言。

)明确:你,你贵姓?(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到意外,疑惑)(忽然立起)你是谁?(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厉声责问,恼怒,害怕)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的生日,每年我总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用感情软化)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周朴园:疑虑——慌张——惊惧——恼怒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

课文节选这部分重点刻画了他冷酷、残忍和奸诈。

作家本人谈《雷雨》: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周朴园:反动资本家虚伪自私冷酷无情强硬老谋深算2、鲁侍萍:怨恨内心复杂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鲁侍萍:下层妇女善良自尊刚强清醒三、探究延伸。

1、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明确:“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和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漪。

两次婚姻都不满意。

他对待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

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曹禺谈<雷雨>》)怀念带来的欣慰,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

虚伪、狡诈、阴险、自私、伪善、冷酷、残忍2、“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D级)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解答: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3.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

明确(1)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实的叙述,无法传达出说话者此时应有的复杂感情。

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吃惊、恼怒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感受。

(2)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

第二句利用同音词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三、拓展提高——我思,我进步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明确: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

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