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梨园矿宁庄井四7采区
探
放
水
规
定
梨园矿宁庄井四7采区
探放水规定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矿井突水、涌水的应急管理工作,降低井下突水、涌水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充水条件分析,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采区实际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报告,并附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二、在采掘过程中,对水害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
发现水害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采区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三、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必须及时报送采区总工程师及矿地测科。
四、在采区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地测人员应当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有采区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全和技术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其中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必须报矿有关部门审批,审批后的防治水设计可作为编制作业规程
或专项防治水措施的依据。
五、无法一次查清设计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必须执行超前循环探水措施,同时要兼顾侧帮,每次探测后,要及时发出允许掘进通知单或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经采区总工程师审查同意后,发送各有关业务科室和施工单位,上述通知单必须载明探测日期、地点、范围、探测主要结论、防治水工作意见、允许掘进距离、排水要求和必要的附图等内容。
六、巷道底板受水害威胁或有断层发育时,必须及时对附近底板的富水情况进行探测,根据探测情况采取治理措施,防止发生滞后突水事故。
七、采区工作面回采前,应当采用物探、钻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
地测人员应当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由采区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全和技术等有关科室审查批准。
其它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必须报矿有关科室审批。
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
否则,不得回采。
八、采用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方法时,必须计算确定,并经采区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九、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探放水;
①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
②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
③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
④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畜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
⑤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
⑥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⑦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
⑧接受有积水灌浆区。
⑨接近其他可能突不的地区。
十、探水前,应当确定警戒线和放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十一、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当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等计算确定。
探放水设计由地测人员提出,经采区总工程师组织初审后,报矿有关部门审批。
十二、探(放)水线的确定应遵循下列规定;
①探(放)水线应根据上述原则计算确定,但最小不得小于20m,计算过程及采用值应在探放水设计中明确。
②探(放)本采区老空积水应确定警戒线和放水线。
警戒线应按距预计老空积水区最外缘外推60m确定,进入警戒线要执行超前探水措施,探明积水的实际位置,放水线原则上应按老空积
水的实际位置确定,但不得小于20m,进入放水线,要进行探放水施工。
沿空送巷进入放水线后,严格按标高每降低1m进行一次探放水施工。
③在小煤矿、废弃小窑(含古窑)采空区及其采动可疑区域采掘时,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保持超前距不小于30m、侧帮控制距不小于20 m。
④探断层水、含水层承压水、岩溶陷落柱水、钻孔水的探水线按规定执行。
十三、布置探放水钻孔必须遵循下列规定:
①探放老空水、断层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
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仙各孔终孔的垂距及煤层顶底板的垂距均不得超过1.5 m。
开孔位置应根据煤(岩)柱强度及完整情况保持适当距离。
②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
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③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
如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④上部存在水害威胁时,原则上不得上山施工,确需上山施工的,应当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
来安全撤人。
双巷间每隔30-50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⑤探放水压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时,必须计算确定最小的安全距离,以保证有足够的下套管安全距离。
如不具备下套管安全距离,必须调整设计,确保套管能安全下入,否则,不准施工。
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
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专用探放水钻机指钻深深度较大、可固牢、稳定性好、能与防喷反压装置配合使用、特殊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固定钻具或可断开钻具的坑道钻机。
十四、在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子和栏板。
②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单孔最大放水量相适宜的排水系统,并进行试运行。
③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完善三条生命线(专用电话、供水管、压风管)
④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
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钻孔参数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⑤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
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探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
预先开掘安全
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
⑥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⑦探放老空水、小窑水时现场必须有专职瓦检员测定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
⑧排水泵与钻机电源应分开控制,相互不能干扰,保证供电系统稳定可靠。
⑨各种必要的备品、备料、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⑩探放水领导小组现场负责人到场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mm。
十五、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套管长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①探放小煤矿、废弃小窑(含古窑)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措施等情况确定,但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10m。
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采区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探放老空水除需确认疏放的静水量外,还必须确定是否有补给动量,有补给动量时,必须保持最低点附近的有水钻孔畅通,防止老空水重新积聚。
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采区调度室,及时处理。
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采区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采区调度室。
经有两个以上在原出水孔下方的近距离钻孔无水、钻孔透风、透孔或测水压等方式证实某一标高无水后,方可结束该标高的放水工程。
每次或每循环探水结束,要及时发出允许掘进通知单或水害预报通知单。
单项探放水工程结束一个月必须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