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台盆检验标准
3.1.1商标 所有卫生陶瓷的商标应完整、清晰,坐便器、分体、净身器、地拖盆、槽类、小便器、蹲便器类产品 的商标
允许水平歪斜不大于1.5mm,左右偏移中心线不大于3mm(针对居中位置的产品),允许不在同一个 字母上的少于两个©三0.3mm残缺点。盆类产品的商标允许水平歪斜不大于1mm,左右偏移中心线不
3.3.2检验项目 标准中所例全部检验项目及相关国标项目。
3.3.3型式检验抽样方案
按GB/T2828-1规定要求,一次一套;
3.3.4判定规则 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时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
GB/T9195—1999及GB6952—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瓷质卫生陶瓷
1.35净压力 进水阀关闭时,在水“无流动”状态下,供水管的水对进水阀的压力。
1.36流动压力 冲水过程中,在水流动状态下,供水管的水对进水阀的压力。
2
2.1分类
2.1.1按产品的吸水率分为瓷质卫生陶瓷和陶质卫生陶瓷。
2.1.2瓷质产品按表1进行分类。
2.1.3陶质产品按表2进行分类。
3
3.1外观质量
—— 台上盆底部(安装面);
—— 立柱后部。
b)产品在烧成时被支撑的非可见面。
注1:连体水箱的靠背及水箱内部应施釉;
注2:高温浆类产品溢流管道背面应施釉,以防止过水道部位渗漏;
注3:便器类产品管道必须施釉,釉面应均匀地全部覆盖管道内壁。
3.1.3倍洁釉 倍洁釉要求
a)应喷倍洁釉的部位必须全部喷到位,并保持一定的厚度,不能出现局部漏喷等现象;
功能、尺寸采用特殊检验水平□级,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水平(AQL)=1.5,当相关产品
有一次 客诉时,相关产品的相关问题点转为全检,当全检OK,则转为正常检验;
3.2.3判定规则 当全部外观均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时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3.3
型式检验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产品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必要时还可增
卫生陶瓷中可溶性铅含量不得超过20mg/kg,可溶性镉含量不得超过5mg/kg。
1.11釉泡
不超过1mm的表面隆起部位。
1.12小包(小凹凸)
尺寸为(1-3)mm的表面隆起部分。
1.13大包
尺寸超过3mm的表面隆起部分。
1.14棕眼
釉面上尺寸不大于1mm的小孔。
1.15熔洞
釉面上尺寸大于1mm的孔洞。
加检验 项目),又称例行检验。
3.3.1检验条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①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②正式生产后, 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或模具转厂生产或重开模时。
③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④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⑤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⑥有合同要求时。
1.16斑点
不超过1mm的釉面异色污点,除非数量足以引起变色,小于0.3m m的斑点密集程度不足以引起变色时
可以不计。
1.17小花斑
尺寸为(1—3)mm的异色点。
1.18大花斑
尺寸为(3—6)mm的异色点。
1.19色斑
尺寸超过6mm的异色区或由密集斑点形成的异色区。
1.20坑包 釉面不平呈现直径不大于6.0mm的凹凸面。
3.1.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所有的卫生陶瓷产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a)卫生陶瓷的内照射指数不大于0.9,外照射指数不大于1.2.
b)卫生陶瓷中可溶性铅含量不得超过20mg/Kg,可溶性镉含量不得超过5mg/Kg。
大于2mm(针对居中位置的产品),允许不在同一个字母上的少于两个©=0.3mm残缺点。
3.1.2釉面
除设计与墙面、地面接触的表面及下列所述部位外,所有产品的裸露表面和坐便器的排污管道都应有 釉层覆
盖,釉面应与坯体完全结合。
a)洗面器:
—— 洗面器角位及后部靠墙部位;
—— 溢流孔后部;
—— 排水口突出的底部;
b)喷倍洁釉时,要求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厚薄不一,产生局部色差等现象。 应喷倍洁釉部位
a)盆类:上表面和洗净面
b)双槽盆:盆边、洗净面 釉面里层呈雪花状。用HB铅笔划线检测,痕迹不明显,呈断续状。
3.1.4外观缺陷 应符合附录A要求。
3.1.5补耐火棉 所有产品的施釉面及管道等过水地方严禁补耐火棉等材料。
由粘土或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高温烧结而成的用做卫生设施的,吸水率W0.5%的有釉陶瓷制
品。
1.2陶质卫生陶瓷 由粘土或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高温烧结而成的,用做卫生设备的有釉陶瓷制品;
1.3安装面 产品安装后与墙(地)面或其他配件接触的隐蔽面。
1.4隐蔽面
洗净面和可见面以外的部分。
1.5龟裂(釉裂) 釉面硬口裂面没有贯穿坯体的裂纹。
1.6标准面
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面。
1.7安装孔平面
比安装孔半径大10m m的环形平面。
1.8安装孔平面度 安装孔平面上最低点与安装平面的垂直距离。
1.9发丝裂 生产过程中形成应力而产生贯穿坯体的发丝状细裂纹。
1.9坯裂
无釉覆盖的裂纹。
1.10放射性
卫生陶瓷的内照射指数不大于0.9,外照射指数不大于1.2;
1.21桔釉 釉面缺乏光泽,呈桔皮状。
1.22落脏
釉面附着物形成的突起。
1.23烟熏
釉面局部或全部呈现异色。
1.24磕碰
产品局部碰落成残缺。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变形
与设计形状不符的扭斜或弯曲。
1.26波纹
由于喷釉不当,造成釉面呈水波痕状,或釉面呈现厚釉条痕或滴状,块状釉痕产品表面有堆釉现象。
1.27薄釉
是指产品釉面全部或局部呈鱼鳞状波纹,造成色差或釉层厚度v0.6mm。
1.28色差
同一产品或产品间的色度差。
1.29缺釉
是指产品该施釉的部位没有施釉,造成局部釉面残缺。
1.30凹凸
产品局部不平。
1.31圆度 同截面上的两个同心圆最大与最小半径之间的半径差。
1.32平面度 不在同一平面的圆,相距最大的两个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1.33洁具
带配件的陶瓷件。
1.34配件
与陶瓷件配套使用的洁具配件。
1
制定本厂卫生陶瓷产品检验标准,为卫生陶瓷产品的检验提供依据。 为确保出厂的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符合
2
3
3.1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3.2
3.2.1出厂检验项目 依以下功能测试。
3.2.2出厂检验抽样方案
按GB/T2828-1规定要求,外观采用一般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水平
(AQL)=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