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入大学推荐信范文高中生给大学写一封自荐信尊敬的同济大学领导:您好!我是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三学生XXX。
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登上我人生第一个施展自我抱负的舞台——同济大学。
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xx年在同济大学的校园中诞生了艺术传播学院,热衷于创作于绘图的我,便将同济大学的名字作为了我努力的目标。
如今在全球信息化的变革中,传播学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同时,在物质丰富化的时代,人们在精神上的焦点也逐渐聚集在了艺术上。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艺术传媒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时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固然更让我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正真激发我想进入这个艺术传媒学院的动机应当是如今社会的现状。
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有幸是第一代看上彩电的孩子,我们看着《大闹天宫》感受了中国的经典;我们看着《黑猫警长》知道了善恶之分;我们看着《金刚葫芦娃》知道了团结与勇敢,它们是我们的继父母之后的第二任启蒙老师。
长大了,《小龙人》开始出现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舒克和贝塔》,《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叮当猫》,《奥特曼》,《七龙珠》,《宠物小精灵》出现了。
《足球小将》天天热播,然后男生喜欢上踢足球,《灌篮高手》燃起了对篮球...尊敬的同济大学领导:我向往艺术传媒这个领域,我同样也有这个资本。
我从小爱绘画,从小学起我就一直担任班里的宣传委员一职,这一当,就是12年,对于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我是再也熟悉不过了。
我热爱 ___,全身心的投入这个并“不起眼”的工作,12年的黑板报,我的每一期创作都能获得校一等奖,xx年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区级的“无车日”黑板报比赛,为校争夺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小学时期,我是小主人报社的一名辑,负责起了插画的工作,在报社的“工作”中,让我懂得了“责任”。
在初中时期,我是一个执着的小画家,在美术特色班的日子里,美术老师让我真正有了“手艺”。
此外,在高中阶段,团学联的工作进入了我的生活,我的海报开始进入了全校师生的视野,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高中的学业很繁忙,然而在我和其他2名宣传部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一次次学校大型活动的策划、宣传、准备的各项工作。
团学联工作的经历,更是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与策划能力。
同时我也是校新闻社的多媒体,工作的需要,让我钻研起了电脑,PPT,PREMIERE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另外,我担任了2任研究课的课题组长,这一项任务头衔虽小,但它却是让我收获了颇多,《青少年代沟问题》不仅是一个研究的课题,更是一个给予我审视自己的视角,《中西方快餐文化的调查》让我第一次以一个调查者的身份进入了社会,这个调查同时也让我在“广告”这个角度明显感到,中国在艺术传媒方面是处于低处的。
高三的结束,我从生活中收获了责任,收获了才艺,收获了能力,收获了一个观察问题的独特想法。
而这一切都是我进军艺术传媒专业的资本!自主招生:怎样写好自荐信及经典范文一、怎样写好自荐信和推荐信自主招生报名工作目前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诸多学子和相关教师对自荐信和推荐信的写法感到非常棘手,不知道以何种格式,从何写起,主要阐述哪些内容。
其实,每个自主招生高校网站都在自主招生简章中写明了对自荐信和推荐信的要求,而我们撰写自荐信和推荐信也无非就是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内容的一种答复。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报名流程中需要填写中学推荐信和个人申请,要求如下:《中学推荐信》:从招生网下载并打印《中学推荐信》,由中学负责填写学习成绩、评语和推荐意见,并在相应位置加盖公章。
《个人申请》:通过《个人申请》,全面展示考生本人的申请理由、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学习能力、未来规划等各方面情况,字数不超过1200字(A4纸三页以内)。
《个人申请》要求由考生本人手书。
其实,无论是哪个高校,都是希望通过自主招生选拔优异人才。
想要通过推荐信和自荐信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大致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即:学习能力、爱好特长、性格特点、未来规划等,既然选报这所高校,高校也自然希望给出一个理由--是什么原因使你选报我校?弄清楚了自荐信和推荐信的作用,就要让自荐信和推荐信充分发挥他们该发挥的作用。
这中间就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在自荐信当中,要把自己做一个全面充分的介绍,不过,对于优点不可过大夸大,以免给老师故弄玄虚之感,让人感觉不可捉摸不切实际,对于切实优秀的地方则要通过语言描绘成自己的亮点,这是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需要给老师一个选拔自己的理由。
自荐信和推荐信都应当体现这一点。
下面先说推荐信。
推荐信是由熟悉同学的教师写给高校看的。
目的是从一个长期相处的人对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的情况。
写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自不必说,必要的提到学生的弱点和不足则可以让高校觉得更加真实,对学生情况了解也更全面,高校不会认为这是一封吹捧信,推荐信内容的真实度也大大提高。
具体内容各个高校网站上有自己的格式和详细条目。
细节上,一定注意语言的凝练简约准确,不可出现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再说自荐信。
自荐信是高校认知学生的又一途径。
通过自我介绍可以让高校对自己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按照要求,学生需要展示全面的自我,故而不能只停留在对自己的学习上的介绍,还要通过相关事例佐证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
一旦这部分内容精彩,可以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自己课外拓展和获奖部分,则要重点描述,因为课外活动是证明自己综合实力的事件,是能留给评审教师独特印象的经历,也是自己有别于其他同学的独特经历(大凡来参加自主招生,学习成绩自然不弱,故而要突出自己学习之外的特长,展示综合能力)。
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这部分内容很关键,必须提及,但不可长篇大论。
目标规划既不空洞,又得让人感觉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含着一种成熟可行的规划和远见。
因为高校很可能会按照你的规划和特长来为你划定几个专业让你选择,故而高校自主招生事实上是选择了一批一直有志于实现自梦想的学子,他们更容易在自己渴望的专业上作出大的成就,也达成了高校打造精英人才的目标。
和推荐信的要求一样,这部分内容也不可以写成自夸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适当的真诚的把自己的缺点表露一下,既体现了自己的博大胸襟,又可以大大提升自荐信的可信度。
此外,错别字和成语误用等语病错误一定要杜绝出现,手写的推荐信一定字迹工整漂亮。
最后,在千篇一律的自荐信当中,如果能在格式上取得突破,我们必定能够令人眼前一亮。
曾经有人用文言,曾经有人用散文手法,也曾有人用小说手法,使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既生动有趣,又体现了作者的功力和良苦用心。
细心的准备既能提高自信,又能让高校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用心。
精心准备吧,与众不同的行动,将决定与众不同的未来。
二、自主招生自荐信(个人介绍)的样板范文保送生、自主招生、考研的应该叫陈述材料,一般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性格,爱好,志向等.字数在1000字左右,每个高校比如清华/北大在网上都有详细说明的. 写作要真实,有情感就可以了。
千万别想着找其他的文章借鉴,不仅无益,而且自己心虚,在这样的高水平竞争中,是很不巧的做法,自荐信的写作方式本身就都大体相似,没什么独立的样式,主要就是把你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写好就可以了。
自荐书的做作一定要谨慎,并且言简意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介绍自己。
2.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
3.文笔要顺畅,字迹要工整。
4. 不要引起对方反感。
5.学会用多种文字求职。
6.不宜"漫天撒网、广种博收"。
一、自荐信要脱颖而出一份好的自荐信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必要内容:教育背景。
你的大学专业是什么,你为何选择这个专业,多年来的专业学习学到了什么,与你选择工商管理研究有什么关系。
工作经历。
你曾经任过什么样的职务,这几年来的工作中有什么业绩、学到了什么,与你攻读MBA有什么关系。
社会活动组织能力。
在大学期间曾经参与或组织过什么活动,曾担任什么样的工作,从中又学到了什么。
最满意的一次经历。
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或学习经历是什么,是怎样做好它的。
最突出的才能。
你认为自己最突出的方面是什么,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或是协调能力。
学习计划和目的。
你在攻读MBA期间的学习计划是什么,攻读MBA与你的职业追求、职业目标又有什么关联。
奖励。
你曾经受过何种奖励,你是否担任过助教,你是否有优秀的论文曾经得到发表或受到奖励。
特长爱好。
你其他需要向商学院说明或解释的,如你的特长和爱好,或者你在某一方面,如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需要向商学院解释的。
同时,如果你不想让你的自荐信埋没在数百名甚至数千名申请者的资料堆中的话,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提示:不要忽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美德,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要学会有所保留,而西方人不仅追求“优越”而且还要善于表达出来,所以申请者在写自荐信时一定要把自己的长处毫不隐瞒地描述出来,使人一眼就能知道你优秀的方面。
要富有个性。
虽然很多申请留学MBA的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经历,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如生活背景、学习和工作成绩、所掌握的技巧等,申请者应力求在自荐信中突出自己在某方面与众不同的成绩、能力和优点。
避免给人以“千篇一律”、“平平庸庸”的感觉。
要真实。
美国人对一个人的诚实品质看得很重。
例如在签证时,你什么“失误”都可以,惟一不能做的就是对签证官撒谎,如果你是因为撒谎而被拒签的话,那么再签成功率将会很低。
因为撒谎是人格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人觉得个人签字比盖章更有效。
为了保证申请者材料的真实性,商学院甚至要求申请者的每一份简历都有签字。
所以申请者在准备自己的个人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二、个人陈述要求1.请全面陈述个人情况,包括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2.你对华中科技大学了解多少?阐述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的主要理由。
个人陈述:从小到大,我应该一直都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性格开朗大方,乐观自信。
不管是学习、工作、与同学相处,我总是能尽量做到我的最好。
上学之前,母亲就很重视我的早期智力开发,她对我的悉心照料和培养,我一直都铭记在心。
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因为我的智力比同龄人要高一些,母亲带我参加了全国有名的《零岁方案》计划,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年龄的“神童”,小小的我就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佩。
其实现在想来,我倒并不是多在乎“神童”这个称号,只是那段与《零岁方案》相伴的回忆,让我现在看到家里那些《零岁方案》的录像带,看到那些神童证书,都会有一种从心底而发的幸福感,这样的童年无疑是美好的。
从小学到初中应该算是一个十分顺利的过程,因为我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同济人”,从同济托儿所到同济幼儿园,在从同济附小到同济附中,一切都那么自然。
小学的时候也是第一批入队,然后就当上了中队长、大队委,至今想起小学那些“小小领导”的事迹,还是会非常感谢当时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