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反思
群星外国语学校黄倩 300号《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选学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重点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文章脉络清晰,词句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故乡杨梅和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本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而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的教学思路为:一、直接导入,介绍杨梅。
二、自主学习,品读杨梅,体会喜爱之情。
三、学习描绘方法,进行练笔。
从课堂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重点也较突出。
我觉得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
我带着学生先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段话描写了杨梅树。
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读的同时用横线划出了作者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词句。
孩子们找到了“贪婪”、“吮吸”“欢笑”这三个词语,学生体会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杨梅树写得非常可爱,并通过做“吮吸”的动作来感受杨梅树的生机勃勃;孩子们又找到了“四季常绿”、“狭长”,并且通过图片看到了杨梅树的美。
通过深入理解,再回过头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后,我和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1、读一读,
2、划一划,
3、说一说。
2、“自主学习,品读杨梅,体会喜爱之情”这一重点突出。
课文第四到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条理清楚。
这里我让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给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在我设计的作业引导下,认真地进行了学习,并在有不同意见的地方进行了激烈地讨论。
在汇报时,学生都讲得非常透彻。
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观察的方法,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3、在小练笔环节中,我事先准备了一个大西瓜,让学生通过“眼看、手摸、嘴尝”的观察事物方法进行观察,在观察后进行练笔。
有个学生写道:西瓜是夏天时最受欢迎的水果。
西瓜的皮是浅绿色的,还带点深绿色的花纹,看起来觉得很舒服。
它的外形又大又圆的,西瓜像个绿绿的大皮球。
只要你抱一下,就会感到凉快……从学生练笔中可以看出,他已把作者描写杨梅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
作中去了。
长此坚持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作文,一定会收到显著效果。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
1、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直接出示了杨梅树,让学生先去观察学习杨梅树的样子。
课后进行反思时想到学生看到课题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杨梅而不是杨梅树,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只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灌输给学生知识。
2、在突破难点这一环节上,处理得不够好。
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来具体描写杨梅的味道,这里如果加以引导向学生介绍有关作者这时候离乡背井的情况,可以从这件小事把作者喜爱杨梅的感情升华到思念故乡。
如果事先向学生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学生学到最后就能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其实作者是爱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他是把爱家乡的一切浓缩为爱故乡的杨梅。
上完了这节课,听取了各位老师的评课意见,发现自己备课时对文本的思考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思考,多创新。